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石导言
《一周商业洞见》是砺石商业评论每周日早7点推出的固定商业栏目,汇聚一周国内外最优秀企业家与管理专家的商业洞见。
世红 | 作者
金梅 | 编辑
01 | 郭广昌:重直觉轻商业逻辑,是非常不好的弱点
我相信,任何一个取得商业成功的人,都有很好的商业直觉,能敏感的感觉到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商业的模式应该往哪里走。但是,我们的直觉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失真。所以光有直觉是不够的,直觉的背后应该有一套完善的商业逻辑。很多时候,我们会重直觉而轻商业逻辑,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弱点。
但是,当我们获得了直觉和逻辑的统一、平衡,还要知道此时此刻的给定条件是什么?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是在给定条件下来实现目标的。这包括我们自己有什么禀赋,以及外界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所以,商业的直觉、逻辑和外部的给定条件,是我们缺一不可的增长因子。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制定出属于自己的战略规划。
但我们也要知道,战略规划不是越多越好、越强越好、越快越好、越漂亮越好,还是要符合自己的定位,你要把它落实到组织、人才、文化等等,一步一步的做,这样才不会偏离你的常识,才能把你带上一条正确的道路。
还有一些技巧性的手段,尽量避免违反常识的发生。第一,我们应该设立更合适的绩效指标。第二,要注重企业内部的灰度,鼓励内部的竞合。第三,要经常复盘,尤其要重视对失败案例的复盘。还有两个非常好的工作技巧,一个是头脑风暴,另外一个是充分使用更高效的沟通工具。(来源:《郭广昌:商业的常识,知否?知否?》
02 | 冯仑:对于创业者来说,996是基本要求
提问:最近你朋友马云“996是福气”的言论引发争议,你怎么看?
冯仑:我一直有讲人生分为两种,一种是5%,一种是95%。95%的人维持社会连续稳定的发展,恪守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以及生活方式。他们大体上会觉得996有负担。但5%的人从来都是挑战命运,创造自己的未来和自己喜欢的生活。王石快七十了,还天天登山,你要按常人看,没事干嘛那么累。对于奋斗者、创业者来说,996是最基本的要求,不应该抱怨。
提问:如何看待很多企业在裁员过冬?
冯仑:我一直觉得,如果企业到了只有裁员才能活下去的时候,其实这个企业也的确出现了不该活下去的理由。裁员只是一个简单和短期的办法,最终还是应该从企业自身的业务结构、商业模式上去找出路。我们在三年前调过一次,大部分年纪大的,早期跟我一块做的都退休了,现在团队都是新的年轻人。(来源:《风云地产界》对冯仑的专访)
03 | 黄峥:允许商户有其他选择,非正常竞争不可持续
拼多多的出现初步打破了既有电商格局,自然会让其他平台有所反应,这种反应有时甚至是夸张的。但所有的这些行为并不产生消费者价值,也不为品牌商、生产者创造价值,甚至大多数是以伤害生态相关主体及消费者利益为代价的。这种为了争取或维持某种垄断而进行的消耗与伤害有时是“杀敌一千,自损两百”,有时是“杀敌一千,自损两千”,如果不能维持长期的“独家排他”,那终将只是消耗而无所得。
而“长期独家排他”是必然会被打破的。一方面,一时的许诺放在一两年的长度,和商家、消费者的全体来看,是必然不可持续的,甚至是要反向加倍奉还的。另一方面,假设长期没有一个像拼多多这样体量的新电商存在,那整个产业上下游、品牌商、资金流、物流都将只能在实际上唯一可选的体系内流转,那是不可想象的,也不符合商业逻辑和自然规律。恐怕连自身认为获益的当事方都会逐渐意识到这是个灾难。所以大体量的新电商是必然会出现的,不是现在的拼多多,就是未来的“Costco+Disney”。
长期看旧的格局能否维持,不是看“追求独家垄断性的竞争”能分给周边多少利益,也不是看有多少违背自身利益和意愿的被迫表态。有时恰恰相反,每一次被强迫背后都是一次内心深处反抗力量的增长。一种商业和格局能否持续,本质上要看是否有利于消费者,是否有利于劳动者和价值创造者,是否能创造出不可替代的价值,是否恪守本分尽了社会责任。(来源:黄峥致股东信)
04 | 胡葆森:社会很浮躁,要做到热时不躁,冷时不弃
24节气在中原测出来的,中秋节之后,温度大概是20度左右,稍微暖和一点22、23度,稍微冷一点是18、19度。20度左右,人生活非常凉爽、非常舒服的气温,可是到冬天,屋里的温度20度就非常暖和,夏天20多度非常凉快,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20度都是让人生活非常舒服的温度。
怎样把心态控制在这个状态,让自己一直处在非常平静的温度下,这是一种能力。每个人都想一直生活在舒服的温度不可能,室外冬天很冷,夏天很热。人们把心态控制在深秋的状态,就可以做到热时不躁,冷时不弃。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这是从气温的角度说。从做企业的角度,主要想告诉大家,能不能把自己的心态一直控制的很平和,社会很浮躁,大家跟风的时候能不能做到热时不燥,冬天很冷的时候不要消沉,放弃自己的方向。
实际上真正好的企业,从投资人的角度讲,我做企业40年,总结了两句话,实际上是四种能力,这八个字是我提炼出来的评价一个企业基本面的浓缩,第一是盈利,第二,持续盈利,第三,增长,银行要看未来三年的发展计划,不增长的话银行不会借钱给你,还要看过去三年的财务报表是不是一直增长,未来三年继续增长,无论投资人还是银行都愿意借钱。盈利、持续盈利,增长,稳定增长。一个企业的基本面,只要对照这八个字,能做到这八个字,毫无疑问就是好企业。“深秋心态”的目标,就是把企业控制在持续盈利,稳定增长,可以自信的告诉任何人你是一个好企业。(来源:胡葆森在2019中国绿公司年会上发表的演讲)
