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信研究评10月货币数据:需求将成为拉动信用扩张主动力

2020-11-12 18:00:19 和讯名家 

需求将成为拉动信用扩张主动力

2020年10月货币数据的点评

全文共2895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文 财信研究院 宏观团队

胡文艳

投资要点?

>>??核心观点:实体融资需求回升与财政发力共振影响下,10月金融数据尤其是结构数据依旧亮眼,体现为:一是社融增速进一步提升至13.7%;二是信贷总量不及预期但结构继续改善,企业和居民中长贷延续同比高增;三是信贷放缓与财政资金淤积共致M2回落,但M1增速攀升1个百分点至9.1%,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明显好转。随着经济继续向潜在水平回归,预计货币政策维持“紧平衡”,降息降准均难现,国内经济“爬坡”与政策“退坡”已步入交接期。

>> 财政发力与实体需求回升共振,社融增速或已行至年内最高点。10月国内社融增量同比多增5493亿元,存量增速升至13.7%,刷新2018年以来新高。从分项看,政府债券同比多增3060亿元,依旧为本月社融增速走高的最大贡献因素;此外,受益实体经济持续修复融资需求回升,叠加惠企金融扶持政策显效,人民币贷款和直接融资(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企业债券融资)分别同比多增1193和1238亿元,也对社融提供重要支撑。往后看,政府债券贡献趋降叠加金融防风险强化,预计年内社融增速高点已现,但实体需求持续增强,社融增速回落幅度或有限,预计全年约增长13.5%左右。

>> 监管收紧拖累信贷增速放缓,中长贷继续高增显示实体需求不弱。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898亿元,同比多增285亿元,存量增速为12.9%,较上月降低0.1个百分点。其中,受金融防风险力度加大影响,非银金融机构贷款和票据融资分别同比减少741和1338亿元,仍是信贷增长放缓的主因;同期企业和居民中长贷款继续保持高增,反映实体需求仍在修复。从企业端看,在服务业加快恢复、工业利润大幅改善和惠企政策显效共同影响下,企业投融资需求明显回升,企业中长贷同比多增1897亿元,连续8个月同比多增1800亿元以上。从居民端看,受部分城市房地产销售维持韧性影响,居民部门仍在小幅加杠杆,如居民新增中长贷同比多增472亿元,连续5个月保持多增。预计未来两个月信贷增速维持稳定,全年约增长13.1%。

>> 信贷放缓和财政资金淤积是M2回落主因,企业盈利改善推动M1大幅攀升。10月M2增速为10.5%,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与社融增速背离,一方面源于财政资金支出偏慢,财政存款同比多增3499亿元,不利于M2提高,但同期政府债券发行维持高位却推升了社融;另一方面本月信贷增速放缓,导致贷款创造存款的信用货币创造减慢,也对M2形成拖累。10月M1增速较上月大幅提高1个百分点至9.1%,既与企业盈利持续改善密切相关,同时财政资金下拨后,变成机关团体活期存款,带动包括机关团体在内的其他单位活期存款增速提高较快,也对M1回升提供重要支撑。

>> 货币政策展望:维持“紧平衡”,信用精准导向,降息降准均难现。10月金融数据尤其是结构数据向好,显示经济延续稳定恢复增长态势,结合近期易纲行长重提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预计后续货币政策维持“紧平衡”、边际紧的概率大于松。量的方面,年内降准概率很低;价的方面,预计年内降息基本没有可能。前三季度国内宏观杠杆率大幅提高约24.7个百分点,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国内经济“爬坡”与政策“退坡”已步入交接期。

正文

事件:2020年10月份,社融增量为1.42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5493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68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85亿元;货币供应量M1、M2分别同比增长9.1%、10.5%,增速较上月末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和降低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5.8和2.1个百分点。

一、财政发力与实体需求回升共振,社融增速或已行至年内最高点

10月份国内社会融资(简称社融,下同)增量为1.42万亿元,同比多增5493亿元(见图1);存量增速为13.7%,较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继续刷新2018年以来新高(见图2),显示国内实体融资持续扩张。

从分项看,受益地方政府专项债和国债发行维持高位,政府债券同比多增3060亿元,依旧为支撑本月社融增速走高的最大贡献因素;同时实体经济持续修复融资需求回升,叠加提高融资便利性、拓宽融资渠道等惠企金融扶持政策显效,人民币贷款(社融口径)和直接融资(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企业债券融资)分别同比多增1193和1238亿元,也对社融抬升起到重要支撑(见图3)。其他社融分项中,受央行加大金融防风险力度影响,表外融资尤其是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的贡献明显下降,如后者本月同比减少36亿元,结束连续7个月大幅多增态势,同期在信托监管收紧约束下,信托贷款也还在继续收缩。

往后看,预计年内社融增速拐点已现,未来两个月社融增速大概率小幅回落,全年约增长13.5%左右。一是政府债券对社融的贡献趋于下降。如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目标,11-12月国内剩余政府债券净融资额度约1万亿元,若全部发完,月均同比多增额仍较本月有所下降(见图4)。二是随着央行继续加大金融防风险力度,表外融资收缩压力有所增加;三是受市场利率抬升制约,企业债券融资对社融的贡献或趋弱;四是已出台的惠企政策持续发力,叠加实体融资需求继续回暖,信贷对社融的支撑仍偏强。

