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卢常乐 上海报道
导读
未来上海将重点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和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协同方面进一步发力,推进科创中心城市的建设步伐。
五年了,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有何成效?
5月21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副市长吴清对外介绍了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五年以来的主要进展。
吴清在发布会上介绍称,自2014年起上海开始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5年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经过搭框架、打基础,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突破,重大成果不断涌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近五年来上海在科创中心的策源能力、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领域、制度供给、多层次功能承载区、人才集聚,以及双创服务多个领域取得了诸多成果。
在此基础上,未来上海将重点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和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协同方面进一步发力,推进科创中心城市的建设步伐。
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这份刚发布不久的“成绩单”中亮出了上海近5年来所取得的一系列科创成果,其中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在国内乃至世界均占据重要地位。
据介绍,在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领域,上海正在全力打造集成电路创新高地。体现在设计领域,上海目前部分企业的研发能力已经达到7纳米,紫光展锐手机基带芯片市场份额更是位居世界第三。
在制造领域,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年销售额在国内位居前两位,28纳米先进工艺已实现了量产,14纳米工艺研发基本完成。而在装备材料领域,中微、上微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刻蚀机、光刻机等战略产品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以上所取得的成果,正说明了过去几年间作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完善、产业集中度高、综合技术能力强的地区,上海在集成电路产业领域已经实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
据《2018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白皮书》,2017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180.62亿元,同比增长了12.2%。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已经达1450亿元,占全国的1/5。
通过计算发现,2018年上海的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增速达到了22.8%,在2017年增速的基础上实现了10.6%的增速。
除此之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未来在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中,上海还将进一步突破制造工艺和新设备硅片制造等核心关键技术与产品。上海将陆续加快中芯国际华虹二期等重大产业项目的建设,推动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两个国家创新中心的能力提升,以及全面启动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的建设,以推动龙头企业落地。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近年来在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进步和成果有目共睹,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当前上海在关键核心产业领域的基础建设、人才集聚和资金投入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这也是未来上海必须要坚持和保持的科创方向。
推动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协同
除了在集成电路产业等领域取得较为明显成果外,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汇聚科技人才方面,上海近5年来也实现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与突破。
据介绍,上海市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先后启动了建设微工院、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16家功能型平台。在做大做强复旦、交大、同济等大学科技园的同时,还支持社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展壮大,涌现出了宇墨、云孵、迈科技等高水平专业服务机构。
在制度创新方面,上海还将在推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方面发力。吴清在发布会上介绍称,下一步上海将围绕科创中心建设,重点做好包括“加快提升张江科学城集中度和显示度,推动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在内的五个方面内容。
此前在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协同方面,以上海为中心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包括成立了“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发布了三年行动方案和重点攻关计划;发挥“长三角大仪网”功能整合区域4.5万多台、总价值超过519亿元大型科学仪器;探索推进“科技创新券”在长三角区域通用通兑等。
在此基础上,推动着创新技术为核心的区域协同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上海已向江苏、浙江、安徽输出技术超过3300项,成交金额173亿元。
不过,受访专家表示,当前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对以上海以中心的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或将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未来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助理韩志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下,科技创新正是长三角一体化的优先领域,因此要加快创建良好的长三角科创生态链条正当其时。
“上海在产业基础、人才、资金和体制方面都具有良好的优势,这是未来上海必须要坚持和保持的地方。”韩志明告诉记者,未来要构建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协同,上海还需要做好在完善区域创新驱动的顶层设计、建立开放共享共赢的科技创新资源体系、打破行政区域壁垒、探索多维协同和边界融合的科技创新的新体制和机制四个重点方面不断进行创新与探索。
曾刚认为,围绕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目标,未来上海在探索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协同方面,关键是要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评价体制两个重点领域发力,让市场能够在长三角区域内的核心资源要素供给与运用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编辑:李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