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和讯首页 - 个人门户 - 博客 - 论坛 - 相册 - 邮局 - 理财产品 - 银行会员 - 和讯视点 - 虚拟投资
产业升级
  [编者按] 缺工,缺电,缺地!油价涨,原料涨,工资涨!在跨入“高成本时代”的东南沿海地区,面临资源环境瓶颈的部分劳动密集型外资企业加快了转移的步伐。在第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中部六省的官员对承接产业转移表现出了雄心壮志…[详细]
产业升级
产业转移
  原材料价格、油价、工薪、租金“四涨”等一系列压力下,东部企业转型、转移已成必然趋势。除了一批工艺水平落后、生产粗放的本地小企业外,一些早期进入中国、依靠低劳动力成本和税收优惠盈利生存的低端外资企业,也都面临无利可图甚至亏损的命运。

  另一方面,东部的环境承载力也趋于饱和,加上群众环保意识的觉醒,让污染企业无地容身。而随着中西部省份本地工业的发展,不少外出务工者留在当地就业,也使东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了“招工难”。 [详细]

企业关闭停产迁移 珠三角承受产业升级“阵痛”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有关珠三角企业大规模倒闭、外迁的舆论就甚嚣尘上。甚至有媒体报道称,珠三角港资企业今年内将倒闭六七千家。珠三角的外迁企业主要为五金、玩具、服装、制鞋、塑料等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的中小型企业,其中90%以上是港台企业,涉及的产品销售额为12.14亿元,约1.3万名员工。 [详细]

山东韩企遭债主冲厂逼债 高层领导集体逃亡
  仅仅去年一年,就有87家韩国企业未经清算离开了山东,官方说法叫做“非正常撤资”,媒体命之为“半夜逃跑”。事实上,过去5年里,“半夜逃跑”一直在上演,2003年有21家,2004年有25家,2005年有30家,2006年有43家,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只不过,2007年一下子上升到87家,让相关人士吃了一惊,乃至韩国政府派出调查组来中国调查。 [详细]

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
  上世纪60年代起,台湾持续也出现了因地价上涨、招工困难 而引发的将生产车间向东南亚其他地区转移的过程。“但不同的是,台湾从产业承接到转移用了30年时间,而珠三角企 业则将这一时间缩短了一半。”[详细]

政府导渠:珠三角产业大转移次第铺开
 【向外转移载体:境外合作区】 尼日利亚广东经济贸易合作区”是广东省近年来在境外打造的多个贸易合作区之一。这些经贸区将是广东省内加工贸易企业向外转移的一个重要平台。“对于低端产业的转移,这些经贸区比国内显然更具优势。”广州经济开发区国际交流余处长说,“而且,这为广东的企业国际化迈出了实质的一步。”
 【向内转移:统筹区域发展】   坐落于湛江吴川市的深圳龙岗(吴川)产业转移工业园于去年被定为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据了解,下半年首批进场的企业包括制鞋、服装、圣诞树等轻工制造业。此外,另一所手机芯片制造企业,以及一些IT企业也会陆续进场。这个占地8008亩的工业园,总投资55亿元,将于2008年前完成开发。 [详细]

专家:警惕“转移”成“外移”
 “有一种现象必须引起注意,就是东部地区的产业没有像预想中的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而是有相当一部分转移到了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地区。”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志彪说,这从全球价值链来看有其合理性,但从国内产业链来看,就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希望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梯次转移,形成国内不同区域间的产业循环,消弭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但是东部地区产业向国外的直接外流现象应该引起关注。[详细]

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产业升级和梯次转移是我国在这一发展阶段的应时之选。中部地区在这一轮的变革中所承担的任务和责任是改革开放之后所未曾有过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一轮改革成败的关键之处在于中部崛起。决策层对中部地区的关注也与日俱增。
  虽然中部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会与东部沿海地区保持一定的差距,但从中部崛起对于我国的经济意义上来看,不弱于,甚至更甚于东部地区的继续发展。 [详细]

