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最全解读!IMF预计2020全球GDP为-3%,创近90年最糟,中国经济未来将如何?

2020-04-15 09:43:34 中新经纬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14日发布了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称“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GDP增速为-3%,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经济衰退,严重程度显著高于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不过,该报告也表示,假设疫情在2020年下半年消退,防控措施可以逐步取消,随着政策支持措施帮助经济活动恢复正常,全球经济预计在2021年将增长5.8%。

01大萧条以来最糟经济衰退

“由于疫情,2020年全球经济预计将急剧收缩3%。”IMF在报告中表示。而在今年1月,该组织曾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3%,仅三个月,IMF的预测就发生反转。

报告指出,疫情正在世界范围内给人们造成高昂且不断增加的成本。为了保护生命,使医疗体系能够应对这一疫情,需要实施隔离、封锁和广泛的关闭,以减缓病毒传播。因此,卫生危机正对经济活动产生严重的影响。

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表示,这使“大封锁”成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比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的情况糟糕得多。

“数月之内IMF经济预期发生如此变化,究其根源在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以及其对于全球经济基本面的冲击。”中信证券(600030,股吧)固定收益首席明明在接受中新经纬(微信号:jwview)采访时表示。

明明分析道,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发酵,我国国内经过两个多月的疫情防控,总体疫情较为稳定,但海外疫情方面,尤以欧美为主的众多国家已经成为海外疫情的重灾区,而随着各国数据陆续公布,疫情对于全球基本面的冲击正在显现。

他认为,经济危机的发生一般按照“情绪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链条进行传导,未来在经济基本面冲击之下,当前的形势仍有可能由流动性危机的第二阶段发展成为经济危机的第三阶段,危机的警报尚未解除。因此从全球经济面临的压力角度,IMF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

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看来,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深度取决于其持续时间。目前欧美仍处高发期,南亚、非洲和拉美等地区疫情集中爆发的风险正在积聚,上半年全球疫情得到完全控制的可能性比较小,下半年各国有望逐步取消防控措施并重启经济活动,但疫情影响也难以完全消退。这意味着,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持续笼罩在疫情阴云之下,拖累全年经济增速快速下滑至负增长状态。

02?预计发达经济体经济将萎缩6.1%

报告显示,对于发达经济体,IMF预计2020年经济增速为-6.1%,2021年复苏至4.5%。其中对美国2020年经济增速预期为-5.9%,2021年为4.7%;对欧元区2020年经济增速预期为-7.5%,2021年为4.7%;对日本2020年经济增速预期为-5.2%,2021年为3%。

对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IMF预计2020年经济增速将为-1%,2021年复苏至6.6%。其中,IMF对亚太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预期为正增长,预计增速为1%。

▲《世界经济展望》最新增长预测

王青分析道,3月之后,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全球加速蔓延之势,欧美等发达经济体陆续开始采取严格的封锁隔离、居家禁足等措施。这对宏观经济的供需两端带来剧烈冲击,消费、投资及贸易活动大幅收缩。美联储等机构已经预测,二季度美国经济收缩幅度可能在20%至50%之间,欧洲的经济滑坡可能更加严重。由于发达经济体在全球GDP中的比重较高,因此这些地区的疫情发展及经济遭受的严重冲击必然会拖累全球GDP增速。

不过,王青也提到,7月IMF还会更新全球经济展望,届时不排除对以上预测进行调整的可能。他判断,下调的风险较大。

03?刺激经济复苏多国在行动

报告指出,由于经济影响反映了某些部门受到了特别严重的冲击,政策制定者需要采取大规模、有针对性的财政、货币和金融市场措施,为受影响的家庭和企业提供支持。很多受到疫情影响的发达经济体(如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西班牙英国和美国)实施了快速、大规模的财政应对行动。许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如中国、印度尼西亚、南非)也已开始提供或宣布将对受到严重影响的部门和工人提供大力财政支持。

具体来看,3月27日,美国出台总额约为2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这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财政刺激计划。

当地时间3月25日,加拿大国会众议院通过了总额为1070亿加元(约合5243亿元人民币)的新冠肺炎疫情救助计划。

3月17日,英国政府公布了总额高达3500亿英镑(约合3.08万亿元人民币)的贷款和补助规划。

欧元区方面,3月17日,法国财政部长勒梅尔宣布了一项450亿欧元(约合3468.55亿元人民币)的援助计划。3月23日,德国政府宣布推出7500亿欧元(约合5.78万亿元人民币)的一揽子计划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意大利政府已出台了36亿欧元(约合287.57亿元人民币)的财政刺激计划,并酝酿至少500亿欧元(约合3869.1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援助以应对疫情冲击。

