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贸易摩擦下,中国企业为何比美国要痛?

2019-04-28 07:00:00 和讯名家 

  口述 / 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01

  2018年,苹果手机的全球销量是2.25亿台。但这2.25亿台手机是在哪里生产的,却很难回答。

  一台苹果手机由500多个零部件构成,这些零部件的生产,涉及全球数十个国家的上千家工厂。

  最新数据显示,苹果2019年的200大核心供应商中,有46家来自中国台湾、40家来自美国、39家来自日本、30家来自中国大陆、14家来自韩国、10家来自中国香港,剩下的供应商分布在德国新加坡荷兰、芬兰和奥地利等国家。

  所以一台苹果手机的背后,是一条布局全球的产业链。难怪有人笑称:“每一台苹果在到达消费者手上之前,已经游历了大半个地球了。”

  而从一台苹果手机的产业链布局,我们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贸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02

  前不久,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一次演讲中,也针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黄奇帆提到,在1980年代的时候,全球贸易中有70%的贸易量属于产成品,也就是最终的商品。

  慢慢地,这一局面开始发生变化。在2010年,全球贸易中只有40%属于产成品,其他的60%属于中间品。

  到了2018年,中间品的占比继续提升,全球贸易中已经有70%以上属于中间产品了,只有30%属于产成品。

  而中间产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各种各样的零部件;第二类是服务贸易,包括生产性物流、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金融,各种各样的科技研发和研究设计。换句话说,就是企业级的服务。

  其中,服装贸易量在1980年代约占全球贸易量的5%,但到2018年已经占到了全球贸易量的30%。这就是全球贸易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03

  那么在这种新格局下,哪些企业会成为全球贸易的统治者?

  还是以苹果手机为例,它由几百个零部件构成,涉及几十个国家的上千家专业的生产公司。所以苹果公司并不拥有苹果手机的全部专利,因为这上千家公司的手中,或许都分别拥有相关的专利,但是,苹果却是这条产业链上的统治者。

  因为苹果制定了标准,所有为苹果提供服务的公司在具备创新能力、独立专利的同时,还是得符合苹果制定的标准。

  有人曾说:“如果某家公司拥有了某项与手机相关的核心技术,但我不卖给苹果,苹果手机就会停产。”

  但问题的关键是,苹果是全球手机销量最大的企业之一,如果苹果不使用这家公司的技术,首先死的可能是这家公司,而苹果还可以选择其拥有相关技术的公司。

  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成为某个行业的全球领导者,不仅要依靠核心技术和资本,更要取得产业链上的控制能力。

  04

  在这两年的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企业的痛苦程度更甚于美国企业。很多人会纳闷,我国明明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生产着全球60%的消费品,为什么会在这场贸易战中招招被动呢?

  这是因为,在全球贸易新格局中,我国企业在很多零部件的制造上,并不掌握核心技术。更关键的是,在全球产业链上,我国企业并不是标准的制定者和控制者。

  因此,今天的中国企业如果要形成自己的竞争能力,必须要从两个方面发力:

  第一,在零部件层面,掌握核心技术;

  第二,尽可能地成为行业或是产品标准的制定者之一,这也是中国企业产业转型的着力点。它非常艰难,却是未来10年、20年,我们必须要实现的战略目标。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 HN666)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