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热钱规模1.75万亿美元 超外储

  社科院报告指出,流入我国热钱已赚5000多亿美元。虽专家普遍表示,目前对于热钱的所有研究均为理论估值,但我国资本市场存在大量热钱并已形成对我国金融安全的隐患。[详情]

人民日报:热钱确在流入 应畅通外汇投资

  受限于热钱口径界定,及进入渠道的隐蔽性,目前对其规模难作准确统计。而受中美利率倒挂、人民币升值以及国内楼市、股市上涨预期等因素的影响,热钱确实正在进入国内。[详情]

最新政策  

  6月中旬,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市多家商业银行收到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出的征求意见稿——报送非居民人民币账户数据的有关规定,要求严查八类账户。

  规定要求统计上海、广东、北京等地的非居民,尤其是来自香港的非居民账户数目以及存款总额、跨境收入与支出明细等,并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报送“非居民人民币账户”数据。

  其中,特别强调要加强对广东和深圳两地港澳人民币存款的监控。[详细]

  【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央行正在密切监测流入中国的国际资本。[详细]

 

  【外汇局】今年外汇管理工作将把重点放在严格外汇资金收结汇管理,加大跨境资金流动的外汇检查力度等方面,并将会同相关部委严厉打击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详细]

热钱测量  
  计算方式:调整后的外汇储备增加额-贸易顺差-FDI+贸易顺差中隐藏的热钱+FDI中隐藏的热钱

 

  计算结果:2003年至2008年第1季度流入中国的热钱合计1.20万亿美元,热钱利润合计0.55万亿美元,二者之和为1.75万亿美元,约为2008年3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存量的104%。[详细]


2003年-2008年1季度外汇储备增加额(单位:亿美元)

2003年至2008年第1季度的汇率升值收益(单位:亿美元)
  我国外汇储备资产主要包括美元资产、欧元资产与日元资产。外汇储备资产总体以美元计价,只要美元贬值,其他币种资产的美元价值就升值。这种储备价值上升并非由外汇储备流量导致,因此须把汇率升值收益从外汇储备增加额中剔除。2005年美元对欧元及日元升值,汇率升值总收益为负。其他年份美元对欧元及日元贬值,汇率升值总收益为正。从2006年到2008年1季度,汇率升值收益不断攀升。[详细]

通过贸易渠道流入的热钱规模(单位:亿美元)

商务部与外管局FDI数据的分歧(单位:亿美元)
  从近年来贸易顺差占进出口总额的比率来看,2000年到2004年,该比率位于2-4%区间内,从未超过5%;该比率2005年为7%,2006年为10%,2007年为12%。自2005年以来中国贸易顺差的大幅上升,很大程度上是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由贸易项下的热钱流入导致的。[详细]

流入中国的热钱规模 (单位:亿美元)

商务部与外管局FDI数据的分歧(单位:亿美元)
  用调整后的外汇储备增加额,减去贸易顺差与FDI,再加上贸易顺差与FDI中隐藏的热钱,就得到最终估算的热钱流入规模。计算显示,2003年至2008年第1季度的热钱流入规模分别为956、1398、1915、1389、5410与964亿美元。这21个季度累计流入热钱12032亿美元,占2008年3月底外汇储备存量的72%。[详细]
热钱流向  

热钱流入

  德意志银行对国内外200家企业和境内外近60位高收入个人进行了“热钱流入渠道”的调查。

 

  被调查企业包括进出口公司、生产企业和服务企业,企业所有制包括港台资企业、外资企业、内资企业和部分海外中资企业。被调查的个人大约大部分在海外,均属于当地较高收入的人群,并参与了向国内转移外汇的活动。[详细]

企业调查
 
  受访企业中,52%认为直接投资最易操作,11%选择低报进口、10%选择高报出口。选择以海外捐赠和地下钱庄的企业,分别占8%和5%。17%的企业选择其他方式,其中包括向员工和国内服务提供商支付外币薪酬和借外币贷款和外债等。[详细]

 

个人调查
 
  个人热钱流入途径中,49%的受访者使用每人每年5万美元的结汇限额。受访者平均使用1.7个国内个人账户汇入。尤其对于在海外个人,使用此渠道的受访者比例更高达85%。20%使用香港银行允许每天8万人民币电汇限额,香港居住受访者34%使用。15%受访者与亲友兑换,9%使用地下钱庄或黄牛渠道,7%使用外币兑换店,7%使用现金携入的方式。[详细]

 

 

热钱流出

  自从去年我国房地产市场、股市开始走低后,从理论上讲,热钱作为套利性资产,是一定会从这些领域撤出的。但奇怪的是,从我国目前的国际收支数据来看,外资仍然是呈现流入态势。这不得不引人猜想,这些热钱,究竟去了哪里?[详细]