亚太方面,日本内阁会议4月7日通过史上最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总额达10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万亿元)。韩国明年拟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预算规模或超55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1万亿元)。新加坡政府目前共拨出近550亿新元(约合2376.4亿元人民币)以抗击疫情。

货币政策方面,各国央行也开足马力,纷纷开启宽松模式。

3月3日,美联储意外宣布降息50个基点至1.00%-1.25%,这是其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在计划会议之外降息。

不到两周时间,3月15日美联储再次突然宣布降息至0%-0.25%,并表示将购买7000亿美元的国债以及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造成的冲击。

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朱隽近日表示,全球范围内很多经济体已经采取了激进的货币放松举措,3月份有40家左右的央行降息。

中新经纬采访的多位分析师认为,当前疫情影响下,需要全球各国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疫情本质上属于自然灾害,不同经济金融体系内部出现严重的资源错配或重大政策失误,因此校正和恢复的周期较短。”王青表示。

他判断,若全球疫情在上半年晚些时候得到基本控制,同时配合有效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缓解疫情期间的企业破产和人员失业压力,那么在疫情结束后,全球经济就能够实现快速的复苏。相反,疫情拖得时间越长,后期经济反弹的力度可能越弱。

中国民生银行(600016,股吧)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需要从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是要有效的控制疫情的扩散和蔓延,现在扩散疫情发展是全球的当务之急,如果没有疫情的有效控制,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会受到冲击;二是各国政府要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危机的力度,包括出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相关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防止经济陷入衰退起到积极的提振作用。

明明同样认为,在政策方面,摆在首位的便是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政策,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的不确定性,仍旧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情况,对于全球经济复苏而言,疫情的有效控制至关重要。

他进一步指出,各国需要采取果断的货币政策,及时稳定需求与市场信心,保证信贷能够稳定流向实体经济。同时,应采取有效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形成配合,当前全球主要国家的政策组合都是货币+财政的配合,其货币财政化特征明显,而与海外央行直接购买政府债券不同,中国货币与财政的配合依赖于商业银行,因而中国货币政策将维持宽松为商业银行承接政府债务创造条件。

04?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复苏的“焦点”

报告指出,对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为1.2%,2021年为9.2%。

“IMF预测今年中国经济能够保持正增长,主要源于我国前期抗疾效果已经显现。”王青分析道,我国疫情高峰期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当前经济已进入修复过程,且出现疫情第二波的风险较低。另外,考虑到我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少数保持较高正利率的国家,政府负债率较低,加之此前两年实施金融严监管、严控地方政府隐性负债,也为应对此次疫情腾出了较为充裕的宏观政策空间。

温彬认为,IMF预测中国经济能保持正增长,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已经转向内需为主导的发展,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60%,我国经济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都比较大。在城镇化、区域经济、新基建等领域都有较大空间。

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若滢看来,当前我国经济金融面临着四大挑战:一是疫情演变成全球“大流行”产生的“倒灌”风险,我国疫情防控已转变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新阶段。二是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上升,外需进一步萎缩,将使得我国出口持续承压。三是大量受疫情影响国家生产放缓甚至停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阻或部分断裂,将对我国制造业带来巨大压力。四是金融市场波动的传染风险,海外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可能从情绪面、资金面和基本面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负面影响。

“我国疫情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复工复产也在积极推进,各项指标也有所回升,但是疫情在全球范围的扩散和蔓延也给我国的外需带来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稳定和扩大内需。”温彬对中新经纬表示。

他认为,从宏观政策上,要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财政政策方面,一是提高财政赤字率到3%以上,二是加大地方专项债的规模,建议今年地方债新增规模在3万亿以上,三是发行特别国债,规模在1万亿左右,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确保我们在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出,通过减税降费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货币政策方面,温彬认为,目前主要采取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包括再贷款再贴现的额度定向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支持,下阶段还是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王青指出,根据3月27日政治局会议部署,二季度将出台全面政策应对计划,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他预计,本项计划将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主要发挥配合保障作用,避免大水漫灌。