二、监管收紧拖累信贷增速放缓,中长贷继续高增显示实体需求不弱

10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6898亿元,同比微增285亿元(见图5);存量增速为12.9%,较上月降低0.1个百分点,总量数据低于市场预期。其中,受金融防风险力度加大影响,非银金融机构贷款同比减少741亿元,票据融资同比减少1338亿元,连续5个月缩水,仍是信贷增长放缓的主因;同期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继续保持高增,反映出实体投融资需求整体仍在修复(见图6)。具体来看:

企业端,在服务业加快恢复、工业利润大幅改善和惠企政策显效共同影响下,企业投融资需求明显回升,中长贷和短贷均延续改善态势。10月企业部门贷款同比多增1073亿元(见图6)。其中,受益工业企业利润连续4个月保持双位数增长、国内服务业加快恢复,叠加央行信贷政策持续向实体经济倾斜,企业投融资意愿和需求明显增加,非金融企业中长贷和短贷分别同比多增1897和少减341亿元,前者已连续8个月同比多增1800亿元以上(见图7),毫无疑问为年内信贷最强支撑力量;受监管继续打击资金套利与空转影响,票据融资同比减少1338亿元。

居民端,受部分城市房地产销售维持韧性影响,居民部门仍在小幅加杠杆。10月居民部门贷款新增4331亿元,同比多增121亿(见图6)。其中,受居民收入增长偏慢、海外疫情未退下消费恢复缓慢影响,居民短贷同比减少351亿元,结束连续6个月改善的态势(见图8);受益部分城市房地产销售维持韧性(如10月一线城市房地产成交面积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居民新增中长贷4059亿元,同比多增472亿元,连续5个月保持多增。

预计未来两个月信贷增速维持稳定,全年约增长13.1%。2020年1-10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6.9万亿元,同比多增2.66万亿元。按照易纲行长在陆家嘴(600663,股吧)论坛上的发言,今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近20万亿元,从增量看,11-12月剩余信贷额度在3.05万亿左右,高出去年同期5200亿元,显示信贷投放节奏有望继续保持平稳;从增速看,上述20万亿新增信贷规模,对应2020年末增速为13.1%,较10月末增速回升0.2个百分点。

三、信贷放缓和财政资金淤积是M2回落主因,企业盈利改善推动M1大幅攀升

10月末M2同比增长10.5%,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见图9),再次与社融增速出现背离,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受基建储备项目不足、地方政府扩大投资积极性不高影响,财政资金支出偏慢,本月财政存款高达9050亿元,同比多增3499亿元,不利于派生出可以计入M2的居民与企业存款,但政府债券发行维持高位会推升社融规模,导致M2增速与社融增速出现背离;二是受央行加大金融防风险力度影响,本月信贷增速放缓,导致贷款创造存款的信用货币创造减慢,也对M2形成拖累。

10月末M1同比增长9.1%,较上月大幅提高1个百分点(见图10),刷新2018年2月以来新高。其中,单位活期存款占M1的比重超过80%,其增速由9月的7.6%提高至10月的9.0%,是M1大幅回升的主因。单位活期存款增速持续回升,一方面与企业盈利持续改善密切相关,因为根据历史经验,企业经营活动越好,现金和资金流越多,活期存款也就越多,反之则相反;另一方面,财政资金下拨后,变成机关团体活期存款,带动包括机关团体在内的其他单位活期存款增速提高较快(见图11),也对M1回升提供重要支撑。

预计11月末M2增长10.6%左右,全年约增长10.6%。一是翘尾因素在10月和全年分别降低0.8和提高0.4个百分点,不利于10月M2增速提高,但有利于全年M2保持稳定;二是年内已出台的惠企金融政策继续显效,叠加实体需求回升,国内信用货币创造有望加快,对M2形成支撑;三是根据历史经验,11月财政存款将环比回落,有利于M2提升。

四、货币政策维持“紧平衡”,信用精准导向,降息降准均难现

10月金融数据尤其是结构数据向好,显示经济延续稳定恢复增长态势,继续向潜在增长水平回归。此外,结合近期易纲行长重提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央行发言人提到下一阶段货币政策重点是“用好用足现有优惠政策”,预计后续货币政策维持“紧平衡”、边际紧的概率大于松,信用加大精准导向,降息降准均难现。具体看:

一是量的方面,年内降准概率很低。预计继续维持总量适度,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近期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以平滑短期资金面的波动,表明没有通过降准释放流动性的意图。因为从1-10月整体看,社会不缺资金,而是相反。优质企业凭借政策“东风”,从银行借入低价资金,然后买入银行理财产品,实现“套利银行”操作。

二是价的方面,预计年内降息基本没有可能,降低利率主要抓手在金融机构让利。因为前三季度国内宏观杠杆率大幅提高约24.7个百分点,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四季度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动用利率工具的必要性明显下降。此外,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会加剧资金漏损问题,导致资金大幅涌入楼市、股市或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不仅对实体经济支撑力度有限,还会继续加大金融风险,或得不偿失。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明察宏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