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隔离病房内,贴上了福字窗花。 北京地坛医院供图
这个春节,林海拜年是通过电话进行的。听着那头父母与孩子的声音,他更期盼下一次新冠核酸检测的结果了。
无论如何,新的一年来了。在北京地坛医院的隔离病房里,护士们早早地买回福字的贴纸,为隔离病房的窗户贴上一抹喜庆的红色,患者情绪低落时,他们安慰对方,“我们也不回,陪你们一起过”,然后拿出准备好的小礼物。
春天已至,病房里流淌着同一个愿望,“早日回家。”
病房中
医护人员进门先道一声“新年好”
给林海以过年的感觉,是窗户上贴着的窗花,八个红色的小巧“福”字,组成一个心的形状。医院长廊的尽头,一间特殊病房的玻璃窗上,多出了同样的福字爱心。
这是北京地坛医院的隔离病房。林海是去年底确诊的新冠患者,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中最特殊的春节。
大年三十之前,病房的“换装”就开始了。医院,通常不是一个开心的地方,团圆的节日,不得不与亲人隔离,更令人心情复杂,如果一点小变化能换来一些小开心,护士王颖便能感到一丝欣慰。王颖和同事们将“福”字一个个贴好、捋平,有患者举起手机,像往常一样扫起福字来。
除夕夜,护士们开始给患者送礼物:饺子、巧克力、糖葫芦、小牛玩偶……病房里最受关注的是两位小患者,一个3岁,一个9岁,住院一段时间已经习惯了病房的环境,不哭不闹,收到玩具,露出了开心的表情。有患者看到礼物就哭了,对护士说谢谢。
林海也收到了礼物。他住的双人间,前段时间,室友病愈出院,现在只剩下他一个。面对面的新春祝福来自于医生和护士,每次病房门打开,林海总能听见一句“新年好。”
新冠患者
等待那一纸核酸阴性证明
早在确诊之前,林海已经和妻子商量好了过年的计划,如果没有这次意外,两人此时应当身在老家,吃着父母准备的饭菜,抱着久未见面的孩子。
林海是十年前来北京打工的,和爱人结婚后,有了两个孩子。夫妻俩工作太忙,孩子自打出生就在老人身边长大。林海的老家在外省的农村,与北京的距离算不上很远,但一年到头,林海也很难回去几次,十一、端午能凑几天,除此之外,能与家人见面的机会只有春节。
也因此,春节对他的意义甚为简单:一家人在一起,包个饺子,吃顿年夜饭,安安静静地团聚几日,这就足够了。
老大读四年级了,由于疫情学校上起网课,因此,去年林海给孩子买了手机,想他们了,就打个视频电话。但上一次在屏幕上见面也是一两个月前了,感染新冠的消息,他一直瞒着家人,自从住进医院,林海不再与他们视频。
拜年是通过电话进行的。叮嘱父母注意身体,拜托他们给孩子买点好吃的。由于常年不在一起,除了学业,他和孩子之间可聊的话题变得很少,听到他的声音,孩子还是会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这一次加了一句“我都不记得你长啥样了。”
每次和妻子通话,提到孩子,两人都默然无语。
住院期间,林海做了几十次核酸检测,每次做完,他会格外期待检测报告。林海的症状并不重,刚进院时,他还有些胸闷、乏力、腿酸,经过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各项指标也回归正常。他在等待核酸阴性证明,等待隔离完毕后回到老家,补上团聚。
医护人员
患者病情逐渐好转是埋头工作的动力
当护士们道出新年好时,患者的表现形形色色。
有的会笑着道谢,有的会泪盈于睫,也有的会像林海那样问两句,你们也不回去?“因为我们,害得你们也不能回家。”王颖会安慰对方,“不要想太多,不用自责,安心养病,我们一起过年,有什么随时跟我们说。”
春节7天,王颖和同事们轮流值班,对此,家里人也习惯了。在医疗行业,对于节假日没有什么概念,春节同样如此。工作14年,每一个春节,王颖都要上班,运气好时,大年三十正好轮到休息,可以回家吃个年夜饭。没有轮到,就和同事们一起过,在医院吃饺子,和患者互道新年好。
“对我们这行来说,照顾好病人,承担好自己的责任是第一位的,活儿不干完,过节也不踏实,任何时候都一样。”王颖说,她喜欢一句话,“风雨兼程,初心如磐”。
2020年的春节,北京正经历第一轮新冠疫情,王颖和同事也是在隔离病房中过了春节。由于疫情,去年上半年,她有三四个月没有见到孩子。
做护士是自己的选择,她喜欢这份职业,也接受这个行业的忙碌,唯一惭愧的是不能经常陪伴孩子。但孩子不知不觉就懂事了,刚从幼儿园毕业,已学会用大人的语气叮嘱她:“要懂事,要好好工作,要注意身体。”
让她愿意继续埋头工作的,还有患者的善意和逐渐好转的病情。有时,患者正在喝水吃饭,见到医生护士走进,会扭头把口罩戴上,不愿增加他们的感染风险;有时,在病房里时间长了,防护镜的内侧全是雾蒙蒙的水汽,患者会帮着看仪器上的数字,说一声辛苦了。
春节前,一位年近90的患者治愈出院,离开前写了信说:很高兴能康复,你们的付出我都记在心里,你们是最可爱最可敬的白衣战士,祝福你们,谢谢你们,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从去年到今年,地坛医院的隔离病房内已经走出数百名新冠患者。但每一个患者出院,王颖都高兴,每一声谢谢,王颖仍然爱听。新年已至,王颖的愿望有两个,疫情平息、早日团圆。
(文中患者林海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戴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