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发展第一要素!
2017年、2018年,多地上演了“抢人才”大战,全国20多个城市放出了“送户口”、“送房补”、“免费租借办公区”等大招来吸引人才。
近期,广州统计局披露,2018年末广州常住人口1490.44万人,与其2017年末的1449.84万人对比,2018年广州常住人口增加了约40.6万人,暂时拔得2018年全国“抢人才”大战头筹。
从统计数据上来看,广州15年来一直保持人口净流入。2015-2018年,广州常住人口已连续4年以每年超过40万的规模增加,前3年分别达42.06万人、54.24万人、45.49万人。
伴随着广州人口不断净流入,广州的经济实力也持续增强。2018年,广州实现GDP2.3万亿元,同比增长6.31%,人均GDP位居广东省第3。
杭州、成都等新一线城市紧随其后
从近期各地陆续公布的数据看,不少新一线城市都实现了人口净流入,这背后与其不断放宽的人才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月14日,杭州市统计局公布2018年全市人口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18年末杭州全市常住人口980.6万,比2017年末增加33.8万人,增幅3.57%。
作为新经济发展的代表性城市,互联网产业吸引了大量人才。近10年的数据显示,杭州人口自2015年起,常住人口增量从之前不足10万,一举突破12万,2016年又进一步提至17万,2017年更踏上一个新台阶,增加28万。
目前已公布数据的城市中,杭州的常住人口增量仅次于广州。此外,2018年浙江80万常住人口增量中,杭州占据约42%。
而人才的流入,离不开政策的推动。
2015年,杭州出台“人才新政27条”;2016年出台杭州人才“若干意见22条”;2018,杭州加码”推出了“全球聚才十条”“开放育才六条”等政策,并放宽了落户政策。
杭州不仅给予国内中高级人才最高100 万元购房补贴,最高4000 元 / 月租房补贴,最高5000 元/月生活津贴;还给予高校应届毕业生最高4 万元生活补贴和三年内最高 30 万元的银行贷款贴息;给予国家、省、市 " 外专千人 " 专家每月 5000 元、4000 元、3000 元生活津贴。
此外,西部龙头城市成都也紧随其后,继2017年常住人口增加12.71万人之后,2018年常住人口进一步增加28.53万人。成都的“天府万人计划”和打造电子产业集群的规划正持续吸引人口落户成都。
前不久因积分落户新规而上热搜的南京在2018年也表现不俗。2018年江苏的省会南京常住人口增加10.12万人,而2017年常住人口仅增加6.5万人。
2018年,南京把落户政策直接放宽至40岁以下本科毕业生可直接落户,高层次人才在南京市购房补贴最高可达300万元。
千年古都正因为新兴产业的发展而重新焕发青春,不仅推动了城市经济的活跃发展,并且前景优越,因此持续吸引人口。
广深人口增量领跑全国
实际上,这几年一直领跑全国人口增量的是另一个一线城市——深圳。
尽管2018年的具体数据还未出炉,但此前2015到2017年,深圳常住人口增量分别为60万、53万、62万。
《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方案》提出,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住房补贴或10年免租的人才公寓,其中在广州工作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等顶尖人才可获1000万元住房补贴或入住200平方米的人才公寓,在穗全职工作满10年、贡献突出并取得广州市户籍的还可无偿获赠所租住房。
2019年1月,广州继续放宽引进人才入户的年龄限制,学士、硕士和博士分别从35、40、45周岁调整到40、45、50周岁。
在深圳,为了吸引高端人才、海归人士落户深圳,深圳政府一次性发放补贴,本科1.5万元!硕士2.5万元!博士3万元!同时不仅市政府发钱,各区政府也给发钱。
根据各区不同政策,本科最高可拿3万补贴,硕士和博士分别最高可拿5万和6万补贴。
领军企业PK人才政策
虽然跟北京、上海相比,广州、深圳的落户政策和人才政策要优渥得多,但是跟送房、送户口的很多其他城市相比,就远远不如二、三线城市有吸引力。
然而这并不妨碍广州、深圳领跑全国人口增量。
杭州副市长姚峰曾感叹,人才是浙江的短板,而杭州吸引人才的关键,除了相较于北京上海来讲较低的房价和较好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阿里等公司对人才的吸引力在加大。
如今,阿里、网易等公司已成为杭州的名片。而腾讯、万科、华大基因、大疆等公司已被深深打上了深圳烙印。深圳和杭州已成为民营经济成长的沃土。
广汽集团(601238)、保利地产(600048)以及一批优秀的外资企业都以广州为总部。2018年,广州第六次获得“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活动是经国务院、中央外宣办批准,由国家外国专家局主办的评选活动。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关注的一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国基金报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 “好看” 行不行!!!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基金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