王岐山:中部崛起决策完全正确 对各省提四希望
  第一,继续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
  第二,坚持好字当先,推动科学发展。
  第三,发挥各自优势,突出发展重点。
  第四,不断改进服务,优化投资环境。[详细]

中部六省长论剑中部崛起 共话承接转移
  · 湖北省省长李鸿忠:湖北承接产业转移具有较强综合优势
  · 河南
代省长郭庚茂:河南必将成为中外客商创业热土
  · 山西
省省长孟学农:为承接产业转移夯实有力支撑
  · 湖南
省省长周  强:湖南将致力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理想基地
  · 安徽
省省长王三运:安徽已进入加速崛起新阶段
  · 江西
省省长吴新雄:江西将打造万商西进的“桥头堡” [详细]

中部承接产业转移遭遇“两型社会”大考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改区。这意味着,在科学发展观背景下,中部地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要探索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路。
  如何平衡产业转移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命题不仅摆在两个综改区面前,更是整个中部地区执政者们集体课题。 [详细]

  破解之道: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提升光通信、移动通讯、激光等优势产业。“高能耗、高污染项目我们肯定是不接手的。”
  “中部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两型社会难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好了,不仅是解决了中部可持续发展问题,更是回答了中国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一位参加中博会的发改委官员表示,“这也是综改区设置中部的意义。” [详细]   

海内外千亿资本投向中国中部加速产业转移
  规模空前的第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28日在武汉闭幕,来自世界113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各地的近6万名客商和政府、财团代表与中部六省签订投资总额超过3000亿元的产业开发项目。 [详细]

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

  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是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需突破的几个关键瓶颈。经济学家认为,从国外经验来看,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等行业可能是国内产业转型的目标。 [详细]


□ 劳动力涨价对企业影响不一
  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海外经济放缓和出口退税优惠政策逐渐取消,加之新的《劳动合同法》开始实施,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环保要求明显提高,一系列变化给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低端制造业带来了大规模冲击。[详细]

□ 加大对创新的鼓励措施
  中国一方面要产业升级,创造高附加值、高技术的产品,另一方面,需创造更多的就业,解决这个矛盾最终依靠发展服务行业。中国发展服务行业有很大潜力,在中国,服务业仅占GDP的30%,而印度达到了50%,很多发达国家的比例更高。[详细]

□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开发”
  对于产业转移,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董事总经理兼主席李晶给出了比较明确的答案:中国正在经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开发”的转变。[详细]

● 商务部7措施促中部崛起
产业升级

· 扩大中部地区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范围

· 引导外商投资中部地区

· 支持中部地区发展现代商贸流通

· 鼓励中部地区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

· 支持中部地区积极发展服务贸易

· 支持中部地区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

· 继续支持中部地区加快培养商务人才。

● 中国东中西部划分
产业升级

  中国大陆三大经济地带,即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目前统计上东中西部的划分是: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省;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12省区市。(1986年,由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七五”计划正式公布)

 中部崛起

· 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2006年2月1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问题。这里的中部地区不包括黑龙江和吉林。

 东北振兴

· 2004年8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长春市主持召开了振兴东北老工业最高规格的会议。他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东部地区发展并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党中央作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

 西部开发

· 1999年6月17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1月15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西部大开发列为2000年经济工作重点之一。2000年3月5日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朱镕基总理在向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了论述。西部大开发战略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相关新闻
国外及沿海万亿资金挺进中部
商务部表态:稳定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
第三届中博会:推动产业转移促进中部崛起
是倒闭还是产业升级 透视珠三角企业外迁真相
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张开双臂迎接珠三角产业转移
评论:拉动内需是产业梯次转移的关键
  • PPG再次卷入债务危机
  • 玖龙纸业被曝“血汗工厂”
  • 宗庆后被曝偷税3亿
  • 三联商社再遇“神秘买家”
  • 东航飞行员集体罢工   [更多]
  •  
    出品:和讯新闻部 责编: 侯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