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29日报道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3月26日报道称,美国代理国防部长沙纳汉3月25日说,他已下令拨出10亿美元资金实现总统特朗普在美墨边界建隔离墙的构想。
据悉,美国国土安全部要求五角大楼兴建长92公里、高5.5米的隔离墙,并负责修建和改善沿途道路、安装街灯,以贯彻特朗普基于关注边境安全而颁布的紧急状态令。
五角大楼声明称,沙纳汉指示美陆军工兵团负责这一项目。他回应外界对五角大楼参与修建隔离墙的质疑时强调,联邦法律规定,五角大楼有权兴建有关建筑和设施,以阻截毒品走私,协助执法机构的反毒行动。
该声明是在沙纳汉准备到美国会解释国防预算案几小时前发出的。
报道称,特朗普要求拨款80亿美元建隔离墙的计划未获国会支持,他于2月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以取得资金,却遭民主共和两党同声批评。
图为MSG士兵在美国驻某国使馆前合影。
MSG的总部设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匡提科基地,下辖9个连,每个连下辖若干个分遣队,分遣队是派驻到各个驻外机构的最基层单位。每队最小编制为6人。分遣队的职责是为美驻外机构提供安全保障,特别是保卫涉及国家安全的机密资料和重要设备的安全。图为MSG分遣队士兵,装备与一般陆战队员类似,只是更强调室内作战,配备了M4卡宾枪和霰弹枪。
图为MSG在中东某使馆的装备展示,有MP5冲锋枪、M16自动步枪、霰弹枪和左轮手枪,可见主要是用于应对低烈度冲突,
图为MSG士兵在使馆警备室进行安检。
图为2004年12月,一名MSG士兵在检查使馆安保系统,
图为在美国海外使馆外执勤的MSG士兵。
图为1983年,黎巴嫩危机期间,MSG分遣队士兵在停泊在地中海(靠近黎巴嫩水域)的“新泽西”号战列舰上留影。
图为MSG士兵身穿陆战队礼服,在埃及金字塔前合影。
图为1983年,黎巴嫩危机期间,时任美海军陆战队四星上将的保罗·凯利在美国驻黎巴嫩贝鲁特大使馆视察时,与一名MSG士兵握手。
图为MSG老兵在美国本土的匡提科训练基地列队训练。
图为20世纪80年代,MSG士兵在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警卫室留影。
MSG警卫工作表面看似风光,实际也是高危岗位,在近年来针对美国海外使馆的袭击事件中,已有多名警卫殉职。图为2006年9月,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3名MSG士兵在美国驻哈萨克斯坦使馆升起国旗。
图为1984年,黎巴嫩危机期间,黎巴嫩首都贝鲁特,MSG士兵负责将美国驻当地使馆的重要物资运上CH-47直升机,准备撤离。
典型事例如图中的发生在1998年8月7日的针对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的袭击事件,图为遭到汽车炸弹袭击后,部分被炸成废墟的美国驻内罗毕大使馆,有213人在此次袭击中丧生。
图为近年来拍摄的美国驻肯尼亚内罗毕的新大使馆。小图为在大使馆门口执勤的肯尼亚士兵。
图为2012年12月,记者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拍摄的美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新馆)。
如果要问这些海外大使馆中安全保护级别最高的是哪个?答案非伊拉克的“绿区”(Green Zone)莫属。“绿区”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市中心,曾经是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总统府所在地,现在不仅是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的所在地,而且也是伊拉克政府的所在地。该区域总面积为10平方千米,其中含有多座重要设施。外媒称,“绿区”是整个巴格达最安全的区域。
位于“绿区”内的重要建筑中就包括共和国宫。伊拉克战争前,这里曾是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总统府所在地。战后,在2009年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新馆启动前,这里曾一直被作为美国的临时大使馆使用,本图摄于2007年12月。
为保卫“绿区”,驻伊美军不仅在外围防线部署了大量地面部队,而且每天都会派遣直升机进行空中巡逻。图为美军“阿帕奇”武装直升机飞越“胜利之手”纪念碑。
本图标明了美国大使馆新馆在绿区的位置,以及绿区在巴格达的具体位置。
图为2009年8月公开的“绿区”内部分区示意图,图中的蓝色区域为美国大使馆新馆区的所在地。
图为巴格达国际机场(左)与“绿区”(右)的航拍图。两者距离较近,一旦绿区遭到袭击,驻守在机场的美军快速反应部队可马上出动,提供支援。
图为2008年5月拍摄的绿区全景图。
图为2009年3月,“绿区”内,2名美军士兵从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雕像前走过。
大图为“百人队长”系统夜间试射,小图为系统进行夜间拦截弹幕射击时的场面。
图为2006年5月,西方记者与绿区外围的一个标牌合影,背景可以看到一人多高的混凝土防爆墙。标牌上的内容是:“需要前往绿区或美国大使馆的乘客,需要先乘巴士到斯特赖克营进行安检”。
除了有重兵把守警戒外,美军还沿“绿区”外围建设了漫长的防爆墙,与外界完全隔离开来。图为“绿区”外围的防爆墙,摄于2009年8月.
尽管“绿区”戒备森严,但还是遭到过多次袭击,图为2010年1月25日,位于“绿区”附近的酒店遭到汽车炸弹袭击,这是当天发生的三起连环炸弹袭击中的一部分。
图为美国驻以色列特拉维夫大使馆,从外观就能看出,由于所在国的社会环境较为安定,无需派驻重兵把守。
图为2008年,在中国北京拍摄的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新馆)全景。
图为2006年,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拍摄的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图片。
图为日本东京的美国驻日大使馆。(2015-07-29 07:50:0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