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等四部门征言 促衍生品业务规范

2021-12-06 04:35:19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肖世清 每经编辑 廖丹

12月3日,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为规范衍生品业务,促进境内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保障各方合法权益,防范系统性风险,央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共同起草了《关于促进衍生品业务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第八条指出,金融机构应当坚持主要面向非个人投资者开展衍生品业务的原则,严格实施合格投资者标准审查。银行保险机构不得通过柜台与个人客户直接开展衍生品交易,不得为企业提供以非套期保值为目的的交易服务。其他金融机构确需为个人客户提供衍生品交易服务的,应当对个人客户制定更为审慎的参与要求。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博客,微博)对《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表示,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对资本市场进行分层设计,即从不同金融产品的风险属性去匹配不同的投资群体,有利于金融衍生品为实体经济服务。

注重对个人客户的保护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指导意见》主要包含以下四项内容,一是统一衍生品定义和分类;二是以柜台对客衍生品业务为着力点,强化投资者保护;三是要求金融机构加强内控管理,夯实衍生品业务规范发展的微观基础;四是按照金融管理部门职责,作出监管分工协作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在强化投资者保护上,《指导意见》要求,明确金融机构开展柜台对客衍生品业务,应当仅面向合格投资者,并进一步规范了相关的适当性评估、风险揭示、销售管理、内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也鼓励其参照有组织市场规则进行交易清算等以防范风险。

其中,尤其注重对个人客户的保护,要求金融机构主要面向非个人投资者开展衍生品业务,禁止银行保险机构通过柜台与个人客户直接开展衍生品交易,其他金融机构为个人客户提供服务须制定更为审慎的参与要求,相关的评估和销售要求也更为严格。

王红英对记者表示,2020年开始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全面开放,在此背景下,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各类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与此同时,由于部分金融机构对衍生品管理经验不足,一些投资者由于自身专业技能的不足,对于产品认识不到位,也暴露出一些风险。

王红英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次征求意见是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进一步规范了金融机构的经营规则和细则,使得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更加有效,更好地去支持实体产业发展,为投资者服务。

强化机构内控管理要求

记者了解到,衍生品的初衷是作为实体经济对商品价格进行风险管理的工具,发展至今其标的已经覆盖股指、利率、信用、外汇等。由于衍生品涉及的种类繁多,交易规则复杂,相对而言较为小众。但因其“杠杆”功能被炒作,常引发风险案例。这给普通个人投资者投资衍生品以警示。

对于出台《指导意见》的原因,起草说明书中指出:“近年来,我国衍生品市场逐步发展,初步形成了包括交易所市场、银行间市场、对客柜台市场等在内的衍生品市场体系,以及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宏观审慎管理相结合的监管框架,市场功能日益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有效提升。但整体上看,制度规则有待完善,监管标准有待统一,金融机构专业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合格投资者管理有待强化,与衍生品交易活动相关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存在金融管理的薄弱环节,风险事件也偶有发生。”

因此,央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外汇局共同制定《指导意见》,在对现有监管规则进行集中整合同时,进一步补齐监管短板、强化机构内控管理要求、加强投资者保护,以促进衍生品业务规范健康发展。

此外,《指导意见》适用于经银保监会、证监会批准成立的境内持牌法人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机构的境内外分支机构。同时,金融机构开展跨境相关衍生品业务需履行必要的报告或报批程序、严控风险,银行保险机构原则上不得开展场外衍生品跨境非套期保值交易。

王红英称,四部门就衍生品业务规范发展征求意见,实际上是对中国衍生品市场发展的肯定,保证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有序及有效率发展,能更好地为实体产业发展发挥风险管理的功能。同时,对于合格的投资者来讲,也扩展了投资范围和渠道。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