财政政策的具体内容或将包括:全年减税降费规模达到2万亿,以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为引导,大幅提升包括新基建在内的基建投资增速至两位数,大规模发放招工及稳岗补贴。今年财政赤字率目标有可能上调至3.8%左右,较上年增加1个百分点;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将达到3.5万亿,较上年增加1.35万亿;面向商业银行发行特别国债,规模有可能达到万亿级别。

货币政策方面,王青认为,4月之后MLF利率还将下调30个基点,这将引导LPR报价持续下行;年内全面降准有望再实施2-3次,共下调1.0至1.5个百分点左右。此外,下半年伴随物价涨幅明显回落,央行也有可能小幅下调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以激励银行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他表示,我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比较丰富,主要包括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专项贷款、MPA考核指标调整、TMLF(定向中期贷款便利)、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等。下一步为强化定向滴灌力度,以上工具都存在发力空间。

王青判断,一季度疫情冲击高点之后,二季度我国GDP将恢复同比正增长;若像IMF基线情景假设那样,全球疫情在2020年下半年消退,则下半年我国GDP增速有可能接近两位数。他认为,IMF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存在上调可能。

延伸阅读

六大看点

疫情带来了历史性挑战

《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历史性挑战。2月中旬,市场参与者开始担忧疫情可能演变成全球性流行病,股价从此前的过高水平大幅下跌。信贷市场利差飙升,特别是在高收益率债券、杠杆贷款和私人债务等高风险领域,以至于这些领域的发行活动基本停滞。

《报告》称,由于全球需求走弱,以及欧佩克+国家未能达成减产协议,石油价格暴跌,这导致风险偏好进一步恶化。动荡的市场条件导致投资者转向高质量资产,避险债券的收益率陡降。

主要短期融资市场出现承压迹象

《报告》认为,多个因素放大了资产价格变动,导致金融条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收紧。主要短期融资市场出现承压迹象,包括全球美元市场,与十年前金融危机时期的市场动态十分相似。

《报告》称,市场流动性显著恶化,包括传统上被视为深度较好的市场。杠杆投资者开始承压,据报道,部分投资者被迫将部分头寸平仓,以满足追加保证金的要求并进行投资组合再平衡。

新兴和前沿市场经济体正面临最严峻的风暴

《报告》表示,新兴和前沿市场经济体正面临最严峻的风暴。它们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剧烈的证券投资流动逆转,不论是以美元计价还是以占新兴和前沿市场GDP的比重计算都是如此。

《报告》指出,外部债务融资的减少可能使杠杆较高和可信度较差的借款者承压。这可能导致债务重组规模增加,对现有的债务处置框架构成考验。

《报告》建议,很多新兴市场经济体正面临动荡的市场条件,应在可行情况下通过汇率灵活性来管理这些压力。

当务之急是挽救生命

《报告》称,这一历史性挑战势必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来应对。当务之急是挽救生命并实施恰当的防控措施以避免卫生体系不堪重负。各国当局需为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民众和公司提供支持。

各国已采取一系列政策

《报告》指出,全球各国当局已出台一系列的政策。2020年4月《财政监测报告》描述了全球各国政府已宣布的一揽子财政支持。当局有必要采取大规模、及时、临时和有针对性的财政措施,以确保经济活动的暂时停滞不会给经济的生产能力和整个社会带来持久性破坏。

《报告》还称,全球央行已采取大胆和果断的行动,包括放松货币政策,购买一系列资产,为金融体系提供流动性,以抵消金融条件收紧的影响并保持信贷向实体经济的流通。

《报告》建议,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维护金融稳定和支持经济活动之间取得平衡。首先,银行应将其现有的资本和流动性缓冲用于吸收损失和融资压力。其次,为审慎管理大规模资金外流带来的流动性风险,监管当局应鼓励基金管理公司在符合基金份额持有者利益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流动性工具。另外,监管当局应采取准确、有针对性的措施,并确保政策的透明,来加强市场韧性,例如熔断机制。

多边合作至关重要

《报告》强调,多边合作对于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强度及其对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破坏至关重要。

《报告》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和世界银行行长已呼吁官方双边债权人对低于国际开发协会业务门槛且在对抗疫情期间请求提供债务延期的国家暂停偿债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具备一万亿美元的可用资源,正在积极为成员国提供支持。

你对IMF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有什么看法?欢迎给经纬君留言。

文:魏薇 标题责编:孙庆阳 魏薇 赵佳然

《世界经济展望》最新增长预测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责任编辑:崔晨 HX015)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