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在北京时间今天(13日)凌晨结束的欧洲杯B组两场比赛中,芬兰1∶0战胜丹麦,比利时3∶0击败俄罗斯。
在丹麦对阵芬兰的比赛中出现了令人揪心的意外状况:29岁的丹麦球员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突然失去意识倒地,在场上接受了抢救——这不禁让人想起了18年前联合会杯半决赛喀麦隆球员维维安·福倒在赛场上的那一幕。
好在,埃里克森经过抢救恢复了意识,目前情况稳定。
据人民日报,在这次急救中,AED扮演了关键的作用。
这个事件充分说明,心脏骤停这种突发疾病离我们真的并不遥远。而能不能抓住心源性猝死的“黄金4分钟”急救法则、实施快速的高质量心肺复苏和除颤法将是能否挽救生命的关键所在。
“AED”怎么用?
AED是自动体外除颤仪的简称,有“救命神器”之誉。在生活中,你见过AED设备吗?你会使用AED设备吗?
近年来,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病率逐年攀升,每年约有55万心源性猝死病人,其中90%发生在院外,但是急救车往往无法在成功抢救心脏骤停的“黄金时间”赶到现场。由此,一种便携式的、可供非专业人员使用的、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开始被推广。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
据统计,如果1分钟之内通过AED对患者进行电击除颤,救活概率为90%,每延迟一分钟救活的希望降低7%~10%。
近年来,AED也逐渐走入我国公众视野,北京、成都、上海、杭州、海口等城市已在重点公共场所推广AED的配置和使用。但是,有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市民不会操作,也不敢尝试,在一些配备有AED的场所,AED也常常沦为摆设。
事实上,AED中有语音提示,操作简单,普通人经过一定的培训就能够掌握。严格意义上讲,成年人都应该学会使用AED。
据人民网(603000,股吧)此前消息,有业内人士提出,除在公共场所大量铺设AED外,还要广泛普及急救知识及动员社会增强救援意识。只有让更多人在紧急关头“敢于上手”“熟练使用”,AED才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其实,为鼓励善意救助伤病,在我国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而在地方,杭州在出台的AED管理办法中,加入了“好心人条款”。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