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提出,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会议还强调,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
究其原因,预期变化易引发市场波动,特别资本市场。因此,进行合理预期引导,释放积极信号,不仅具有积极意义,更有可能直接扭转市场风向。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认为,会议在当前内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境内外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的时间窗口及时释放了重要信息,对于稳定并提振市场和微观主体的信心将起到明显作用。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会议明确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彰显了高层对于资本市场的呵护。”
货币政策“主动应对”,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关于宏观经济运行,会议提出,一定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
国家统计局3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426亿元,同比增长6.7%,比2021年12月份加快5.0个百分点,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2.8个百分点。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763亿元,同比增长12.2%,比2021年加快7.3个百分点,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8.3个百分点。
会议提出,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这表明货币政策将更加主动积极,加大逆周期力度调节力度,指导银行增加信贷投放,对冲我国当前信贷需求不足问题。2月份金融数据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后,市场对实体信用扩张受阻的担忧明显增加,上述表态精准回应,将提振市场信心。”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表示。
央行数据显示,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3万亿元,同比少增1258亿元。不过,累计看1-2月新增信贷5.1万亿,同比仍多增0.27万亿。此外,1-2月新增社融7.4万亿,同比多增0.45万亿;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2%、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4%,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整体仍处于合理区间。
银保监会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金融委精神时表示,要按照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全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指导银行保险机构从大局出发,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满足市场主体合理融资需求,加大融资供给,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央行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95万亿元。在“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的要求下,2022年新增贷款预计将超过20万亿。
货币政策操作方面,2月、3月MLF利率保持稳定。不过市场预计未来仍有降准降息的可能。光大银行(601818)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当前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政策重心仍是稳增长,货币政策要保持一定灵活性,预计降准、降息等工具仍在工具箱。
唐建伟称,会议强调货币政策“主动应对”,且强调一季度时间窗口,意味着3月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概率增加,3月或二季度可能还有降息降准的可能。
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在提到中概股时表示,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
当地时间3月8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依据其《外国公司问责法》(HFCAA),将5家美股上市的中企列入“暂定清单”,也就是有退市风险的“相关发行人”。
3月11日,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近一段时间,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持续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开展沟通对话,并取得积极进展。”
3月15日,美国监管机构发声,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对媒体表示,该委员会正与中国监管部门保持积极沟通,近期已多次举行会谈,双方致力于达成一份合作协议。PCAOB表示,愿与中国政府部门保持合作关系。
证监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国务院金融委精神时表示,继续加强与美方监管机构的沟通,争取尽快就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达成协议。抓紧推动企业境外上市监管新规落地,支持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保持境外上市渠道畅通。
此外,此次会议要求,金融机构必须从大局出发,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金融委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加大协调和沟通力度,必要时进行问责。
对此,田利辉表示,这一要求有望形成金融业的具体稳定举措,实现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举措方面,可以包括有关卖空规则的优化、稳定基金的推出和市场行为的自律等多种措施。”
证监会传达金融委会议精神时也表示,将鼓励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引导基金公司自购份额。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基金公司发布了自购公告。春节前夕,易方达、广发、汇添富、富国、南方、嘉实等基金公司先后发布自购计划。春节后,鹏华、中银、长城、睿远基金等纷纷跟进。
基金公司自购热情持续升温,不少基金经理也斥资增持,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田利辉表示,基金公司下场自购,这些措施会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基金自购幅度需要显著增加,也需要券商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加入。”田利辉认为,券商自营盘购入的同时,要减少卖空的技术投资行为,更要积极公开有关估值研究,稳定市场信心,加强投资者教育。
明确房地产、平台经济政策方向
去年以来,房地产债务风险备受关注。此次会议提出,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
市场预计,房企债务风险将有所改善。伍超明称,针对一些房地产企业面临的流动性紧张和风险问题,包括央行在内的宏观决策部门,将继续加大协调和支持力度。1-2月份,国内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同比大幅减少17.7%,其中国内贷款同比减少21.1%,反映出房企资金来源面临严峻挑战,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房企面临的融资环境边际将明显改善。
针对市场关注的平台经济治理,会议提出,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完善既定方案,坚持稳中求进,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2021年数字经济领域受到了力度空前的持续监管和穿透式监管,之前违法实施垄断、资本无序扩张的经营乱象得到有效规制,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南开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陈兵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不过,这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对该领域投资的积极性,容易引致对资本行为的规律性产生片面认识,不利于激发资本要素的积极作用,故需为资本设好“红绿灯”。
不少受访专家同时认为,此次提及的整改可能包括互联网平台的金融业务整改。
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互联网借助于通信技术的发展,带动了金融服务创新性发展,但也衍生出资本无序扩张、违规关联交易以及缺少相应监管条款的管控等问题,增加了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因此要进行相应整改,包括强调数据安全以及隐私保护,抵制“二选一”及不公平交易,预防数据垄断,强调“断直连”,要求平台对科技研发更多投入等方面。
(本报记者郭美婷对本文亦有贡献)
(作者:杨志锦,雷晨,王俊编辑:林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