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周晶、实习生孙越)“中国传统文化节目近年来接连‘出圈’,得到了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认可、喜爱。然而,在进行新的创作时,我还是会有基层编创力量单薄的困扰。文化守正创新离不开年轻一代的创作力量,如何激励更多有信仰、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文艺工作者扎根生活,潜心创作?”
全国两会期间,河南广播电视台《端午奇妙游》总导演陈佳通过人民网(603000)《强国答问》栏目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王震中提问。
让文艺之树壮硕常青,需要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力量。
“要让青年人敢想敢闯敢试。”王震中认为,建立创作基金可以为青年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提供充分保障。“对于愿意沉下心来创作的年轻人,不要让他们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王震中补充道,要给青年人留有相当多、相当大的晋升空间,努力改变文艺领域中“利益固化”“资本决定一切”等不良现象。“要让青年人晋升有序,让文艺创作健康发展、欣欣向荣。”
激励文艺创作,也需要对文艺作品进行精准助力。王震中建议,要鼓励和推崇那些具有穿透力、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作品。
“在评价机制上,对于文艺创作和问世的作品,要重质量,不重数量;重创新,不重低水平重复。在评奖时,要重视网络舆情中的评价,把读者观众的评判与评委会的评判结合起来。”王震中说。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王震中建议,青年文艺工作者要把提升学习阅读能力和艺术修养摆在第一位。通过阅读中外经典,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科学文化的养料,将阅读中的感悟和问题融入生活当中,走向基层、走进民众心灵,使创作引发共鸣。
专题链接:《强国答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