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高铁来了,江西的“任督二脉”能否打通 | 新京智库

2021-12-20 20:18:19 新京报 

▲列车在赣深高铁柏埔河特大桥上驶过。图/新华社

近日,赣深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南昌、赣州至深圳的最快到达时间,分别由4小时42分、5小时32分压缩至3小时30分、1小时49分。

赣深高铁与昌九高铁一起,从北到南,串起了九江、南昌、吉安、赣州等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和省域副中心等城市。

江西,一直被各种环、各种圈绕开,成为各种“洼地”。如今,赣深高铁的开通,令“环江西高铁网”成为历史。

多年来束缚江西发展的“任督二脉”,或将因这条高铁的运营而被彻底打通。

江西经济兴衰与交通紧密相关

俗话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江西人对交通的切肤之痛深有体会。

▲赣深高铁路线示意图。图/江西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

世人经常将江西和湖南这对“表兄弟”做对比。两省的地形地貌非常相似,都是以丘陵地带为主,三面环山,北向有湖。但近代以来,江西省的经济发展却始终落后于湖南省,其中最显著的拐点就是当时粤汉铁路绕道湖南。

而在此前,古代江西曾是北部中原地区通往岭南地区的必经之路。这条线路从北京通过京杭大运河到江浙,溯长江而上到九江,过赣江到赣州,再经大庾岭进入梅岭古道到广东。

这曾是中国古代最为繁华的南北交通线。

粤北韶关人张九龄是唐朝名相,他奉命主持开凿大庾岭连接梅岭古道,加强了岭南与中原的联系,并使其成为中原通往岭南的重要通衢,海上丝绸之路的中途重镇。当年唐明皇宠妃杨玉环日啖三百颗的荔枝,便是由此古道传递。

到了近代,粤汉铁路的修通,使得由华南北上时不需要再经过江西,而在此基础上的京广铁路使得江西原本作为连接中国南北大动脉的交通要塞地位,被邻省的湖南、湖北取代。交通的地位“一落千丈”,也让江西的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尽管另一条南北大通道京九铁路贯穿江西,但这条通道与京广铁路的等级与客货流量不可同日而语。且直到2003年,京九线才完成全段复线铺设。当武广高铁开通5年后,京九铁路才完成全线电气化改造。

在交通上,江西省似乎总是慢了邻省半拍。这也体现在了经济发展的数据上——2020年的GDP,湖北和湖南分别排名全国第八、第九,而江西位列全国第十五;省会城市的比较中,2020年,长沙进入GDP“万亿俱乐部”,其经济总量约是南昌GDP的两倍。

“苏区+湾区”联动模式

以赣州为核心的赣南地区曾是中央苏区,广东则有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有舆论将赣深高铁喻为今日的大庾岭,它成功地连接了“苏区+湾区”。

因此,在高铁开通的首日,赣州各县区也同时“乘着高铁”到大湾区招商引资。

▲赣深高铁伍屋特大桥。图/新华社

近年来,赣州市提出了建设革命老区与大湾区合作样板区、内陆与大湾区双向开放先行区、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创新区、大湾区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等“三区一园”的目标定位。

赣深高铁无疑对促进“湾区+老区”联动具有重大意义。

对比武广高铁沿线投资情况,专家预计,赣深高铁通车5年后,粤港澳大湾区将有3000亿元投资到达高铁沿线城市。12月10日,赣深高铁正式开通当天的招商引资成果斐然,仅龙南市就在广东签下了8个项目,签约资金达103.2亿元,其中,7个项目来自大湾区。

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赣州在江西省的地位特殊。以面积算,赣州是中国中部六省87个市州中最大的地级市,面积约为39380平方千米,约占江西省的四分之一,比海南省陆地面积还大,下辖18个县市区,也是中部地区辖县区最多的地级市。

同时,作为“东方的古罗马”,赣州已形成了“红色故都、客家摇篮、江南宋城、生态家园、世界橙乡、堪舆圣地”六大旅游品牌。

赣州也在积极打造全国一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及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

赣州钨与稀土资源丰富,是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而近日媒体报道,在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等基础之上组建的新央企或将诞生在赣州,这将是世界最大的稀土公司。

如今,是时候发挥赣南地区“后花园”和“菜园子”的作用了。

赣深高铁的开通将带动沿线老区产业结构、种植结构、城乡结构的调整,也将带动青年人才回流反哺,真正实现“苏区”和“湾区”人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

某种程度上而言,赣州兴则江西兴。

赣州有望成“红三角”核心城市

高铁给城市带来的期待,同处“红三角”地区的湖南郴州,或许是赣州的一个参照对象。

▲赣深高铁列车。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武广高铁开通之后,郴州市GDP在10年间平均年增速保持在10%左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8年GDP增速更是位列全省第一,成功晋升全国百强城市。

郴州因武广高铁而融入了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也迅速成为粤港澳后花园。武广高铁开通十年间,郴州的旅游收入也增长了近十倍。而高铁郴州西站日发送量十年增长了6倍,2017年11月,郴州西站“被迫”进行了扩建改造以满足需求。

所谓“红三角”地区是指粤、湘、赣三省相连处的韶关、郴州、赣州三地市,因三市同是革命老区,且所处地貌多是红砂岩,故称“红三角”。早在2002年,著名爱国实业家霍英东就提出了“红三角经济圈”融入珠三角的设想。

作为连接长三角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接合部,“红三角”地区的发展一直以来备受关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郴州市委书记刘志仁进一步提出了“红三角绿色经济圈”概念,并希望该概念能上升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高度。

赣州的建成区面积已超过20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已达258万人。作为区域中心城市,赣州在发展前景上不弱于甚至优于郴州和韶关,赣深高铁的开通会加速这种优势的转化。

企业方面,目前已有6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赣州,赣州本土也有8家企业入榜中国企业500强

文教方面,赣州高校数量11所,规模仅次于南昌,远超郴州与韶关。未来的“红三角绿色经济圈”,赣州大概率将是核心城市。

尽管高铁存在虹吸效应,有人担心赣深高铁的开通会让人才与资源奔向粤港澳大湾区,但在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这种效应也是双向的。而高铁的开通最终会令赣州在赣南地区以及“红三角”地区的集聚效应显现。

文 | 谢良兵(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长)

编辑 | 张笑缘

校对 | 刘越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