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婷婷)今年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开展基层工作的第六年。六年来,他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发展产业。今年两会上,新京报记者对话朱有勇。
记者了解到,由他创立的“院士培训班”未来还将继续招生,同时,学制三年的当地职业学校计划于今年9月迎来第一批新生。朱有勇认为,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乡村建设需要更多的基层科技人员。
边远地区基层科技工作者人数有待增加
新京报: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的发展,请介绍一下目前边远地区基层科技工作者的现状。
朱有勇: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基层科技工作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广大边远和贫困地区,基层科技人员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付出了极大努力。但是现在基层科技人员面临很多问题。从数量来说,基层科技人员越来越少,有的基层科技人员上了年纪,但年轻人却接不上来。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偏远地区的基层单位没有编制,所以很难招到人。而且有些科技工作者“下不去”。即使是从农村考到城市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也不想回到乡村工作,更不愿意去偏远、艰苦的地方工作。
另外,从生活和工作环境来看,科技工作者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但他们的生活条件亟待改善。特别是在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基层科技工作者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比如云南有的山区村和村之间距离几十公里,道路条件很差,有的基层科技人员得搭老乡的摩托车或私家车,有时甚至得骑自行车、走路去村里开展工作,工作和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这也是有些科技工作者不愿意到乡村基层工作的原因。
乡村基层科技人才考核应打破传统思维
新京报:针对以上这些问题,你有什么建议?
朱有勇:乡村振兴需要发展产业,科技是重要的着力点,它带动乡村振兴的产业更具有竞争力,因此需要更多的基层科技人员,改善和提高基层科技工作者的待遇很必要。
我建议进一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省级或国家级科研机构将更多的科技人员派到乡、县、甚至村,帮助当地农民发展产业、普及知识。同时,科技特派员也可以通过这个途径了解基层情况,帮助地方提升科技水平。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我建议无论是高校还是职业院校,都应该培养“下得去”、也能干事的应用型人才,而现在我们培养的大部分是学科型人才。为什么很多人读完大学不愿意回农村工作?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培养的方向没有跟基层需求对接。对此,国家也可以出台应用型人才的相关政策。
同时,我建议要打破思维,调整对农村基层科技人员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针对这部分人员,不能按发论文数量、拿奖数量去评价,也可以不考核英语水平。因为在农村,有些基层科技人员不会说英语、不擅写论文,但他对专业了如指掌,是“乡土专家”,是人才。这些“乡土专家”有的年过五旬,在评高级职称的过程中却卡在论文数量、英语考试上,最终未能通过考核。
“院士培训班”继续招生,开办职业技术学校
新京报:今年是你在乡村工作的第六个年头,之前你曾说过要让老乡脱贫不返贫,要无缝对接乡村振兴计划。在这一方面你有什么想法?
朱有勇:多年在乡村工作我发现,边疆地区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发展的产业不稳,如果不“扶上马、再送一程”,不帮把他们把产业理顺,可能一些地区的农民还会返贫。所以,我在进行扶贫的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建了一个酒厂,这样这里一、二、三产业都有了。
冬天种冬季马铃薯,夏天种高粱、种玉米,它们也是烤酒的原料,这是发展第一产业;酒厂的酒销量很好,这是第二产业。另外,因为我在那里开设了技能培训班,每年都有好几百名学生,路过县城的人也都会去村子里看看,所以我们又发展了第三产业——农家乐,再销售一些土特产。这样一个村子的一、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就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对于不具备条件的村子,我准备做两个乡村产业科技示范园,一个发展林下中药材,另一个种植蔬菜,带动产业发展。
新京报:你创立的“院士培训班”让当地很多村民掌握了一技之长,未来,“院士培训班”有何发展规划?
朱有勇:要开展乡村建设,关键还是人才,所以“院士培训班”我还会继续办下去。但这是个半年的短训班,只有结业证,所以我现在帮助县里新办了一个职业技术学校,很快就能建成,计划今年9月份招生。我也会去给这个学校的学生授课,学校学制三年,毕业后颁发毕业证。学校主要招收直过民族的学生学习技术,包括中药材种植技术、冬早蔬菜种植技术、林下种植技术等十多个专业。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白爽 校对 陈荻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