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前段时间火爆网络的那碗“基本面”吗?
当时有人调侃,基本面看起来,就是一个巨大的笑话。
然而,经过前两月的一波急涨,A股在3月进入震荡调整模式,近期的上涨似乎也出现了风格切换,前期疯涨暴涨的妖股、雷股偃旗息鼓,优质的蓝筹白马股开始发力,周五更是出现了一波由大蓝筹主导的暴涨。
一根大阳线改变信仰,现在,你还觉得基本面是个笑话吗?
3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3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运行情况显示,基本面或许正在发生变化。
3月PMI数据创半年新高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均创下近半年来新高。
采购经理指数(PMI)涵盖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领域,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综合PMI产出指数是PMI指标体系中反映当期全行业(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产出变化情况的综合指数。
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则反映经济总体收缩。
3月份的数据显示,制造业PMI为50.5%,比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在连续3个月低于临界点后重返扩张区间。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型企业PMI为49.9%和49.3%,分别比上月上升3.0和4.0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称,3月制造业PMI升至景气期间,呈现以下特点:
1、生产活动加快,内需继续改善,春节过后,制造业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升至6个月高点,表明随着国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简政减税降费政策逐步落地,供需两端有所回暖;
2、新动能较快增长,消费品行业运行稳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PMI分别为52.0%、51.2%和51.4%,均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农副食品加工和医药等制造业PMI均位于53.0%及以上相对较高景气区间;
3、价格指数上升,企业采购意愿增强,随着供需两端回暖,企业加大采购力度,本月采购量指数升至扩张区间,为51.2%;
4、世界经济增长有所放缓,进出口动力仍显不足,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为47.1%和48.7%,虽环比有所上升,但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
赵庆河表示,3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稳中有升,服务业运行稳定。从行业情况看,铁路运输、装卸搬运及仓储、邮政、电信、互联网软件、银行、证券和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7.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经营活动较为活跃。建筑业重回高位景气区间,随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推进,行业发展预期继续向好。
此外,3月综合PMI产出指数明显回升,其中制造业生产指数回升对综合PMI产出指数拉升作用显著。
股市风格切换至蓝筹大白马?
而在3月的PMI数据公布之前,从上涨情况来看,股市的风格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从此前炒作大于基本面的情况,转向有业绩支撑的优质个股。
3月29日即上周五,早盘在经过短暂分歧震荡后,在大蓝筹的带领下,指数逐步走高,上证50领涨,确认了指数的企稳。但是题材股偏弱,早盘基本属于机构行情大蓝筹表现强势。
杜彬表示,周五的市场是在大蓝筹带领下的上涨,预计非银和银行板块在后续还将继续有表现,北向资金青睐的白马股也会有机会,科技类的板块预计在大盘回升中也值得关注。后续要继续关注宏观和中观的指标,比如制造业PMI、地产销量等,并且关注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可能。
券商观点:PMI季节性反弹,或指向企稳
对于新公布的3月PMI数据,国盛证券固收刘郁今日点评称,PMI远超预期,也许并非周期反弹的起点,然而可能是经济企稳预期发酵的导火索。
如何理解3月PMI大超预期,刘郁认为,一方面是由于季调难以消除的“春节因素”,2019年2月春节导致2月PMI数据较弱,从而推高3月环比增速;但另一方面,前期政策效应逐渐释放,基建托底内需。除了春节因素导致的数据波动,PMI也指向内需可能企稳。
中泰证券点评认为,积极政策驱动生产与需求同步修复,消费领域和高技术相关行业仍值得看好。
3月制造业PMI为50.5%,较2月回升1.3个百分点,表明春节后制造业开始明显复工;一季度均值49.7,较去年12月回升0.3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中短期出现修复。3月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7%、51.6%,均较2月出现回升。一季度均值51.0%、50.6%,分别较去年12月回升0.2个、0.9个百分点,表明生产和需求同步修复。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点评称,3月PMI的反弹,主要是春节后月份的季节性反弹。本轮股市逻辑来自于外资流入推升赚钱效应带来的散户入市,预计仍可持续。进攻逻辑看好成长股龙头,如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创新性基建领域;防守逻辑阶段性看多CPI与PPI剪刀差扩大带来的农产品(000061)、食品饮料、商贸零售等消费类行业盈利修复行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基金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