大学生穿军大衣上课 网络截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周丹
“不是羽绒服买不起,而是军大衣更有性价比。”这样一句看似调侃的话,最近在社交平台走红。有网络博主发布视频“大学生集体穿军大衣上课,土到极致就是潮”,获得了近200万次点赞。
不仅是军大衣,最近火起来的还有东北大花棉袄。不少网友调侃:“老穿搭又开始引领新潮流了。”
武汉不少超市
在售军大衣
11月30日,极目新闻记者定位武汉东湖路,搜索周边超市发现,不少超市在售军大衣。
乐易购生活超市武昌店内,一件加绒加厚的长款军大衣,售价119元。记者浏览发现,类似的款式不少,不同超市价格从100元到150元不等。销量好的已售出10多件。
“看网上军大衣很火,特地进的货,这两天天气冷了,昨天一天卖了两件。”中南路一家超市工作人员介绍,顾客是在线上下单,外卖送达的,不知对方的年龄和身份,“我们门店面积不大,衣服没有挂起来展示,只有在线上才能搜索到。”
还有店主直言,自己是跟风采购,“就是在网上进的货,先拿几件货看看,如果卖得好再补货。”不过,上架三天以来,暂无人选购。他猜测,军大衣这类比较厚的衣服,可能在北方卖得更好,南方城市不太吃香。
记者走访汉口北、汉正街等批发市场时,也未在显眼位置看到军大衣在售。不过,仔细询问,有店主会表示店内有库存,需要的话可以供货。“往年这些军大衣都是卖给工地上的保安,这两天有大学生来问。”他表示,军大衣进货价在七八十元,厚一点的百来块钱,性价比确实较高。
在主流电商平台上,记者搜索发现,军大衣的售价多在50元—200元不等。据淘宝等电商平台数据,今年双11期间,军大衣销售额同比增长181%。商品评价中,不少网友给出好评。有网友称:“商家说100%纯棉花填充,实惠又保暖。”
除了军大衣,“东北大花走向世界”的话题也带火了大花棉袄。网红博主李美越身穿中国东北的传统服饰“大花棉袄”,走在欧洲国家的大街上,吸引了不少外国人的目光,也让许多外国人开始喜欢上了“东北大花”,引发一大拨博主模仿。
有网友调侃道:“羽绒服做梦都没想到,军大衣和大花袄成了最大竞争对手。”
羽绒服涨价
与多重因素相关
不少人将军大衣和大花袄的翻红,归结到了羽绒服的涨价上。
今年冬天,高价国产羽绒服一直备受争议,不少羽绒服产品直接涌向万元价格区间,“国产羽绒服卖到7000元”更成为热搜话题。
那么,为什么今年消费者普遍感觉羽绒服变贵了?
“万万没想到,随便逛了逛商场,现在卖1000多元的羽绒服都算便宜的了。”随着寒流来袭,不少有购置羽绒服打算的市民也发出了类似感慨。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0年,中国羽绒服均价已经从438元上升到了656元,而大型防寒服价格更是高达2000元,在市场产品中占比接近70%。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常见的冬季外套中,均价最高的就是户外羽绒服和户外保暖棉衣,平均价格超过了1200元。
“今年的羽绒服原料价格也有所上升。”云尚武汉国际时尚中心一位品牌羽绒服代理商告诉记者,和去年相比,进货价平均上浮了15%左右。此外,今年的鹅绒原料价格和去年相比涨幅更大,而且目前价格仍在上涨,可能与畜牧养殖产业供应情况有关。
除了原料外,也与一些羽绒服品牌更加强调品牌附加值有关。
“比如一件羽绒服7000元,这个牌子这几年就是年年涨价。”该代理商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宣扬“高端定位”,不排除有炒作的成分,“比如同样的工厂,一件鹅绒羽绒服出厂价750元,到商场之后卖两三千元一点问题也没有。”只是来进货的品牌定位不一样,导致零售价格存在较大差异,其实在批发商看来,产品本身是没有区别的。
年轻人
更注重高性价比
不过,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除了羽绒服涨价的因素,不少年轻人也只是“跟风购买”“觉得好玩”。军大衣和大花袄,他们可能穿一次拍拍照、拍拍视频,就放上了二手交易平台,低价处理掉了。
“我买了一件,全宿舍轮番穿着拍了视频,反正几十块钱也不贵。”武汉文华学院一位大三学生告诉记者,随后,她把大衣送给了附近单位的保安,“太大了,放着很占地方。”
不过,在北方城市,也的确有很多年轻人选择价格更低的军大衣和大花袄作为日常御寒装备。在社交平台上,一些北方城市的大学生穿着军大衣出门旅游、就餐、研学的照片层出不穷。当有网友询问是否真的暖和时,均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在河南做了5年劳保用品生意的河南小伙张冬冬表示,差不多一个星期就卖出了往年一个冬天的销量。
武汉大学经管学院吴先明教授分析,当代年轻人更加注重个性表达。军大衣和花棉袄,作为一种具有复古感的服饰,能够彰显年轻人的个性和独特性,反而成为了一种新时尚,这也符合很多年轻人对于潮流的追求。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今年冬天,高价羽绒服热度居高不下,在这种背景下,军大衣和花棉袄的爆火也并非偶然。年轻人对“高性价比”的选择,也呼应了市场对更合理价格的共同期待,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
“雪糕市场的经验教训摆在眼前。一些品牌以为高价就能在市场上赢得高端身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旦新鲜感过去,市场热度下降,如果品牌仍无法提供有足够说服力的产品,仍然可能被市场淘汰。”吴先明教授表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