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多深的基才能盖多高的楼 总理说的“基础研究”未来如何发展?

2021-03-11 20:17:26 新京报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 实习生 王景曦)今天(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在回应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政府如何推动科技创新问题时,总理表示,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个根基。“打多深的基才能盖多高的楼,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十四五期间,基础研究占比将达8%

李克强总理指出,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高,尤其是基础研究投入只占到研发投入的6%,而发达国家通常是15%到25%。我们下一步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还要继续改革科技体制。

基础研究这一“根基”为何重要?在国新办发布会上,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叶玉江曾表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技术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基础研究的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底蕴和后劲,强大的基础研究是我们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前提和根基。

记者注意到,在推动基础研究发展上,相关部门已有动作。2020年,科技部等五部门发布《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提出在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中突出支持基础研究重点领域原创方向,持续支持量子科学、脑科学、纳米科学、干细胞、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等重点领域,针对重点领域、重大工程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的关键数学问题,加强应用数学和交叉研究,加强引力波、地球系统科学、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等领域部署,抢占前沿科学研究制高点。

“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基本上增长了1倍,2019年达到了1336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支出的比例首次突破了6%。这一比例将在未来五年取得突破。在3月8日全国两会第二场“部长通道”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透露,今年将继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争取在“十四五”期间能够使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8%左右。

总理从四个角度谈科技创新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肖尤丹说,在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从四个角度谈了驱动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问题,分别是:基础研究、研发投入、创新主体和国际合作。“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原动力,研发投入是驱动科技创新的物质保障,创新主体是驱动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国际合作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必然要求。”

肖尤丹进一步解释,一是重申了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强国建设的原动力。“打多深的基,盖多高的楼”形象生动地强调了基础研究对于我国科技创新的关键性、基础性作用。

二是继续优化全社会研发投入的规模和结构。一方面通过大幅提高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等政策手段,发挥市场力量,继续扩大企业等社会力量的研发投入,持续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规模;另一方面通过大幅增加财政基础研究投入,优化研发投入中基础研究的占比,保证基础研究资金投入稳定。

三是继续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一方面在政策措施上更多使用市场化工具,更多通过税收优惠等市场化普惠方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活企业研发活力。另一方面,改革科技管理体制,赋予和保障科研人员自主权,充分发挥我国各类创新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

四是正确把握自立自强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际科技合作是实现科技创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客观需求,是科技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封闭、断链行不通。

新京报记者 张璐 实习生 王景曦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世辉

(责任编辑:董云龙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