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相继成功落地,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其中,作为资本市场“增量+存量”同步推进的改革,创业板改革在首发、再融资、并购重组同步实施注册制,并以注册制为主线,统筹完善上市、信息披露、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交易、退市等各项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既有改革的突破优化,又兼顾了制度的稳定性、延续性,为在全市场推行注册制奠定了基础。
“中国经济加速向新动能、新产业、新消费方向转型升级,需要以资本市场为载体的直接融资体系的推动和引导。”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董事总经理王汉锋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对企业创新的正向鼓励作用逐渐显现,在培育更多创新企业、助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积极意义。
创业板支持创新企业成效显著
在制度改革的红利下,创业板注册制在助力创新企业提质增效方面成效显著。10月31日,创业板公司三季度业绩全部出炉。数据显示,创业板226家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平均实现营业收入18.05亿元,同比增长21.72%;平均实现净利润1.40亿元,同比增长1.64%。新上市公司中222家实现盈利,占比98.23%。其中,金龙鱼、中红医疗、稳健医疗等10家公司净利润在5亿元以上。新上市公司中133家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占比58.85%。
创业板注册制实施以来,新上市公司新兴产业占比较高,行业集聚效应明显,有力服务战略新兴产业,促进新经济健康发展,助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5日,创业板新增226家注册制上市公司,其中,195家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到86%。创业板注册制公司分布于41个行业,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前五大行业占比为41%。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以来,把握了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扶持了一大批优秀的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登陆创业板,达到了鼓励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目的。丰富包容的上市条件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提供了便利,使创业板能够更好地发挥支撑不同业态、不同规模、不同阶段的企业发展的作用,构造起高质量、高效率的市场生态体系。”达晨创投执行合伙人、总裁肖冰表示。
在创业板的支持下,创新企业潜能被释放,企业创新能力突出。数据显示,当前,创业板注册制公司拥有与主营业务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约1.5万项,100余家公司的主要技术、产品属于国际或国内领先,38家属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技术、产品可以促进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力服务实体经济。
包容性显著增强
在注册制下,创业板采用更加市场化、更为多元的发行上市条件,让更多优质创新企业享受到改革的红利。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5日,创业板共受理752家企业首发上市申请,其中,平移企业和新申报企业分别有176家、576家;已注册、在审、已终止的申报企业分别有252家、378家、122家;已有226家公司成功登陆创业板。
其中,新申报企业中有29家企业以第二套盈利上市标准申报,占比4%。其中,迈普医学、雷电微力、百普赛斯已注册生效并发行上市;已有1家红筹企业申报,为中集天达,现已发出第一轮问询。多元化的上市条件效果显现,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企业的包容性进一步提升。
“我们是全市场首家按照创业板第二套上市标准申请上市并完成注册的企业。”迈普医学董事长袁玉宇表示,高科技企业前期需要进行大量的研发投入,必然导致大额的研发费用,从而导致利润为负,或者虽然为正但不高,按照传统的上市标准较难上市。“我们的顺利上市,体现了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包容性,以及对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的支持。”袁玉宇说。
此外,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再融资的包容性也大大提升,为企业快速融资扫除了障碍。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间,康泰生物(300601,股吧)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投入新冠疫苗的研发、生产中,从申请受理到审核通过仅用了26天,从提交注册到注册生效仅10天时间,为公司高效完成新冠疫苗研发投产、筑牢疫苗防护墙、支援全球抗疫提供了强大助力。
与康泰生物一样,受益于再融资新政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还有很多。据统计,2020年2月再融资新政实施以来,截至2021年11月5日,创业板公司共推出109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的融资方案,合计拟融资1048.83亿元,其中,77家次受益于“最近一期末资产负债率不低于45%”发行条件的取消,合计拟融资662.60亿元,家次占比71%、融资金额占比63%。
在创业板注册制下完成了再融资的先导智能(300450,股吧)董事长王燕清就对此深有感触,他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先导智能以向特定对象发行的方式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全球锂电行业龙头宁德时代(300750,股吧),发行规模25亿元,募集资金项目紧密结合先导智能锂电设备等核心业务,对进一步革新锂电设备核心技术、增强产业链保障能力、提升中国锂电行业全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板块活力被不断激发
注册制改革不断激发板块新活力,并为A股生态带来多方面积极变化。“创业板存量改革后,出现很多优质的公司、大市值的公司,现在上市公司的创新含量越来越高,也符合国家经济转型的大方向,真正对市场形成一个良好的示范效应。”东方证券总裁助理、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表示,同时,投资者也慢慢习惯对创新类公司投入更多资源,优化了资源配置,使得国家战略能够慢慢通过资本市场,通过奖励创新、奖励优质公司得以实现。整个A股市场,不管是资产端还是资金端,都在发生重要变化。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落地以来,受益于审核效率的提升及再融资规则的优化,直接融资比重显著提升。据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创业板首发募集资金870.30亿元,同比增长50.79%。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150家次,同比增长145.9%;募集资金1526.87亿元,同比增长122.02%。
在并购方面,注册制落地之后,重组项目着眼于拓宽产业维度和纵向打通产业上下游,力求有效发挥产业协同效应。与此同时,重组项目估值更趋合理。据统计,创业板重大资产重组平均资产评估溢价率达到6.57倍,并购高峰期2015年至2017年平均估值溢价率在7.92倍以上,注册制实施以后,平均增值率下降至4.13倍,溢价率已明显回落,并购重组整体估值更加理性。
注册制在支持优质创新企业常态化上市的同时,也加快了绩差企业的出清速度。据统计,2020年至今,创业板共有7家公司被终止上市。2020年12月31日退市新规施行以来,交易类退市发挥积极作用,财务类退市指标加速精准出清,新老退市安排平稳过渡,市场化、常态化退市机制逐步形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