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临港新片区开局之战: 加速集聚高端产业, 成就更多自主首发高科技

2019-09-03 07:11:12 第一财经日报 

  胥会云 钱童心

  大量高端产业项目,正在加速向临港新片区集聚。与之相对应,临港新片区也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自主首发高新科技的诞生地。

  8月29日,临港新片区成立后先行启动区域内第一块出让的工业用地——临港重装备产业区B09-03地块被顺利摘牌,这也标志着新片区产业项目建设全面启动。

  摘得这一地块的,是新奥能源动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该地块将作为新奥动力微型燃气轮机研制基地项目用地。

  燃气轮机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于一身,发达国家将其列为保障国家安全、能源安全、保持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业。就在上个月,新奥能源动力科技的应用高速电机技术100千瓦燃机完成24小时可靠性测试,标志着该企业的微型燃气轮机踏入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产业化空白。而其半年前正式下线的第一台燃机也已开始量产,成为国内唯一可商业化运行的产品。

  临港科技城董事长陈炯在刚刚闭幕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临港新片区将更着力于核心产业发展,构建新片区核心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

  集聚临港

  不仅仅是新奥,简单罗列时间轴就可以发现,自8月20日临港新片区挂牌后,相关的高端产业项目和平台正在加快向这片区域集聚:

  8月31日,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签约成立,首期目标规模人民币100亿元,最终形成1000亿级基金群。

  8月30日,临港新片区陆海空无人系统平台战略合作签约。合作四方将在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领域展开全面合作,为无人系统的技术标准制定、产业孵化等提供服务,为涉及陆海空无人系统的先进制造业赋能,推进汽车、船舶、飞机制造的产业升级,努力推动我国陆海空无人系统产业协同发展和技术跨界融合。

  8月30日,京东(上海)创新中心将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落地成立实体公司,为上海的AI企业及地方的产业升级提供加速服务。

  8月20日,临港新片区揭牌后,首批13家企业获颁了最新的营业执照。这13家企业涉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投资额达到300多亿元。

  目前,上海正在奋力推动新片区建设,以实现良好开局。

  在8月20日召开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动员大会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强调,重大政策和制度创新要让人感受到改革的热度和力度,重大项目和工程建设要让人感受到美好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重点产业和关键人才的引进要让人感受到新片区客商纷沓而至、人才群贤毕至的日新月异、热火朝天景象。

  8月26日召开的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全体工作人员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对于新片区建设,要有“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意识,奋力抓好开局:狠抓招商引资,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外开放要求高的定位,瞄准前沿科技产业,跨境金融、国际贸易、高能级航运服务业等产业方向,加快引进一批显示度高、影响力大的大项目、好项目。

  前沿科技产业,跨境金融、国际贸易、高能级航运服务业,是临港新片区要“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的四大组成部分,其目的,则是要着力打造世界级前沿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动能,增强国际竞争新优势。

  这些产业,正在持续获得更充分的资源和支持。比如,上海要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关键重点领域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支持新片区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平台、创新股权投资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向重大产业项目、初创型企业等。

  “金融支持政策要立足服务实体经济,以更大力度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李军说,在间接融资方面,还将研究出台对重点产业长期低息贷款并吸引保险资本支持政策,以及市、区两级配套贴息政策。

  再比如,为了加快企业落地,8月13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内的产业园区率先试点项目环评审批简化措施》,率先试点产业园区内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简化措施。

  上海也提出,将努力把特斯拉落地时展现的“上海速度”,在面上复制推广。让“个案”变“常态”,优质政务服务成“惯例”。

  按照规划,临港新片区今年要落地1000亿元产业项目,并在这一规模的基础上,持续引进国内外高能级项目,努力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长。

  自主首发高新科技的诞生

  近年来,临港不断地吸引智能制造企业落地生根。未来临港新片区将进一步引入高端装备以及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带动产业不断向中高端价值链迈进。

  在平台方面,临港已先后引进、落地上海智能制造创新功能平台、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上海脑智工程中心、海底观测中心及深渊实验室,同时正引进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尖端实验室等共性技术平台。

  临港科技城董事长陈炯认为,产业发展必须依靠大技术平台,平台做大做强成为标准制定者后,可据此吸引更多企业入驻。“例如寒武纪、地平线人工智能等企业便通过上海脑智工程中心入驻临港。”

  集聚,正在形成新动能。

  毗邻特斯拉工厂不到5分钟车程,临港奉贤园区的另一片空地上,国内核磁共振医疗设备厂商美时医疗正在规划一项宏大的生产制造计划。

  今年早些时候,美时医疗与临港奉贤公司签署框架协议,准备在园区内打造以高端数字医疗诊断为主的医疗器械基地。美时医疗自主研发的高场强7T磁共振系统是目前领先全球的。

  美时医疗董事长马启元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计划今年上市,希望未来借助资本市场推动公司快速发展,在园区的支持下建设数字医疗产业的“特斯拉”。

  在奉贤管委会的大门接待厅处,一辆搭载婴幼儿磁共振设备的移动医疗诊断车吸引了记者的注意。马启元介绍道,这辆移动诊疗车可以当场成像,对医疗设施匮乏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刚刚参加了中国国际医疗仪器设备展的阿拉伯联盟卫生代表日前还专程来到临港的奉贤自贸区体验了这辆移动诊疗车,阿联酋迪拜地区医疗副主任Alzarooni医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迪拜地区的医院还没有针对婴幼儿的磁共振设备,中国的产品确实能够填补市场空白。”

  目前,美时医疗正在与阿拉伯联盟成员国研究核磁共振设备进入该地区所需要符合的监管标准。

  上个月,上海奥科赛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太阳能无人机——墨子号Ⅱ代成功首飞。和I代相比,这款飞机的光电转换效能、飞行时间等都有了大幅提升,已接近商业化应用。目前,墨子号正和移动运营商、5G、蜂窝设备商等合作,布局低空数字化产业。

  近两年,临港已投入过亿专项资金,扶持通航企业发展,国内首个低空数字化应用创新基地,也落户临港;越来越成熟的低空数字化梦想,正在滴水湖起飞。

  同样在上个月,临港集团下属临港奉贤园区内的昌强重工锻制的大型船用曲轴锻件多向模锻工艺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完成首件全模锻大型船用曲轴曲拐试制任务,标志着我国相关技术有望打破国外曲轴锻件的垄断、突破船舶工业技术瓶颈、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责任编辑:何一华 HN11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