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全球经济释放多重信号,是“复兴”还是“假象”?

2019-04-15 11:10:40 国际金融报 

图虫创意 图

近日,欧洲央行和美联储都暗示全年利率不变,全球主要央行也先后转“鸽”,营造宽松的货币环境。

加之3月中美制造业和工厂方面数据状况良好,美国就业报告和通胀数据强劲,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这些向好的信号意味着经济“复苏”还是只是“假象”?

短期内失去动力

虽然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在4月10日表示未来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仍然很低,同日美联储公布的会议纪要也表示依然看好未来经济前景,但从外界观点来看,持悲观情绪者仍占多数。

4月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中,将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从3.5%下调至3.3%。IMF总裁拉加德表示,过去全球经济实现了同步加速增长,如今却在同步减速,三个月内两次下调经济前景,说明世界经济已经失去动力。

另外,IMF还预测全球经济或将在2020年回升至3.6%的增长水平。

4月10日,德拉基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至少在2019年,经济增长将持续放缓。

对此,瑞银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保罗·多诺万认为,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速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球贸易局势和英国“脱欧”的结果。经济不会进入上升趋势,因为这不是V型反弹,只是暂时平稳而已。

总体来看,无论经济在中长期能否复苏,短期内的放缓和失去动力已成定局。知名财经专栏作家、财经评论员肖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经济低迷的原因其实有很多:欧洲经济增长低迷其实自欧债危机时就已注定,而美国作为全球贸易的核心国,却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时依然采取更多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这导致世界各国进一步受到影响,不得不以更保守的贸易政策来应对。

向好信号只是“假象”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除一些体量较小的经济体,如希腊阿根廷土耳其等出现金融问题,包括美国、德国等国都经历了超过10年的经济繁荣,日本股市也翻了三倍。

但肖磊认为,这种繁荣是以持续的量化宽松和超低利率为代价的。就目前来看,以货币政策主导的经济繁荣已经造成了很严重的债务问题,而且低利率本身已经缺乏弹性和空间。所以实际上,各国面对当前全球经济低迷,可动用的手段已经不多。目前这些向好的经济信号可能只是暂时的,应是“假象”,而非“复兴”。

对此,彭博社分析师也认为,未来短期的风险看似可控,但其实各国很少有政策空间来阻止经济放缓,因此要谨慎对待乐观情绪。

总体看来,目前多数发达经济体的状况并不是很好:减税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正在减弱;欧洲制造业陷入低迷,央行也在考虑采取一定措施保护银行免受负利率的影响;英国正式“脱欧”期限延长至10月31日,更增加了政治上的不确定性;而本就经济疲软的日本,还将在10月份迎来消费税上调。

但4月9日,IMF在其《世界经济展望》中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由6.2%上调至6.3%。MSCI泛亚太指数也在近日刷新了8个月新高。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状况看起来并没有那么糟糕。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新兴经济体可能会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摩根大通资管总部全球市场策略师YoshinoriShigemi表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正在接触大宗商品和一些新兴市场,因为他们正在寻求发达市场之外的增值空间。

新兴经济体或成新“增长极”

肖磊认为,经济的发展是动态的,全球需要新的“增长极”,或者说由新技术带动的产业变革,而这个“增长极”很有可能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出现。

中国目前对全球经济的结构性贡献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全产业链制造能力的输出,另一个是数亿人口带来的潜在消费需求。

一直以来,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都是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在非洲、南美、中东、中亚等地区正在被更多地接受和产生广泛的经济作用。肖磊表示:“这一点在短期内对全球经济的效果不是很明显,但长期来看,将是一个不可逆的作用力”。

另外,由于中国消费人口增多,在整个消费服务层面有诸多创新,包括金融支付、物流仓储、信息网络传输等,都能够给全球贸易带来新的效率提升。

更重要的是,中国面临的挑战也可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机遇。肖磊告诉记者:“由于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中国在城市智能化、设备集成、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有巨大空间,而这一空间正是由中国的需求推动。这些需求已然为诸多企业和国家带来贸易红利,同时也将为中国经济增添动力。”

不过肖磊认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要形成全球性的产业带动能力尚需一段时日,故未来全球仍需做好经济增长长期乏力的准备。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