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吕进玉
[ 2020财年,阿里健康营收96亿元,同比增长88.3%,亏损1570万元,同比缩窄82.9%。 ]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互联网医疗被认为是进入了快车道,但盈利挑战仍悬而未解。
回顾互联网医疗从2012年诞生至今可谓经历了几轮“过山车”式的疯狂。先是2014年资本狂风把互联网医疗捧上风口,再到2016年跌落,2019年越来越多的政策松绑。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笔者:“2014年、2015年的时候,所有互联网医疗的参与者都幻想过各种引爆互联网医疗的条件,但做梦都没有想过会发生这次的疫情。当时参与市场的80%的玩家,如今都已经不干了。”
2014年,两大互联网巨头腾讯和阿里进入互联网医疗,开启了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圈地”。腾讯在当时通过大手笔投资前身为挂号网的微医,而阿里则是通过支付宝和阿里健康双路布局互联网医疗。
如今,腾讯旗下自主创建的互联网医疗平台“腾爱医生”关停,但并不影响其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占据半壁江山。笔者梳理目前互联网医疗玩家中,包括丁香园、微医集团、卓健科技、医联、好大夫在线、企鹅医生等都有腾讯资本在内。
而阿里健康(00241.HK)则已跃升为互联网医疗市值最高的企业。其5月27日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2020财年,阿里健康营收96亿元,同比增长88.3%,毛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67.6%,亏损1570万元,同比缩窄82.9%。
不过,笔者注意到,自带电商基因的阿里健康,医药销售仍是其最大的业务板块,包括了自营销售业务和平台销售业务。数据显示,2020财年,阿里健康以提供平台服务为主的销售收入11.7亿元,占营收的12.2%;以自营医药为主的收入达81.3亿元,占营收的84.8%。两者相加,有93亿元的营收来自医药销售,占营收接近97%,而医疗服务的占比则不足3%。
另一方面,疫情期间“扮演流量收割机”的丁香园正忙着去医疗化,向更宽泛的大健康领域延伸。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此前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否认了互联网医疗企业尚未有企业盈利这一说,但也强调,互联网医疗企业要实现盈利,提供与医院业务重合的医疗服务绝不是最优选择。
成立于2000年的丁香园,目前已经涵盖有丁香园、丁香妈妈、丁香医生等面向不同受众的平台矩阵并全资筹建了线下诊所。然而线上医疗服务却只是丁香园C端业务之一,根据李天天透露,目前从人力配备、资金投入、营收规模等角度来看,线上医疗服务远谈不上是丁香园内部的支柱业务,更多是一种对行业前景的提前布局和动作卡位。
另一传言正在为上市准备的东软熙康,实际上走的则是B to B to C的业务发展模式。据了解,作为东软集团(600718,股吧)旗下在健康管理与互联网医疗领域“打头阵”的东软熙康则是侧重以区域市场为入口,连接居民健康数据,医疗服务供给、支付方赋能等方式,构造医疗健康生态的循环,同时建设和运营线上线下融合的健康管理与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
疫情让互联网医疗烧了好多年钱都没能解决的获客问题有了突破,今年上半年注册的真实用户数应该超过了过去几年的总和;同时,过去不重视线上问诊的大三甲医院也纷纷入局,一把手亲自抓互联网医院建设;更为重要的是,以前互联网医疗人做梦都想开通医保支付也实现了且遍地开花。
不过目前互联网医疗的致命问题并没有消除,就是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显著提高医疗效率。如果只是简单问诊或者开药,提高的效率太低,不足以支撑太高的估值。这或是为什么各家的故事和商业模式里,医疗服务似乎是增值服务,而非主业。
互联网医疗出现的初心是把分配不均的医疗资源再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不过如今看来,医疗服务本身增值仍任重而道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