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后物种多样性锐减,诱因找到了

2022-10-18 15:46:17 新京报 

距今约4.6亿年的奥陶纪大辐射,是地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生物辐射事件之一。然而物种达到峰值后,却发生了锐减。

记者今天(10月18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南古所)获悉,科研人员近期发现,奥陶纪气候变冷期海洋底层缺氧水体扩张,可能是大辐射期间生物多样性达到峰值之后发生明显转折的诱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刊物《地球与行星科学快报》上。

奥陶纪海底面貌图。引自:方翔等(2022)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后出现转折,原因成谜

距今约4.6亿年的奥陶纪中叶,是地质历史上“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后海洋生命的又一个“黄金繁育期”。大气二氧化碳含量持续下降,地球走出长达几千万年的温室气候,而氧气含量呈现阶段性增长并一度达到现代大气水平的一半,表层海水几乎彻底氧化。这样宜居的环境下,海洋生物多样性剧增,生态系统逐渐趋于复杂和稳定。与此同时,早期陆地植物也开启了它们的陆地开荒之旅。

当时的低纬度海域表层海水平均温度约25℃至30℃,与现代赤道气候十分接近。因此,处于低纬度地区的大陆架成为适宜生物繁衍的环境。在奥陶纪保存下来的沉积岩中,发现大量精美的化石,如三叶虫、腕足类、头足类、笔石、几丁虫等。

古生物学研究通过确定这些化石的属种并统计多样性,绘制出生物多样性曲线,发现海洋生物多样性在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出现峰值,这一现象被称为“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最新的高分辨率生物多样性曲线表明,华南的物种多样性在生物大辐射峰值之后出现近50%的降低,这一发现近期引起地质学家的重视。”中科院南古所张俊鹏博士(600804)说。

对于“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前人曾提出多种成因假说,如气候变冷、大气氧化、海平面上升,甚至包括地外因素如小行星分解等。然而,多样性峰值之后的转折及其环境背景机制,却一直未被深入研究。

缺氧海水扩张入侵浅水环境,破坏生态系统

最近,中国科学院南古所科研人员与国外同行合作完成的研究表明,奥陶纪的开阔大洋深部并未大范围氧化,气候变冷期的缺氧海水扩张,可能是多样性出现明显转折的诱因。

张俊鹏说,来自于我国华南地区中-上奥陶统黑色页岩(奥陶纪形成的地层分下、中、上三个统)是支持这种观点的最新证据。

这些黑色页岩都形成于中低纬度近海盆地。和现代海洋一样,气候变冷时,来自高纬度的深部冷流增强,会以上升洋流的形式携带更多营养盐到达中低纬度的陆棚区。“这会刺激表层海水生产力增高,也就是海洋表层的藻类、光合细菌等初级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固碳的总量增高,向下输出的有机质增多,到达海底的有机质分解时消耗大量溶解氧,从而造成海底缺氧现象。”

这些缺氧海水,尤其是硫化氢和重金属富集的海水,会因此发生扩张,沿陆棚进入浅水环境时影响水体生态。这一现象和现代湖泊的“赤潮”类似,但影响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因此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更严重。

张俊鹏称,从全球尺度来看,越来越多的地质证据表明,奥陶纪的海洋深部并未被大范围氧化,且频繁地发生缺氧海水扩张并上涌危害海洋透光层的现象。

晚寒武世,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异常,可达现代大气水平的15-20倍,温室气候下的海洋水体循环速率缓慢,易出现海水分层化、水底缺氧现象。进入奥陶纪,这一效应虽然得到缓解,但海洋的氧化相较于大气氧化,存在较大滞后性。因此,中-晚奥陶世的海洋中,频繁出现的缺氧现象,一直在影响海洋生物群落的繁盛。当这种影响严重时,表现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大幅下降。

当下大家关注的“全球变暖”和“双碳战略”,即为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以保证其在地球表层圈层的动态平衡。“但更需要我们注意的,不是正在升高的平均温度,而是地球打破气候稳态时出现的一系列气候、陆地、海洋的剧烈环境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地质灾害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张俊鹏说。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刘军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