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杭州,记者 陈抗)讯,今年双十一落幕,服装行业表现分化,强势的头部品牌增速快于行业平均,这其中以运动、国货品牌尤为显著。此外,冷冬天气成为今年冬装销售的短期刺激因素。
财联社记者梳理了部分公开数据:2021年11月1日-11日,安踏集团电商累计成交额46.5亿元,同比增长61%;李宁(HK2331)天猫官方旗舰店销售额达到10.6亿元,同比增长38%;特步国际(HK1368)在11日开售后45分钟超过去年双11全期的销售额。
国货品牌方面,11月12日凌晨一点,太平鸟(603877,股吧)(603877.SH)董事长张江平在朋友圈宣布,太平鸟集团在今年双十一突破15.63亿元,再次刷新纪录;森马服饰(002563,股吧)(002563.SZ)双十一全渠道累计销售额22.98亿元,较去年增长5.8亿元;报喜鸟(002154,股吧)(002154.SZ)双十一当天销售突破3.2亿。
多渠道多平台活动也在分散品牌商家的流量,财联社记者获得的一份淘宝内部运营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上午十点,三十多个运动品牌中,90%以上的天猫官方旗舰店交易金额和访客人数同比去年下跌。
流量分化严重 成本涨价吞噬商家利润空间
某淘宝集合店店主告诉财联社记者,往年店内时装品类卖得比较多,今年明显是运动类更受青睐,“而且比起耐克和阿迪,李宁、鸿星尔克这种运动类国货特别好卖。”
根据天猫官方披露的数据,今年双十一开售首小时有超2600个品牌的成交额超过去年全天,其中就包括鸿星尔克、牧高笛(603908,股吧)(603908.SH)、蕉下、太平鸟、bosie等国货服饰品牌,鸿星尔克在11月11日开售第一个小时的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了27倍。
从运动服饰代表公司的Q3季度零售流水增速来看,安踏单季度同比增长10-20%、李宁同比增长40-50%、特步同比实现中双位数增长、361度同比实现低双位数增长,增速较前两季度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景气度。
在头部品牌增长的同时,成本涨价正在吞噬小商家的利润空间。杭州某服装经销公司销售告诉财联社记者,“今年双十一的最大差别在于大卖家和小卖家流量分化加剧,同样的一款产品,小店定价低也卖不出,薄利多销很难实现。此外,客户的价格敏感更明显,因为材质好而定价高、本身设计上却没有太多亮点的产品销量明显走低,客户一边想要品质更高的货,一边又普遍反感高价货。”
“今年面料、人工都在涨,成本里的所有因素全部涨价,产品不涨价赚不了钱。”上述淘宝集合店店主举了店内一款产品为例,“去年价格是499,今年拿货的价格接近600元。”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今年双十一期间,服饰商家为了不让消费者注意到涨价,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比如:通过拍新图、重新设计页面、上新链接进行老款新卖;对新老客户的涨价幅度不同;不同地区投放不同价格的链接;不同活动中同一商品价格浮动;对旧款进行细节改动后设定更高价格等。
冷冬有望刺激Q4销售
随着气象部门公布今年为“双拉尼娜年”,冬季气温偏低的预测拉动了冬装销售,让市场对Q3之后的服装销售表现有了更多期待。
上述淘宝集合店店主告诉财联社记者,“降温和冷冬对订单数量影响非常大,店里冬季订单比去年同期增长两倍以上,算得上是暴增了。”
京东11月10日晚开售10分钟,以加拿大鹅、始祖鸟、北面、迪桑特为代表的高端羽绒服成交额同比增长3倍,运动加绒卫衣卫裤成交额同比增长120%。蘑菇街数据显示,双11期间羽绒服品类同比去年增长23%。
多个行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提到,第四季度是每年服装销售额最高的时候,因为冬装价格较高,为服装企业贡献的收入最高,而且过年前打折活动多,消费者的消费机会更多。但需要注意的是,冬装贡献的利润不一定最高,冷冬只是短期刺激因素。
由于前三季度行业库存压力不大,各服装品牌积极进行冬装备货。国盛证券的研报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太平鸟、海澜之家(600398,股吧)(600398.SH)、森马服饰、比音勒芬(002832,股吧)(002832.SZ)、地素时尚(603587,股吧)(603587.SH)的库存周转天数分别为199、283、155、358、180天,均低于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截至到Q3末,大多数公司存货金额环比有所上升,对Q4至明年1-2月份的冬装销售做了充足准备。
研报提到,品牌服饰板块重点公司前三季度收入较2020/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9.5%/3.7%,业绩较2020/2019年同期分别上涨45.9/下滑8.5%。2022年预计全年流水波动趋势更加明显,上半年或面临高基数压力,品牌服饰公司之间的差异分化加大,优质公司领跑行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