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健和从一个被丈夫抛弃、流落香港的街头小贩,变成了比肩老干妈的富豪。
据港媒报道,香港知名水饺品牌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去世,终年73岁。“湾仔码头”的母公司通用磨坊11日晚确认她已离世的消息,并表示将在未来几天内公布一切相关信息。
无论在香港还是内地,提起“湾仔码头”水饺,几乎无人不晓。中国人爱吃水饺,一个当年因意外流落到香港的青岛姑娘,真正把水饺做成了大产业。
臧健和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水饺皇后”或者“臧姑娘”,这两个名字大体上可以概括其一生。
狮子山下奋斗的传奇故事
“湾仔码头”是家喻户晓的水饺牌子,也是臧健和于狮子山下奋斗的传奇故事。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来自山东的臧健和,自小为补贴家计辍学到县医院工作,认识了泰国华侨医生,结成夫妻,不久诞下两个女儿,她本以为找到幸福美满,却遭到夫家抛弃。1977年,臧健和带着年仅4岁和8岁的两个小女儿,在港落地生根。
起初,臧健和在酒楼做杂工。32岁时,她被检查出有糖尿病,不能再做粗重工作,找工难上加难。后来朋友到她家造访,对其亲手煮的饺子赞不绝口,提议她到街边摆摊,做累了又可以休息,为她的人生重燃希望。
臧健和东凑西拼自制“揾食”木头车。她开始在当时人来人往的湾仔码头卖水饺养家。当时的香港没有地铁,维港上的船运是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人流聚集。普遍的说法是,由于没有足够的钱开铺位,臧健和拿着500块港币,自制一辆木头推车,开始了推车上的卖水饺生活。
凡事皆有困难,一穷二白卖水饺更是挫折不断。和内地一样,香港无证经营的摊贩属于违规,需要时时躲避管理队“走鬼”(香港称逃避小贩管理队和警察的捉拿为“走鬼”)。而且,吃惯了点心的香港人不习惯北方的饺子,嫌弃饺子皮“像棉被一样厚,怎么好意思叫别人吃”。
甚至臧健和都没有说服自己。她应该自尊心极强,后来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的臧健和,基本是一头烫得一丝不苟的短卷发,描绘精致的嘴唇和眼线,慢条斯理说着一口标准普通话的形象,优雅又精致。但那时,从护士到苦工,从苦工到小贩,“我推不开我心里这扇门,最怕的是我抹不开面子。“臧健和后来曾公开回忆道。
由小贩到香港冷冻食品第一品牌
克服的办法是硬着头皮专研,臧健和后期多次讲述这段创业初期的辛酸史,比如为了能够让水饺更适合大家的胃口,跑大量饺子店,吃几十种饺子,反复研究馅子的配方和皮子的擀制,把肥肉与瘦肉之比由五比五改成三比七,同时把厚皮也研制成爽滑的薄皮等。渐渐吃的人多了,水饺的配方也因香港人口味而改良,她的档摊排满人,更曾创下六小时卖1000份的最高纪录。
1982年,机缘巧合下,日资大丸百货公司老板的12岁女儿对臧健和包的水饺情有独钟,臧健和因而获邀合作,水饺进军商场,自此发迹。
为了感谢让她走出困境的码头,水饺品牌取用“湾仔码头”。1985年,臧健和在香港开设第一家湾仔码头水饺工厂。
1997年,“湾仔码头”与美国通用磨坊公司合作,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
1998年,湾仔码头品牌进入内地市场,当时整个内地市场速冻品牌并未成长起来。湾仔码头一度成为内地速冻食品界膜拜对象,其市场份额一度超过40%,成为内地商知名品牌,很快在北上广等地开设销售点。
据悉,目前“湾仔码头”共有15个大型生产基地,每年销售额超60亿,销售点遍布全国逾200个城市。
臧健和也从一个被丈夫抛弃、流落香港的街头小贩,变成了比肩老干妈的富豪。
“水饺皇后”背后,印证香港人的拼搏精神
2018年12月,通用磨坊发布2019财年第二季度(截至2018年11月25日)的业绩,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业务净销售额下滑4%的情况下,旗下的“湾仔码头”速冻饺子业务却迎来8%的增长。
星岛日报网11日称,如今“湾仔码头”在香港成为无人不识的品牌,产品包括速冻水饺、煎饺、云吞及汤圆等,一直深受港人欢迎。近几年,臧健和因受糖尿病困扰较少露面,上一次还是去年4月坐轮椅出席中文大学敬文书院臧健和堂命名典礼。
港媒认为,臧健和这个山东姑娘凭饺子发迹的传奇故事,也印证着香港人的拼搏精神。香港文汇网提到,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前夕,她周围一些生意伙伴和朋友选择移民去加拿大或欧洲,但臧健和从未想过要离开。当被问到为何如此坚定时,直爽的臧健和朗声笑道:“吃饺子的人在中国,我不走!”
综合中国新闻网、界面、环球网、第一财经等
本文编辑:邓子豪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