 

  可能一:回到境内商业银行。由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形成的利差,热钱如果在商业银行,每年可以坐享12%无风险收益。

 

  可能二:流向沿海地区民间借贷市场。外资通过向民营企业贷款,享受高额回报。

严控热钱  

中国控制热钱流可从六方面入手:

 

  一、加强对直接投资入境后实际用途的监管。中国在资金使用阶段应加强两方面的监管:一是加强对企业银行账户的监控;二是工商部门应对外商投资项目资金用途进行长期跟踪。[详细]

 

  二、建立市场价格信息库,提高识别用贸易渠道转移热钱的能力。对于进出口贸易渠道以“低报进口、高报出口”方式转移热钱的行为,监管部门应该通过建立市场价格信息库来识别该类行为。[详细]

 

  三、降低国内每人结汇额度。建议将降低每人每年结汇额度。对赡养父母可以超额结汇的办法,应设置一个上限。取消个别银行在结汇方面的特殊政策。[详细]

 

  四、降低香港银行向国内人民币汇款的限额。建议与香港金管局合作,降低将香港银行每天允许每个账户向内地银行电汇的限额,同时对每个账户年度汇款总额实施限制。[详细]

 

  五、提高银行识别可疑地下钱庄交易的能力。打击地下钱庄最有效的手段是从商业银行入手。应该要求银行使用数量模型方法加以识别,对可疑的客户进行重点调查,并及时汇报给有关监管机构。[详细]

 

  六、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到6之前,应准备应对热钱大规模流出的预案;一次性大幅度升值不可取。[详细]

越南金融动荡  
越南金融动荡

【背景】根据越南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5月份,越南消费者物价指数较上一年同比上涨25.2%,为至少自从1992年以来最快增速。[详细]

 

越南高通胀原凶:400亿美元FDI悬湖压顶

  从越南开始吸收FDI到现在,已有400亿美元FDI实际到位。据越南统计总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字,2008年仅半年时间,FDI意向投资金额就达150亿美元。仅5月,越南政府就批准了130个项目,75亿美元的FDI意向投资金额。 除了外国直接投资以外,越南经济还正在吸收大把大把的其它形式外资(FOREIGN FUND)。[详细]

 

越南今年资金净流入150亿美元 热钱并未大撤退

  热钱在越南的外资中所占比重很小,大致通过进出口贸易、直接投资、非法或利用法律漏洞等渠道流入,股市和楼市是最大的获利场所。[详细]

经济数据
 

【热钱】估计2003年初至2008年3月间流入并沉淀下来的热钱规模约6500亿-8000亿美元,5月底其规模大约在7000亿-8800亿美元之间。 [详细]

 

【外汇储备】截止到4月末,中国外汇储备增幅为2284亿美元,相当于2006年全年的储备增长;其中仅4月份外汇储备增长便达744.6亿美元,创单月外汇储备增长历史新高。 到今年3月底,外汇储备已累增至16,839亿美元 [详细]

热钱风险
 
  过多热钱的进入将导致更多基础货币被迫投放,加剧国内的流动性过剩,热钱进入股市、楼市后,还会助推市场价格的非理性上涨,加大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和宏观调控的难度。

  一旦热钱大规模撤出,同样会给经济安全带来风险。[详细]

97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大规模的经济抽血,会造成当地货币的大幅贬值,造成大量当地经济体的巨额坏账以后,摧毁整个信贷体系,然后进一步彻底摧毁经济。[详细]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1.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
2.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
3.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个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
大事记
危机起点:泰国
危机爆发标志: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实行14年的泰币与美元挂钩的一揽子汇率制。
时间流程
7.9 马来西亚股市指数下跌至18个月来最低点。
8.13 印尼宣布放弃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印尼盾大幅下跌55%。
8.11 国际组织确定对泰国提供约为16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
9.1 菲律宾股市创四年最低。
9.4 韩元对美元汇率跌至1990年来最低点。
10.28 这是当年世界股市最黑暗的一天,美国、香港股市均跌破历史记录。恒指下跌1438点,以9059点收市,这是自1996年以来恒生指数首次跌破10000点。
10.31 印尼宣布关闭16家商业银行,对其他银行的存款实行有限担保。
名词解释
 
  热钱:又称游资或投机性短期资本,通常是指以投机获利为目的、快速流动的短期资本,而且进出之间往往容易诱发金融市场动荡,具有投机性强、流动性快、隐蔽性强等特征。其投资对象主要是外汇、股票及其衍生产品市场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