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进出口“成绩单”正式出炉。10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了1-9月外贸数据。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30.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微降0.2%。
“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实现了0.6%的增长,特别是近两个月,出口呈现出更多积极变化,8、9月出口规模连续扩大,环比分别增长1.2%和5.5%,趋稳回升态势明显。对于四季度的出口走势,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不稳仍然是出口面临的最大挑战,但我国出口综合竞争优势仍然稳固。”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在发布会上表示。
外贸后续如何企稳回升?有专家认为,进出口最悲观的阶段应该已经过去,四季度增速有望回升。“我们认为四季度出口金额当月同比大概率在三季度的基础上上行,但是短期内仍面临挑战,上行幅度可能不会很大。”英大证券公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郑后成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图源:图虫创意
9月外贸规模创年内单月新高
我国进出口仍处于近五年同期最低水平。按人民币计,前三季度出口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6%,进口13.2万亿元,同比下降1.2%
海外需求疲软是导致出口增速处于低位的主要原因。不过,由于去年基数走低导致出口增速降幅有所收窄,同时,国内稳增长政策导致大宗商品进口需求改善,支撑进口增速降幅收窄。
从主要出口商品来看,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58.3%,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及其零配件、船舶、电工器材分别增长48.2%、26.8%、16.2%。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3.07万亿元,占17.5%。
进口商品方面,大宗商品、消费品进口扩大。
前三季度,我国能源、金属矿砂、粮食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同比增加16.5%。其中,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产品8.6亿吨,增加31.8%;铁、铝等金属矿砂10.86亿吨,增加7.8%。同期,进口消费品1.46万亿元,增长3.1%。其中,干鲜瓜果及坚果、医疗保健品分别增长22.8%、18.5%。
海关出口数据统计(图源:海关总署官网)
全球经济形势是近期我国外贸走弱的主要原因。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在9月底公布的《世界贸易监测》数据显示,7月全球贸易量同比下降3.2%,创自2020年8月以来最大跌幅。
8月,全球制造业PMI回升至49%,仍处于收缩区。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全球需求下行边际开始放缓。9月全球制造业PMI指数与全球PMI新订单指数均在8月边际回升后继续小幅上升,但仍处于收缩区间。
具体到各个国家,9月美国和欧盟PMI也有所改善。被视为全球经济“金丝雀”的韩国进出口情况也有所好转,整体出口同比下降4%,进口同比下降17%,分别收窄4个和5个百分点。
而中国9月制造业PMI指数在时隔5个月重返扩张区间的同时,9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录得47.8%,也创下今年4月以来新高。
郑后成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表明我国需求有好转,但是考虑到新出口订单上行幅度(1.1个百分点)大于新订单指数上行幅度,叠加考虑9月进口指数录得47.6%,较8月下行1.3个百分点,预示9月我国内需的改善力度可能相对有限。
从外贸规模来看,9月也创下年内单月新高。分季度看,进出口逐季抬升,一、二、三季度进出口分别为9.72万亿、10.29万亿、10.79万亿元;从月度看,9月当月进出口3.74万亿元,环比连续2个月增长,规模创年内单月新高。
四季度出口增速有望回升
在全球贸易环境承压的背景下,我国进出口总量未有明显萎缩,已能体现我国外贸整体的韧性。但后续走势如何,能否进行修复,依旧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四季度出口金额当月同比大概率在三季度的基础上上行。其中一方面是去年基数下行,从价格角度看,在翘尾因素的拉动力量趋弱的背景下,四季度PPI当月同比上行动能减弱,但是大概率高于三季度,在价格角度对四季度出口金额当月同比形成支撑。”郑后成谈到。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的报告认为,考虑到海外感恩节和圣诞节有一定补库需求、中国稳增长政策以及基数效应,进出口最悲观的阶段应该已经过去。预计四季度进出口增速将反弹,保持贸易顺差。
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2023年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则认为,第四季度,全球经济增速将继续回落,国际需求仍然较弱。但是上年同期出口增速开始回落甚至转正为负,基数明显降低。进入第四季度,油气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望回升,价格对出口金额增长的拖累作用或有所减弱。在低基数背景下,我国出口增速有望回升。
该报告预计,第四季度,我国出口同比增长约为4.8%,全年同比下降3%左右。
图源:图虫创意
虽整体仍处于承压状态,但也需要看到,今年外贸也存在一些亮点。随着当前我国出口新动能优势持续加强,中高端制造出口占全球份额稳定上升,而汽车出口则是今年的亮点之一。
10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汽车出口338.8万辆,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出口量为311.1万辆,同比增长60%。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增幅明显高于传统燃油车。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9.6万辆,同比增长92.8%。
不过,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开启反补贴调查等事件也值得关注。“建议巩固高端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密切关注相关领域的潜在风险和经贸摩擦。”中国银行(601988)研究院的报告中提到。
除了电动载人汽车,还有太阳能(000591)电池、锂电池在内的“新三样”正成为拉动外贸的新增长点。吕大良在发布会上表示,“新三样”产品出口值已经连续14个季度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今年前三季度,“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7989.9亿元,同比增长41.7%,占我国出口比重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达到4.5%。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未来3年内,随着外贸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出口产业链延长,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增强规模、提升品质,“新三样”出口还有增长空间。
不过,近期也有预警报告中提到,需要关注全球快速扩产及补贴刺激下,光伏产业或面临过剩风险、新能源技术所伴生的数据安全风险等问题。
“中国‘新三样’发展之快、地位在全球之领先都非常突出。从总量来说,今后需求空间依然非常大。但短期也确实面临一些挑战,比如部分产能可能扩张太快,可能面临一些产能过剩、利润下降阶段。”在近日举办的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能源中国:安全、绿色与繁荣”对话中,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谈到。
不过,邹骥也认为,从宏观角度看,短期挑战阶段是个动态的过程,不会改变绿色产业长远发展所带来的需求大幅增加的趋势。因此,宏观上的需求增加和微观上的部分企业因过度扩张面临困难,可能是并存的。怎么让这些产业在保住竞争优势的同时还能不断升级迭代,保持处于领先地位,是个考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