05 | 江南春:赢得人心,才能赢得全局
“天”是天象、天时。打仗要讲天象,就是大趋势,比如马云1999年说互联网会改变世界的方方面面,而他企业做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在当年看见了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也就是他对天象、大趋势的判断对了。天时是时间窗口,企业成功和时间窗口有关。一个企业、一场战争的胜利,一定是有时间窗口的,早五年晚五年都是不行的。
“地”是渠道布局,现在除了线上线下,还有新零售,如何进行全方位的渠道布局就变得非常重要。
“将”是团队。你的团队本身的组合、战斗力、竞争能力都很重要。
“法”是运营管理的效率和激励机制。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天地将法”都无比重要,但中国人打仗把什么放在什么第一位呢?“道”。“道”听起来很玄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道”就是人心,赢得人心,才能赢得全局。也就是说,本身不是刚需的一个东西因为它的广告语就变成了刚需,这说明人的心智是能够被影响而塑造的。因此,我觉得这是整个心智理论中的重要点。(来源:江南春在长江商学院EMBA32期年级讲座上发表的演讲)
06 | 包凡: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危”与“机”
中国的产业互联网发展,既面临机遇,也充满挑战。挑战可能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的人力成本还比较低,这就导致企业主不愿意投资于技术,长期依靠低成本、低效率的,基于人工的管理方式。
第二,早些年,中国的整个IT行业中软件发展相当落后,企业端的标准混乱,使得今天去IOE等一系列举措导致中国IT基础设施标准不统一,大规模铺开同一种技术的环境不成熟,跨平台开发成本居高不下。
第三,宏观经济及去产能、降杠杆等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大举投入产业互联网的资金实力和信心。
第四,在产业互联网领域,中国尚且缺乏消费互联网那样的高质量开发者/创业者群体,来推动行业迅速发展。
当然,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机遇也非常大。
首先,无论是通过投资、收购还是战略合作,多家消费互联网领军企业,正努力向产业互联网方向转型,并且已经在云计算、零售/医疗等行业解决方案领域产生推动作用。
其次,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构成了一部分产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智能手机和4G/5G网络的普及、用户使用手机进行工作和生活的习惯、面向消费者的互联网产品设计和开发模式,将有助于产业互联网的迅速渗透。
第三点,由于中国消费互联网的领先性,我们可以很大程度上通过消费者需求来引领、聚合产业互联网发展,我们目前提出很多新概念,C2M/made-to-order等形式,从过去“以产定销”的方式转为“以销定产”,大幅提高产业链运转效率和反应速度。(来源:包凡在2019贝壳新居住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07 | 李开复:人工智能是新时代的“电力”
人工智能技术就像新时代的“电力”,正以颠覆性的力量改变现实世界。在中国,取代了现金、信用卡的移动支付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快速便捷的支付,还可以使用收集到的数据制定非常智能的财务目标和工具。近些年,基于计算机视觉来移动、分拣物体的仓储机器人。适应于智慧城市全新道路系统的自动驾驶技术,以及能够根据任何主题进行创作和表演的AI说唱歌手等人工智能产品,展现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
同时,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教育等领域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在中国最贫困的地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上直播技术的辅助,可以把农村学校与身处北京的顶尖教师们连接起来,让这些孩子们享受到优秀的教师资源。与此同时,老师也能在技术的帮助下获得学生的信息,例如他们的名字以及他们在学业上落后的地方,学校还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来给考试评分,并置家庭作业、为作业打分等。这是非常好的体验,极大地打破教育障碍,可以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随着平台和应用程序的建立,普华永道预测在未来11年,人工智能将为全球创造15.7万亿美元的净增量GDP。随之而来的应用程序覆盖从互联网到商业、感知、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到像人一样可以自由移动和工作的自主AI。这些技术的开发需要时间,将对各个行业领域带来创造性的颠覆。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把人工智能看作新时代的“电力”。它像电力一样,会赋能驱动很多应用和设备的高速发展,其中很多会超越人类想象。也正是因为它是像电力一样的存在,多年以后,我们也会无法想象没有人工智能的生活会是怎样。(来源:李开复在《时代》周刊首届百大人物峰会上发表的演讲)
