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发行创新高引关注 稳增长发力仍需防债务风险
谭志娟
“我们企业一季度生产的大中小挖掘机创出历史新高,生产总量高达17147台,这较2018年一季度 11550台明显增加;尤其3月更是创下月度历史的新高:大中小挖掘机生产总量达6945台,而2018年3月才为4837台。”4月2日,国内一家生产挖掘机的大型企业负责人对《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如此坦言。
不仅如此,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近日公布的数据也证实,2019年开年以来挖掘机市场延续2018年强劲复苏的势头,1~2月挖掘机共计销售30501台,同比增长39.9%。挖掘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在业界看来,今年一季度挖掘机市场靓丽的表现主要受益于地方债的提前发行。
记者注意到,相比往年, 2019年,地方债不仅发得早,而且发得多。据Wind数据统计,第一季度,全国共发行地方债14066.52亿元。相比之下,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地方债发行总额只有2195.44亿元。尤其是3月,地方债发行规模更是创半年以来新高,引发市场的关注。
记者采访获悉,由于发债节奏提前与春节后开工加速的叠加,使得3月地方债发行规模创下新高。预计全年地方债的发行节奏有望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资金也有望投向棚户区改造、铁路和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与水利等领域。并且,地方债的加快发行,也将有助于对冲经济下行的压力。
全年发行节奏有望“前高后低”
就在3月29日,有公开数据显示,在北京等四地招标发行了14只地方债之后,3月全国地方债发行规模锁定为6245.13亿元,远超过2月的3641.72亿元,创下2018年10月以来的单月发行规模新高。
对于这个现象,国金证券(600109)宏观分析师段小乐对记者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今年发债节奏提前与春节后开工加速的叠加。”
据段小乐分析:一方面,从发债节奏来看,今年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提前发行地方债,以应对重大项目进展等问题。“其背景是2018年底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需要基建投资来稳增长、补短板,通过提前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能够部分解决基建项目资金来源问题,有利于提高基建投资增速。”段小乐说。
另一方面,3月后,北方天气转暖,全国基建项目审批和开工步伐加快,对资金的需求也加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需求上升。因而这两个方面因素的叠加,令3月地方债发行创半年多以来新高。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固收首席分析师黄文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3月地方债发行创新高主要在于去年底提前下达了2019年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各地明显加快了地方债的发行节奏,力争在一季度完成财政部下达的1.39万亿元债务限额,符合积极财政加码的政策基调,有利于发挥稳定地方投资的作用。”
今年全年发债较往年有所不同。据财政部官员介绍,跟往年相比,今年的专项债券发行工作有三个特点:一是发行早。提早了4~5个月。二是成本低。1月各地发行的新增债券平均利率较2018年平均发行利率下降约55个基点。三是期限长。各地发行新增债券平均期限是7年,较2018年平均发行期限增加了1年,实现债券期限和项目期限相匹配,避免不必要的偿债压力。
不仅如此,段小乐还预计,全年的新增发债总额将超过往年。因为在他看来,发债总额的上升,管理层有着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目标,压缩地方政府隐形债务,同时鼓励有能力的地方政府通过显性举债,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来创造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来更好的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段小乐还预计,全年地方债发行节奏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他的判断理由是因为从经济增长的压力来看,上半年,经济短期可能还存在惯性下行压力,需要通过基建等较快起效的手段来对冲经济下滑;下半年,随着减税降费政策效果的显现,经济下行压力逐步放缓,通过基建对冲的诉求也在下降。同时,从额度上看,上半年发行额度可能占比较高,下半年额度也会较少。
此前全国人大已经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2019年1.39万亿元地方债,1月启动新增债券发行工作,时间比2018年大幅度提前。根据安排,3.08万亿元新增地方债争取在9月底前发完。那么,地方债额度将如何分配?
就此,长江证券(000783)首席宏观分析师赵伟在最新研报中指出,“本轮稳增长由中央主导,中西部补短板、发达地区新型基建,地方债额度会相应倾斜。过往经验来看,经济发达的江苏、广东、山东和中西部的四川、河南、湖北等新增额度居前,债务压力较大的湖南、贵州等一般债额度比重较高,河北等重大项目额度较多。”
募资又投向哪些领域?黄文涛对记者称,“从地方专项债投向领域看,重点用于土地储备和棚户区改造,占比近七成,此外还包括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水利环保、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民生项目。”
他还预计专项债试点领域还会扩大。而按照偿债资金来源,地方债分为一般债和专项债。
赵伟也认为,在稳增长加码下,地方债投向基建相关占比或有所提升,除满足在建项目融资外,或向轨道交通、铁路、民生和环保等领域倾斜。
对于资金用的地方,3月7日,财政部高层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重点是支持重大在建项目和补短板。一是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二是支持重大发展战略。三是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包括棚户区改造、铁路和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重大水利设施、乡村振兴等公益性项目建设,并将重点支持在建项目续建。
有助于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地方债加快发行将提振一季度社融,地方融资也出现改善,有助于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对于地方债发行对经济的影响,黄文涛告诉记者。
财政部部长助理许宏才1月1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今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支持重大在建项目建设和补短板,更好发挥专项债对稳投资、促消费的重要作用。
不过,赵伟指出,在地方债务压力下,稳增长发力仍需要以严控债务风险为前提,基建力度或弱于传统稳增长阶段。
记者注意到,地方债的风险问题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也表示,“严格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前门开大了,堵后门要更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稳步推进结构性去杠杆,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对于地方债的风险问题,段小乐对记者表示,地方债整体的风险可控。首先,从总量上看,整体地方政府债务杠杆率上升的态势已经得到较好的控制,增量债务的发行也都在额度范围以内,隐形债务监管明显加强。其次,从结构上看,区域之间的结构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地区存量隐形债务较大,进一步举债空间较小,利息支出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匹配,风险较大。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从数据可见。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8.39万亿元,债务率为76.6%,远低于国际通行的100%~120%的警戒线,因而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黄文涛向记者指出,今年地方债务防风险仍摆在很重要的位置,严控新增隐性债务、稳妥处置存量债务是主要政策要求。不过,他认为,整体上今年存量债务化解仍然会比较稳妥。
未来应该如何防范地方债的风险?
对此,段小乐建议,“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关键在于控制好增量债务,这包括:一是将隐形债务纳入监管;二是将整体债务水平与偿付能力相匹配;三是通过市场化的机制进行奖惩;四是更加注重道德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