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港澳投资者,《自贸片区条例》提出了更多的措施,包括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系列协议,探索取消港澳企业在自贸片区内投资的准入限制条件,推动对港澳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促进...
深圳前海正在探索进一步的扩大开放。
近日,《深圳经济特区前海蛇口自由贸易试验片区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以下分别简称《自贸片区条例》和《合作区条例》)经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这两部事关前海发展的法规,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今年是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同时也是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成立10周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挂牌成立5周年。
2019年10月,前海管理局相关人士透露,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双扩区”正在积极推动中,已经上报国务院。
在“双扩区”的预期下,前海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王锦侠近日表示,接下来,前海将由“创业10年”向“黄金10年”过渡。
上述两个条例,包含了多项创新性的制度设计,尤其是在进一步扩大投资开放方面有较多突破,这赋予了前海这个“特区中的特区”更多先行先试的权利。
在今年年初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前海合作区扩区,总结拓展“前海模式”。推动出台前海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方案,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进一步扩大开放
在自贸区的开放要素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对外破除贸易壁垒,实施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
上述《自贸片区条例》创新提出“非违规不干预”的管理模式,旨在探索创新高水平的外商投资监管服务机制,探索实施国际投资自由。
此外,前海将逐步放宽或者取消境外投资者在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医疗卫生等领域的资质要求、股权比例、经营范围等准入限制措施。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王国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扩大开放方面,前海迈出了很大一步。
今年4月27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迎来挂牌五周年。五年间,片区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从2015年的22.3亿美元扩大至2019年的41.6亿美元,增长86.5%,外贸进出口总额从5734亿元扩大至8721.9亿元,增长52.1%。
在一系列新的扩大开放举措下,前海是否将迎来外资投资规模的进一步迅速增长?
王国文表示,准入门槛是一个方面,但光有准入还不够,在全世界都在争抢高端资源的时候,还需要有其他配套的政策组合拳。
对于港澳投资者,《自贸片区条例》提出了更多的措施,包括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系列协议,探索取消港澳企业在自贸片区内投资的准入限制条件,推动对港澳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促进与港澳服务贸易全面自由化。
《自贸片区条例》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港澳商事主体在自贸片区登记后,即可从事相关经营活动。
此外,在医疗领域,《自贸片区条例》规定,自贸片区医疗机构临床急需的药品、医疗器械,在港澳已经批准上市但是尚未获境内注册批准的,可以在指定的自贸片区医疗机构使用;金融领域,推动自贸片区与港澳开展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金融产品跨境交易,探索单一通行证制度,构建产品互认、资金互通、市场互联机制。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前海的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在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方面,非常符合国家鼓励的方向。但条例具体如何落地,还需要结合国家的支持政策。
“前海既是自贸区,同时也是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尤其在港澳政策方面有先行先试的优势。前海对港澳合作进行试验探索,形成的经验未来将有望在其他自贸片区进行复制推广。”毛艳华说。
打造国际人才高地
除了进一步扩大开放,上述两个条例在人才问题方面也着墨较多。
其中,《自贸片区条例》借鉴了上海临港(600848,股吧)经验,规定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金融、会计、设计、专利代理等服务领域专业人才可以依法在自贸片区提供服务,其境外从业经历可以视同境内从业经历。
前海还将支持开展技术移民试点,简化外籍人才在自贸片区工作、出入境、停居留等手续,支持自贸片区外籍技术人才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建立紧缺人才清单制度,定期发布紧缺人才需求清单,拓宽国际人才招揽渠道。
在吸引境外人才前来创业、就业方面,前海素有探索。早从2013年起,前海就对获得认定的境外高端和紧缺人才实施个税补贴,超过应纳税所得额15%的部分,由深圳市政府以财政补贴的形式归还。
针对港澳人士,前海近年来更是频频出台政策,包括率先取消了区内就业港澳人士办理《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将前海作为港澳与内地执业资格制度相衔接的试点基地,率先建立港澳专业人士执业“深港通”机制,允许港澳专业人士经备案后在前海直接提供服务等。
在民生待遇方面,前海允许港澳居民自愿缴纳住房公积金,港澳居民及家庭在前海可享受与深圳户籍居民及家庭同等条件的购房政策等。
一位在前海工作的香港创业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基本上港澳人士在前海创业、就业、生活等各方面都比较顺畅了,政府的确做了很多工作。
放在整个深圳市来看,中央对深圳的期待是,到本世纪中叶,深圳将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而深圳要真正变为一座全球化城市,背后涉及制度、体制的改革,包括如何更好地吸引国际人才,国际人才来了以后怎样给他们提供更好的配套等。
此次《合作区条例》就专门提出,支持合作区打造国际人才高地和高端创新人才基地,提升人才服务能力,吸引境内外人才在前海合作区创新创业,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重大人才载体给予相应资助和奖励。
此外,合作区应当探索实行更加开放的全球引才和国际人才管理制度,为外籍人才申请签证、居留证件、永久居留证件提供便利。
深圳一位医疗投资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他认识一些境外的中国创业者,目前正面临着是否回国发展、选择哪个城市的抉择。深圳近段时间公布了不少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举措,包括科技企业“同股不同权”、全国首部破产法规等,此次前海的一系列措施,将形成吸引境外人才的更直接的政策红利。
(作者:王帆 编辑:张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