08 | 张磊:人工智能是对话未来的语言
今天,创新已经进入2.0阶段,原发创新此起彼伏,并且向智慧零售、生物医药、精密制造、新一代网络技术等广泛的领域渗透。这种多点开花的创新局面,必然形成星火燎原的技术革命之势。当AI遇见零售,大数据加算法,将会深刻洞察消费者的需求,真正实现从消费端到生产端的柔性化生产;当AI邂逅医学,将以更快、成本更低、更准确的方式研发新的药物,个性化医疗将成为可能。AI将成为对话未来的语言,它将以全领域、深结合的融合创新,深刻改变各个行业的面貌。从这个意义来说,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也是正当其时。
一场以智能化、数字化为标志的产业互联网大潮正在到来。我认为,这次深刻的产业调整和升级将随着AI的发展演进为一场以行业为“底数”,AI为“指数”的“幂次方”革命。AI的算法,以尊重、洞察不同产业规律为基础,全面开启与各行各业的连接,将产生无限放大的可能性,形成持续的创新。今天,沟通产学研、打通行业结界的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完全有机会成为科技企业与实体企业的连接器、激发双方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以及培养行业亟需跨界人才的孵化器。
今天,新的智能“内燃机”开始轰然作响,也因此,新的智能“公路”的铺设与规则的建立,也必然要提上日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人文主义的精神旗帜,就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根本性路标。康德说,“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AI作为一场计算能力的革命,就像前两次科技革命中的蒸汽和电一样,是一种可以驱动所有行业的新动能,拥有与各个产业、领域对话的可能。在这场AI与未来的对话中,我们相信科技的力量,更要相信人类的力量,相信人类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在拥抱技术变革的同时,去做创造性思索,以第一性原理去提出建设性问题,以人类最可贵的理性和乐观,去创造美好的未来。(来源:张磊在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成立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09 | 徐直军: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
华为经过30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努力,我们的愿景和使命是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我们要把车也连接起来,把数字世界带入车。华为在智能网联汽车提供几个解决方案:
第一,最传统的连接,用4G、5G把车连到网络里面去,华为已经为众多车厂提供4G、5G通信模块。
第二,我们提供MDC(移动数据中心),就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大脑,是一个计算平台或智能驾驶的子系统。
第三,我们为开发者在华为云上提供自动驾驶云服务Octopus(八爪鱼),包括数据处理、训练、仿真、测试等。
第四,HUAWEI HiCar人-车-家全场景无缝互联解决方案,把整个智能终端的生态和车、家结合起来,真正把车打造成第三生活空间。总体来讲,华为定位就是,基于ICT技术,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
过去几年传闻华为要造车和投资其它企业造车。我们不造车,也从来没有投资过任何公司造车。我今天正式阐明华为的战略选择,那就是“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有两个含义,其一是造“好车”,其二是“造好”车,希望我们的加入能够给整个汽车产业带来活力,希望两个产业真正地融合起来,迎接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到来,迎接真正自动驾驶的到来。(来源:徐直军在第五届国际汽车关键技术上发表的演讲)
10 | 陈春花:共生型组织的四重境界
共生信仰。第一重境界,共生信仰要求你要为这个命运共同体,能够真正约束自己并贡献价值,所以我用了三个最重要的准则来要求大家——自我约束、中和利他、致力生长,你一定要相信,我们要有这种力量来推动商业的进步。
顾客主义。第二重境界就是顾客主义,顾客主义是今天数字化生存下战略最重要的起点。在以前,战略的起点不是从顾客这一端来,而是从企业核心能力来,但我们现在要求必须从顾客这一端来。
技术穿透。第三重境界是技术穿透。今天我们之所以要讨论这些,包括平台和生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互联网技术提供了所有可能性,其中,它最大的力量就是可以重构组织。
“无我”领导。第四重境界叫“无我”领导。作为领导人应该连接更多人,无为而治,不是他什么都不做,而是让跟他有关联的人都可以去做事。我们更多组织在一起共生成长,对领导的要求就是能够赋能、协助别人成长。(来源:陈春花在未来企业进化新路径主题论坛上发表的演讲)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砺石商业评论。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