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加码稳投资稳外资 发改委透露这些重要信号

2021-09-09 06:47:50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祝嫣然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有望再担重任。

  9月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对社会各界关注的稳投资稳外资相关问题作出回应。发改委表示,投资仍然具备保持稳定增长的条件。下半年发行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将高于去年同期,有助于稳定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增长。

  发改委同时透露,全年利用外资的数量能够实现一定幅度的增长。并正会同商务部等部门抓紧制订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计划年底前出台。与2020年版相比,条目数量会有所减少,限制措施更加精准,在管理框架和模式上也将进一步完善。

  聚焦重点领域稳投资

  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比上半年回落2.3个百分点。7月以来经济数据全面走弱,其中有暴雨、疫情以及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也反映出经济内生增长动能依然不足,下半年稳增长压力加大。

  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吕文斌表示,今年以来,受到基数效应影响,投资增速“前高后低”,总体保持恢复增长的态势。同时,近期汛情、疫情等因素对投资增长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总的来看,投资仍然具备保持稳定增长的条件。将下大力气做好补短板稳投资各项工作,聚焦重点领域,发挥好“十四五”规划《纲要》102项重大工程的牵引带动作用。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第一财经表示,专项债发行、“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将加快推进,基建投资将在项目、资金上得到支持,年内投资增速有望加速回升。

  重大项目是稳定投资的重要抓手。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中的重大工程项目正在陆续启动建设。近期,山东、北京、天津、广东、湖北等地一大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

  发改委基础司副司长郑剑在回答第一财经提问时表示,一是要确保已开工的战略性项目有序推进,比如抓紧推动川藏铁路在今年年底前实现全线开工,加快一批重点项目尽早开工;二是按照“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加强重大项目的储备,进一步优选、精选具备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交通项目,实现滚动实施、梯次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投资新动能正在快速成长。吕文斌表示,各地方不断加大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力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补齐疫情暴露的短板弱项,教育、卫生等社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

  新基建也将加码建设。9月6日,在2021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发表视频致辞指出,要善于创造软环境,持续完善法治环境,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和服务供给,保护公平竞争,反对垄断。

  去年以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被决策层多次提及,也成为多地“十四五”规划中的高频词,各地集中加码新基建项目。这其中既是疫情外部冲击之下稳增长与托底经济的重要考量,也有深化中国数字经济技术优势、培养未来中国经济新增长点的新期待。

  赛迪智库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从长期来看,新基建是未来规划的重点方向。到2025年,5G基建、特高压等七大领域新基建直接投资将达10万亿元左右,带动投资累计或将超过17万亿元。

  哪些基础设施将适度超前建设?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韦柳融对第一财经表示,为有效支撑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也就是支持数字技术向全社会经济广泛普及的基础设施,具体包括5G、千兆光网、卫星互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边缘计算、超算,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区块链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大脑等。

  年底前出台

  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今年以来,我国充分发挥率先有效控制疫情、经济稳中向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等优势,扎实推进稳外资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外资企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认可中国营商环境,对在中国投资有信心,对中国市场不离不弃,并将与中国经济共成长。”发改委外资司司长刘小南说。

  外资流入延续稳中向好的势头,1~7月,全国吸引外资1007.4亿美元,同比增长30.9%。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吸引外资分别为71.2亿美元、25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4.6%、40.6%,高于平均增长速度。

  刘小南介绍,在华外企经营良好、利润增加。今年1~7月,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15.94万亿元、1.3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6%、46.0%,也明显好于2019年同期水平。调查显示,中国市场已成为很多知名跨国公司业绩增长的“主引擎”。

  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预期乐观、信心较足,最近很多在华商会调查数据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比如,中国欧盟商会调查显示,60%的欧资企业将扩大在华业务规模,比去年提高8个百分点。中国美国商会调查显示,81%的美资企业预计今年中国市场营业收入将实现正增长,66%的美资企业计划在中国增加投资,比2020年分别提高5个、3个百分点。

  目前,国家发改委正会同商务部等部门抓紧制订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计划年底前出台。

  刘小南透露,在修订过程中,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的大方向,在把握开放节奏的同时进一步放宽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同时还要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扩大开放“试验田”作用,通过更高水平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初步考虑,与2020年版相比,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数量会有所减少,争取做减法。限制措施会更加精准,另外在管理框架和模式上也将进一步完善。”刘小南说。

  下半年专项债发行规模

  将高于去年同期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已成为地方建设项目的重要资金来源,对于交通、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投资发挥着重要的拉动作用。

  在去年巨额专项债资金效应延续到今年、发债监管趋严等因素下,今年上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缓慢。近期专项债发行才逐步提速,全年总额3.65万亿元新增专项债目前大概发行了一半,进度仍落后于前两年,加上还有部分新增一般债,后4个月还有约2万亿元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待发行。

  吕文斌表示,今年上半年,专项债券发行进度较去年放缓,但下半年发行的专项债券规模将高于去年同期,有助于稳定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增长。

  9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作用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根据国际环境变化和发展实体经济需要,加强政策储备,研究和适时出台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续政策,提高应对困难挑战的能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就业稳定。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罗志恒对第一财经表示,专项债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工具,也是积极财政的应有之义,此次国常会及日前财政部《上半年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均释放要加快发行的节奏,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四季度提速是大概率事件。使用范围上会有所优化调整,适度放宽,但底线仍是要求有一定收益,不会为了扩大投资而盲目扩大范围从而增加财政风险。

  吕文斌在发布会上表示,专项债券使用有明确的规定,不得安排用于租赁住房建设以外的土地储备项目、产业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楼堂馆所项目。将督促地方严格落实专项债券有关管理规定,同时对地方报送的项目需求认真进行审核把关,确保专项债券精准用于政府主导、早晚都要干、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此外,发改委评督司副司长吴君杨称,从今年前8个月情况来看,克服疫情和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总体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投资效益得到有效发挥。截止到8月份,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总体完工率比上年项目同期的完工率已经高出10个百分点。重大项目的及时推进和落地见效将对稳投资、促增长发挥有力的支撑带动作用。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