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凭什么这么“富”?

2022-01-04 12:01:16 青岛财经日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2年伊始,崂山区交出的财政收入“成绩单”颇为亮眼: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跨越200亿大关,实现200.2亿元,同比增长23.7%,其中,区级税收收入168亿元,增长32.9%,税收占比84.4%。

这是崂山区财政收入的一次全新跨越,不仅首次迈入一般公共预算“200亿元俱乐部”,同时十年来首次实现20%以上的递增。数据是发展最好的佐证,如果将崂山的财政收入数据放置在全市乃至全国的范围看来,更可印证其含金量。据市财政局发布的数据:2021年,青岛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68亿元,增长9.1%。这意味着崂山区以仅占全市3%的陆域面积创造了近1/6的财政收入。

同时,崂山区的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谓一骑绝尘,以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50.2万人为基计算,崂山区人均一般公共预算为3.99万元,居全市首位(青岛为1万元),甚至远超全国的财政收入强区上海浦东新区(1.8万元)和北京朝阳区(1.5万元)。

遥遥领先的财政数据勾勒出一个开放创新怡居的强区轮廓。而数据的背后,是崂山区多年来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设高品质新城的坚实步伐与卓越成就。

“四新经济”全面起势点燃发展新引擎

财政收入决定着区域在城市建设、民生支出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是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

2021年,崂山区区级税收收入168.0亿元,增长32.9%,税收占比84.4%。税收占比印证了崂山区的一般公共预算含金量非常高,在一般预算收入中,由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组成,税收收入主要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三大主税种以及一些小税种。非税收收入则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收入为主体的非税收入,地方自由裁量权较大。

由于税收收入更为规范明确且与经济联系紧密,故成为衡量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财政收入中税收占比越高,通常被视作财政收入质量高的特征。在崂山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从青岛全市来看,2021年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为74.3%。崂山区的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比重,要远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准,近九成的税收占比,放置在北上广深的经济强区也毫不逊色。优质财政收入的背后,意味着崂山区储备了一批税源好、拉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这些“四新经济”项目,正在为崂山区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崂山区突出未来产业集聚。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持续壮大微电子、虚拟现实、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加快向千亿级迈进。截至目前,区内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1000余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局全市第一;万家企业法人单位高企数量居全市第一,上市企业数据和市值居全市第一,产业发展的高度和厚度持续增强。优越的自然环境,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大项目和总部经济纷至沓来,先后新引进中国500强物产中大(600704)设立的流通板块区域创新中心等项目100个以上,过亿元项目20余个。海克斯康慧心智造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落地,打造行业领先的“线上工业互联网+线下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具备容纳40个项目实体能力的青岛仪器仪表产业园落户崂山。新引进的全澳供应链公司首年营收达到12亿元。

推动青岛市“四新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科技产业聚集高地,实现地标产业新突破。聚焦工业互联网、微电子、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细分产业链,打造500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形成崂山区新的地标产业。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强化卡奥斯等互联网平台优势,依托能链集团、特锐德智慧能源(600869)等龙头企业,在能源、纺织、商贸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微电子领域,依托歌尔微电子、信芯微电子等龙头企业,建设“北部沿海微电子高地”,打造“青岛芯谷”,助力崂山区打造北方半导体装备及零配件产业重镇;在虚拟现实领域,谋划VR技术与生产生活各领域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布局,依托歌尔声学等企业做强核心零部件及VR眼镜等整机产品,推进虚拟现实技术在制造、教育、建筑、医疗、商贸等行业级场景加快应用,力争2022年虚拟现实产值突破50亿元。

雄厚的财政实力、高含金量的税收占比、两位数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均从不同侧面印证了崂山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新动力(310328)不断涌现。相比数据的抽象,崂山区对新经济、新业态的加速布局,金融业的强势崛起和科创生态环境的营造,则更加直观,也更具有说服力。

金融“源头活水”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资本浪潮叠涌,瞬间可成千钧之势。

金融之水加速聚集,为崂山区的实体经济提供澎湃动力。也为财政提供了重要支撑。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崂山区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48.09亿元,增速11%,继续位居全市首位,金融业占全区GDP比重约20%,支柱产业地位继续巩固。金融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总收入30%以上,对财税支撑作用明显。

立足国家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核心区发展定位,着力聚集优质金融资源,凸显财富管理特色,推进财富政策创新试点,丰富金融业态,健全产业体系,引领全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崂山区累计落户金融机构及类金融企业1098家,其中23家大型法人金融机构,占全市约80%。

高水平打造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核心区,崂山区必将是青岛未来金融业崛起的希望所在。当前资本之水正在崂山汇集成“大江大河”,为青岛这座城市提供澎湃的动力。

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为核心的传统金融产业稳步发展。现有市级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17家,其中法人机构3家,内资银行市级分行12家,外资银行分行2家。广发银行青岛分行2021年12月21日正式开业,推动青岛市实现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一级分行(其中8家在崂山区)的“大满贯”。保险业方面,拥有第一家总部设在青岛的全国性法人保险机构——中路财险,以及平安财险、新华人寿等一批区域性大型保险公司。证券业方面,中信证券(600030)(山东)有限公司业务逐年稳步发展,年内新引进联储证券总部。

以财富管理、创投风投等为特色的现代金融业快速发展。在财富管理领域,继2019年、2020年光大理财、青银理财分别在崂山区设立运营后,注册资本20亿元的恒丰银行理财子公司于2021年获批筹建,已于12月向银保监会正式提交开业申请,崂山区成为全国除北京西城区以外第二个拥有3家理财子公司的城区,山东省3家理财子公司均位于崂山区。

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

从金融业“四新”经济重点项目来看,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全年实现税收超过10亿元,是上年度的4倍以上;青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是首家获批的万亿资产规模以下的银行的理财子公司;联储证券总部2021年5月正式迁址崂山,成为青岛市第一家、山东省第二家全牌照券商,填补了青岛市本土券商牌照领域的空白;2021年5月,新沃基金迁址崂山,成为崂山区第一家,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家公募基金,填补了崂山区在公募基金牌照方面的空白……

一般公共预算的出色增长,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近年来崂山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淀与厚积薄发。如果将崂山区的发展放置在更长维度的时间观察,就会发现数据构成的是一条上扬的曲线,每一步创新、每一次跃进,都构筑成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厚积薄发的“崂山力量”。2022年,崂山区将继续“突破战略北进,深化再次创业”,加快城市转型升级和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加快打造开放创新宜业怡居的山海品质新城,腾飞的崂山区正飞速发展,迈向全国“第一方阵”。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

记者

姜喆

通讯员

胡声锐

梁太宏

张绪霞

(责任编辑:董云龙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