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上半年知识产权相关工作情况。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介绍,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有效注册商标4054.5万件,同比增长20.9%。“总体上看,当前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态势稳中有进、质量提升。”
上半年商标注册量增长20.9%
胡文辉介绍,在商标方面,上半年,我国商标注册量367.4万件。收到国内申请人提交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2699件。完成商标异议案件审查8.1万件,完成各类商标评审案件审理21.7万件。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有效注册商标4054.5万件,同比增长20.9%。
“伴随经济发展,我国商标申请量、注册量连续多年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胡文辉介绍,2015年,我国首次实现了“商标累计申请量、商标累计注册量和有效注册商标量”三个超千万。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加强商标审查能力建设,2021年首次实现年度商标注册审查量超1000万件,将一般情形下商标注册周期稳定在7个月,很好地提升了市场主体的获得感。
此外,商标品牌价值和社会效益不断显现。从品牌价值来看,2022年BrandFinance全球最具品牌价值500强中,中国上榜的有84个,位居全球第二,涉及金融、科技、食品、工程、物流等多个领域,总价值达1.6万亿美元。
“自2017年我国设立品牌日以来已经6年,我国市场经济主体和消费者群体的品牌意识增强。”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表示,“品牌与商标之间具有强烈的联系。品牌意识提升对于改善市场经济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已是商标大国,但是并非品牌大国和品牌强国,因此,还需继续引导市场主体规范有序地注册商标、正确使用商标、有效地保护商标,提升品牌价值和品牌影响力。”
但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也存在商标恶意注册、囤积等问题。对此,胡文辉表示,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大治理工作力度,集中开展打击商标恶意抢注专项行动,常态化打击商标恶意囤积行为,商标注册秩序进一步规范,市场环境也得到净化。
“下一步,将继续严格按照商标法的规定,做好商标注册和保护工作,为保市场主体、稳经济大盘和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提供有力保障。”胡文辉表示。
地理标志使用核准改革规模扩大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张志成介绍,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主要是将专用标志使用核准的工作权限下放到省一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由其核准并公告,市场主体用标更便捷,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更直接。
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了两批试点,其中第二批改革试点前不久刚刚启动。张志成介绍,试点地方由第一批试点的12个省份增加至20个省份,涉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由1218件提高至1951件,占总数比例由51.8%上升至82.9%。
“此次改革试点进一步优化核准程序、减少审批环节、精简申报材料、压减核准周期,更高效地满足地理标志产品生产企业的用标需求,使试点成效惠及更广泛的市场主体。”张志成表示。
同时,试点任务更聚焦。张志成表示,此次改革试点明确要求,各试点地方应推动市场主体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覆盖率达到80%以上。要按照“谁审批、谁监管”原则,形成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双随机、一公开”和“互联网+监管”等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监管机制。
此外,此次持续深化改革试点工作,遴选第一批试点验收获评优秀的5个地方,探索建立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异常目录,建立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注销工作体系并组织实施,依法推动将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纳入知识产权领域信用监管。
“改革之外,还需给市场主体和权利人一个缓冲期,减少改革给权利人和使用人带来的不便,从而减少由此引起的社会争议。”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董炳和表示,“接下来,主管部门应当把精力放在如何严把地理标志的认定标准、简化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的注册程序上。”
政策促经济效能逐步释放
疫情发生以来,餐饮、文旅等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活动受到较大冲击。为了帮助此类行业复工复产,为相关的市场主体纾困解忧,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介绍,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入开展商标质押融资等专项活动,为困难行业的市场主体融资和经营提供积极帮助。
雷筱云介绍,将联合中国银行(601988)开展商标质押助力重点行业纾困“知惠行”专项行动,中国银行为活动提供了50亿元的专项融资额度支持,将惠及重点行业企业超过1000家。同时,发挥商标业务窗口、商标品牌指导站作用,对餐饮文旅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开展重点帮扶,对相关市场主体的商标质押登记开辟绿色通道,确保1个工作日完成。
稳经济,知识产权相关政策正持续发力。胡文辉介绍,5月底,《关于知识产权政策实施提速增效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出台,《通知》中明确了4个方面12项具体举措,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其中提到,将加速释放知识产权政策资金效应,实施专利年费缴纳延期政策,这项政策惠及116.6万专利权人,覆盖660万件专利。
“从发布《通知》之后的6月15日到年底期间,享受我国专利费用减缴政策的专利权,将该专利年费缴纳的期限届满日自动延长至2023年6月15日,并且这期间不产生滞纳金。”胡文辉表示,“让市场主体减负直接体现在‘账面上’。”
提效率、降成本也是为市场主体减负的一部分。在此方面,张志成表示,将支持地方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面向市场主体提供集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的知识产权“一站式”保护服务。截至目前,已有27个省(区、市)布局建设了知识产权保护中心57家、快速维权中心30家。
“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多渠道推动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充分激发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效能,提高知识产权纠纷处理速度和质量,降低维权成本,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张志成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冉黎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