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青岛啤酒(600600,股吧)科技研发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基地)开工仪式在青岛蓝谷举行、青岛啤酒智慧产业园120万千升扩建项目开工仪式在青岛平度举行,青岛啤酒同一天两个项目同步启动,“科技”与“智造”两翼齐飞,助力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当天,青岛市副市长耿涛,青岛蓝谷管理局局长肖焰恒,平度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兴绩,青岛啤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克兴,青岛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国资委等市直部门领导,以及山东大学、江南大学等政企学界代表出席了开工仪式。
升级科技研发主阵地
用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秦青青和德国不来梅大学的张欣作为博士后,不约而同的选择来到青岛啤酒继续自己喜爱的“科研事业”。这个让博士后们看重的科研平台,在硬实力和软实力上,正在不断升级迭代...... 不久的将来,一座集国际学术交流、国际酿造饮料创新、人才培训、消费者测试、科技展示于一体的科技研发中心及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基地”将在青岛蓝谷落成。
据了解,该项目依托中国酿酒行业唯一的啤酒生物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全球,对标世界一流,与国际知名研究院所协同打造多家联合实验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啤酒酿造技术研究新高地、高层次国际化啤酒酿造人才培养新高地、多学科啤酒酿造国际学术交流新高地、全球啤酒文化传播及消费者体验新高地”。
打好“科技王牌”,擦亮“金字招牌”。在科技创新上,依托行业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啤酒科技研发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级科技研发项目20余项;国内首次拉格酵母全基因组测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构建啤酒风味稳定性综合评价体系及保鲜技术,支持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
“在这样一个消费日新月异、产品快速迭代的时代,青岛啤酒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非常强,拥有多元化口感和高端化产品的科研引领能力。”硕士、博士就读于北京大学的90后秦青青说。近年来,青岛啤酒新产品的上市数量、销售收入和市场占有率均居行业首位。
凭借科技创新和啤酒前沿技术的研究,青岛啤酒科技创新转换为产品创新的“落地”速度不断加快,不仅打造出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引擎”,也为传统酿造行业插上了科技变革的“翅膀”。率先发力产品高端化,推出百年之旅、琥珀拉格等艺术酿造新品,成功引领中国啤酒行业的超高端发展和结构升级,为行业打开了向上空间。
当天,青岛啤酒科技研发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基地)开工仪式,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国酿造领域的高校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的贺信。他们纷纷肯定了青岛啤酒科技研发中心作为中国酿酒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为全面提升我国生物发酵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做出了突出贡献。也祝福青岛啤酒科技研发中心新基地成功开工,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的辉煌,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升级高端智能制造
推动产业集群快速“崛起”
百年青啤以科技创新为着力点,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建设创新体系,从而优化青岛啤酒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进入11月,青岛啤酒智慧产业园里的啤酒瓶装生产线仍然是满负荷生产。“我们的生产没有淡旺季。”青岛啤酒三厂生产部部长盛贤斌介绍。截至10月31日,青岛啤酒三厂销量同比增幅33.8%,提前61天完成了全年的产销计划。
据了解,伴随着市场需求的大幅增加,青岛啤酒三厂满产运转,但仍有产能缺口。随着青岛啤酒智慧产业园120万千升扩建项目启动,新增国际一流的生产线,糖化、发酵等基础设施以及光伏发电、智能化无人仓库等系列项目,将大幅提高工厂的智能化水平。
此次扩产不仅实现了规模扩张,青岛啤酒还积极补链、延链、强链,配套了原料生产、包装材料、物流仓储、商贸流通、时尚文旅等多业态,加快了产业要素的集聚,助力啤酒产业集群快速崛起。青岛啤酒智慧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单体工厂产业链条更全、单体规模更大、智能化水平更高的啤酒生产基地。
动能升级
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如何下好以科技资源集聚、高端智能制造推动打造发展新动能的关键一步棋,青岛啤酒科技研发中心项目落户青岛蓝谷、青岛啤酒智慧产业园建设,当属“下活”这盘高质量发展“棋局”的关键一招,更是积极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基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园区化,打造产业集群快速“崛起”,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重要一极。
对百年青啤而言,创新不是某个领域的“单兵突进”,而是“整体性跨越”。通过科技、产品、模式、管理等全方位、系统性创新,助推青岛啤酒经营业绩屡创历史新高,今年前三季度收入、利润在连续三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再次双创历史新高。
青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克兴表示:“科技创新与高端智造,是青啤推动技术与产业融合的深度实践,是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度实践,科技与智造将两翼助飞百年青啤高质量发展再越新高峰,为美好生活创造更多快乐,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青啤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