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正式开幕。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开幕式上就数字货币相关学术问题致辞。
当前,围绕数字货币,各界讨论众多。数字人民币(e-CNY)为何定位是M0?数字人民币是否可以作为应对地缘政治冲突的工具?发展数字人民币是否需要立法先行?SWIFT、CIPS和数字货币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论坛现场,周小川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近期各界围绕数字货币的六大问题,一一解读。
第一,如何区分和评估CBDC(央行数字货币)与商业银行的M1货币?其可行性和稳定性如何?
周小川指出,大家首先关心的是稳定性。“有人说央行的货币就是稳定的,央行发行的是M0;商业银行账户里的钱M1是商业性货币,不具有100%的稳定性,这个说法实际上可能有一定的问题,是值得质疑的,而且也容易引起一些信任上的混乱。”
他进一步指出,虽然不是100%,但商业银行的货币或者说它账户里的资金具有相当高的稳定度;央行货币本身也不见得是100%稳定,因为其稳定与否还要看购买力。
对于当前部分第三方机构创新推出的所谓“稳定币”,周小川表示,稳定币不是自称的,要有一系列条件考核说明你是不是稳定币。“我们不要轻易动摇对商业银行账户资金的信任,发钞是最高等,参与支付是在支付中某一个环节起作用,甚至参与支付收单行,收单也是参与支付,每个层次上的工作要求是不一样的。你如果想做大做强要求也会更高。”
第二,如何理解中国央行所强调的数字货币e-CNY(数字人民币)是定位于M0?
周小川指出,中国央行强调,研发数字货币是为了替代M0,首先表明了它的应用重点在零售环节,特别是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终端,为居民提供便利。其次,央行是一个很大的机构,M0和M1分属两个不同部门。“研发的费用、试点的费用从哪儿出,都是有管理的,所以M0的定位也避免了大家打乱仗,工作就好进行了”。再次,当前在央行和金融体系中,M1的运行比较正常,进一步改进的空间不是那么大,定位于M0可以避免对正常运行的M1系统造成冲击。
第三,中国央行是否应该加快发行并更多地发行数字货币?
“有人问中央银行,特别是中国人民银行是否应该加快发行并更多地发行数字货币?特别是跨境的数字货币。这也确实跟当前地缘政治方面出现的问题相关,希望数字货币在这方面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周小川表示。
在他看来,货币印多少可以自己决定,但是否能出去流通取决于应用,取决于人家是不是拿这个东西在用。“实际上,只有市场对货币有需求中央银行才发得出去,不是说印了就能出去的。”
同时,周小川指出,M0和借记卡、贷记卡、三方支付钱包等其他支付工具有替代关系,当其他支付工具使用较多时,M0就会下降。
此外,周小川指出,当前国际上有讨论认为中国数字货币发展较快,将来会成为“了不起的武器”,是一种资产。对此,周小川提醒,货币发行是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也就是说中央银行要通过制度保障、承诺和后援支持来保障央行发出去的货币有购买力,到时候能用,所以是一种负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想把它应用在其它方面并不是那么容易,特别是像地缘政治之类的。”
第四,现在存在着多种方案、多种产品的竞争选优,我们要求有互操作性或者通用性,但是实际上可能需要一个过程,应该怎么把握这种关系?
周小川提到了早期的中国信用卡行业。新世纪以前,国内市场上各机构信用卡各行其是,商场柜台上同时摆着八九部POS机用于收款,后来是央行负责建立了银联,让不同信用卡收款集中在一台POS机上。
在周小川看来,数字货币可能也将经历这个过程,一开始不能太强调一致性。“先验的标准是做不出来的,没有人能够坐到办公室里头,事先就把这些问题全想明白,所以它有一定的实践中的做方案进行竞争选优。”
当竞争进行到一定阶段,再由一些主管部门、监管部门或者协会来加强通用性,搞一些通用性的标准和互操作,这样有可能多方并行,但是会增加通用性,将来才能真正方便老百姓(603883)。
“总的来说,我们要鼓励创新,鼓励新产品研发。研发之后也应该创造一定条件让它们试点。只有它们经过试点,有多种方案并且之间存在竞争,就会产生优胜劣汰。”周小川表示。同时,他也提醒,不同于其它制造业和生产领域,货币领域可能更加敏感,因此竞争过程中需要注重公平,不能够恶意打压对手方,也不能够破坏金融基础设施,因为轻易地替代金融基础设施可能造成的风险比较大。
第五,数字货币是否需要立法先行,建立国际标准?
“这个愿望是好的,但是还在研发、创新过程中不可能把立法都搞那么清楚了。”
周小川指出,现行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央行负责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同时维护支付和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数字货币研发出来的属于人民币,不立法就不能有数字人民币,因此我们说冬运会试点的e—CNY没有法律障碍。
在国际标准方面,周小川表示,货币发行是主权事项,由各个国家自行定义,不涉及国际标准。大家希望国际组织可以在跨境支付标准中起到引导和建立秩序的作用,但是没有法律上的要求说它必须先有标准了才能做。
如果不是跨境支付,涉及别的国家在国内支付,用不着国际组织在中间操太大的心。跨境支付涉及很多问题,特别是涉及汇率等等问题,对于国际组织来讲也都是大难题,一时半会都解决不好,这个提法大家要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第六,在地缘政治不稳定的情况下,SWIFT、CPIS、数字货币将起到什么作用?
周小川认为,首先大家需要厘清几大概念。
SWIFT的全称是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环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协会)。它并非一个跨境的国际支付系统,而是一个通讯组织。跨境支付之前有很多信息通过SWIFT传递,但最后的支付和清算都是按照币种走各国的系统。
CIPS(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即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其设计初衷是为了完成人民币跨境支付,也就是人民币跨境支付和结算、清算走的系统。此外,CIPS也融入了部分通讯功能,但使用不多。
数字货币,至少中国的e-CNY设计初衷是为了零售,便利百姓和商户,而不是替代美元。“所以既然不是按那个目标设计的,现在忽然给它派这方面的功能也不见得能撑得起来。”周小川表示,“当然我们不排除e-CNY未来可能有跨境支付的前景,但是我估计也是会注重于跨境零售的应用,不是轻易就可以当做军事武器来使用的。”
当前,部分国家受到SWIFT制裁,贸易、投资、金融市场都受到较大影响。周小川指出,当前国际贸易在支付之前需要通过通讯解决很多贸易信息问题,如合同、仓储等,涉及金融则有支付指令、保函等。SWIFT参与金融机构多、加密技术好、效率也高,在通讯方面具有优越性。如果避开SWIFT,理论上也能开展贸易,但可能变成以物易物、易货贸易。
同时,周小川指出,如果大量地把SWIFT作为制裁工具,应该考虑到别人一定可以找到其它的通讯渠道来继续完成贸易。但新建通讯渠道,一方面需要过渡期,期间可能影响贸易效率;另一方面,人工处理可能出现错漏,影响通讯安全。“SWIFT不是不可替代,但是替代SWIFT要做很多事情,替代之前和过渡期间还有好多事可能会使贸易受到影响。”
最后,周小川强调,如果金融的支付系统或者是支付通讯系统,滑入某种冷战格局,对大家来说都是会有损失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