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报显示,中国华融业绩大变脸,营业收入1072.53亿元,较2017年下降16.25%。归母净利润15.76亿元,较2017年下滑92.84%。此外,旗下多家子公司也出现业绩跳水。
2018年,中国华融风雨飘摇。当年4月,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被查,同年10月就被“双开”。过去的一年,伴随着赖小民落马,华融内部诸多高管大换血。新一届领导班子也在谋划“后赖小民时代”的发展战略。2018年报信息显示,华融内部已有共识:转变过去粗放激进的发展方式,回归不良资产经营主业。
2018年净利润同比大降92.8%
中国华融2018年报显示,集团营收、净利润双双下降。2018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072.53亿元,较2017年下降16.25%;归母净利润15.76亿元,较2017年下滑92.84%。
这是近三年来,中国华融交出的最差业绩答卷。2016年、2017年,中国华融在营业收入、净利润上均能实现增长。2016年的归母净利润甚至同比增长35.43%。
关于业绩大变脸,中国华融在业绩预警公告中作了说明:
第一,集团于2018年度开始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受资本市场波动较大的影响,集团持有部分金融资产的估值下降较多;第二,受集团收缩非主业、无优势业务以及市场环境和信用风险暴露等影响,集团非金融子公司产生了较大的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应占亏损;第三,受融资规模影响,本期集团利息支出同比大幅增加。
这两次业绩预警都出现在中国华融风雨飘摇的2018年。毫无疑问,“赖小民事件”对集团经营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
旗下多家子公司业绩跳水
2018年报显示,中国华融旗下多家子公司业绩出现“跳水”。
中国华融通过华融汇通、华融瑞通等子公司开展不良债权资产经营、市场化债转股等不良资产经营业务。2018年,受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及市场波动影响,华融瑞通投放的市场化债转股项目估值出现暂时性下降,导致华融瑞通本期亏损29.33亿元。
中国华融通过华融证券进行证券业务。华融证券受证券市场波动影响,收入总额由2017年的88.12亿元下降59.4%至2018年的35.78亿元,净利润从2017年的盈利15.74亿元亏损至2018年的8.89亿元。
2016年中国华融新设华融消费金融,开展消费金融服务。2017年及2018年度分别实现净利润1.05亿元、0.12亿元。此外,华融国际金融控股去年也亏损15.48亿元。
除此之外,华融信托业绩也出现大幅下滑。据银行间市场披露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度,华融信托实现净利润6080.89万元,较2017年的8.92亿元大幅缩水93.2%。除业绩大跳水外,2018年,华融信托还被卷入“中弘退”、东方金钰(600086)的债务爆雷事件中。
在此背景下,2018年,中国华融成立了资产保全部门,分类施策有效处置风险,真正实现了国有资产挽损止损。全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00.67亿元,保持了风险缓释能力。
“新华融”聚焦不良资产管理主业“赖小民风波”后,中国华融的态度倒是平和许多。“2019年是建设新华融的开局之年,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已经到来。”公司管理层在2018年报中表示。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中国华融下设三个主营业务分部,分别是不良资产经营分部、金融服务分部、资产管理和投资分部。2018年,上述三个分部的收入总额分别占集团收入总额的60.4%、28.2%、16.6%,税前利润分别占集团税前利润的214.6%、74.8%、-161.9%。
“新华融”是2018年这份年报中反复提及的字眼。对于如何建设“新华融”,年报中的思路相当明确:聚焦主业—不良资产管理。
“2019年,围绕新华融建设目标,做精做强不良资产主业, 恢复提升公司价值。持续巩固不良资产主业地位,发挥多年积累的不良资产管理处置经验和专业化经营优势,提高资产处置效益。发挥金融子公司功能,做出各自行业特色和品牌。不断提升集团专业化、特色化金融服务水平。”2018年报表示。
实际上,经过2018年的聚焦,目前已显成效。
华融董事长王占峰在2018年报中表示,2018年末不良资产主业资产规模8662.50亿元,实现收入647.71亿元,在集团总收入中的占比由上年的53.8%提高至60.4%,巩固了不良资产主业经营地位。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