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哥洗脑能力太强,所以老规矩,先投票
前两天一深漂朋友写了篇关于“喜欢深圳,讨厌上海”的文章,理由是曾经偶尔去上海时,幼小的心灵被上海阿姨赤果果的歧视伤害过,从此留下心理阴影……
突然联想到《芈月传》之后最火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妈妈就是典型的上海阿姨,在她身上赤果果展现了上海人的劣根性!
今天力哥就来好好扒一扒上海人的皮:为啥上海人那么招人厌?
一、永远治不好的歧视
虽说自从人类离开伊甸园产生了分别心,就出现了永远治不好的歧视,但不同时代,对不同人群(种族歧视)或不同地区(地域歧视)的歧视程度却很不一样。
跨国之间的歧视往往既是种族歧视也是地域歧视,比如黑鬼、老墨、绿教、毛子、阿三、棒子……
比如最近切尔西小将肯尼迪无意间的辱华言论反映的是他潜意识里根深蒂固的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歧视,甚至可能是对所有他不熟悉的亚洲黄色人种的歧视。最搞笑的是,许多中国网民的评论是你丫就是个黑鬼还敢歧视咱?潜台词是按照歧视链潜规则应该是白黄黑,你应该被我们歧视才对。
然而,肯尼迪其实是黄黑混血儿……
再比如最近一位中国留学生在FB上说,他和女友在纽约麦当劳用餐,被一位白人老太指责说“你们不是美国人,没资格坐我边上吃饭”,随后又嚷嚷说出面干预的餐厅经理“看起来是哥伦比亚人”。你看,既歧视亚洲人又歧视拉美人。
当然今天这种跨种族的歧视已非常政治不正确,公开歧视就是自毁前程,但同一种族内的地域歧视却还是很常见。
比如我们商周时代对四至夷狄戎蛮的歧视甚至不能称为歧视,可能都没把周边没有开化的原始人当成自己同类,最近上映的政治隐喻神作《大护法》就有这么点意思。
战国时期山东六国对秦的歧视就变成了既看不起你粗鄙低俗的样子,又忌惮你的战斗力,而对秦人来说,则是“我就是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最后反被我干掉的样子”,这种歧视就开始复杂起来。
随后汉唐之间,则是大体上北方歧视南方,宋元以后变成南方歧视北方,而清代到底是满人歧视汉人还是汉人歧视满人,并非一句话就能说清楚。但城市歧视农村,首都歧视全国的歧视链从未改变。
直到1949年后,中国3500年文明史上地域歧视的最高峰才姗姗来迟。
因为千年一遇的奇葩物种——上海人来了。
二、20后-60后老上海人
是中国历史上最排外的族群
以前有句话叫“北京人眼里都是部下,上海人眼里都是乡下”。
前半句话虽然也是歧视,但至少说得通,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确地位高人一等,说部下没毛病,皇城根下长大的土著就算是没权没势的臭屌丝,但沾了皇气,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也可以理解。
但后半句话的地域歧视则完全让人无法理解。
凭啥管上海以外的人都叫“乡下人”?难道中国只有上海一座城市?什么逻辑?
70前的老一代上海人,一般只管其他地区或来沪旅游等短期逗留的人叫“外地人”,如果你在上海长期生活,两个上海人言谈中说到你是“外地人”,那是你的“福气”,因为只含有轻微歧视色彩,正常情况下,他们都会管生活在自己身边的新上海人叫“乡下人”——不管你是否来自他们所不了解的其他城市,都是“乡下人”。
在我从小成长的环境中,我能非常明显感受到这种弥漫在周边,从家族到学校,从邻居到社会无处不在的歧视味和优越感,而且这三个字一定要用上海话发音“乡无宁”,“宁”这个字必须发轻声,这样才能体现出这种发自骨髓却又轻描淡写的嫌弃味儿,如果你在上海用普通话说别人是“乡下人”,那你就是“正宗”乡下人……
这种傲慢令所有中国人感到愤怒!
但有且只有一种人,上海人从来不敢明着歧视。
北京人。
所以上海人眼里的外地人只分两类:要么你是乡下人,要么你是北京人。
这种心态有点像我刚说的战国时代山东六国对秦国的态度,既看不起你粗鄙的文化,又忌惮你手里的权力和资源。毕竟上海人也知道,在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分配上,上海不如北京。
反过来说,北京人看上海会更别扭,因为北京人也知道上海人的精致和富裕,虽然你是部下,但比我有钱,而且中学地理书上从来都说中国第一大城市是上海,而非北京。
记得有次我在北京打车,的哥和我聊天时知道我是上海人,就开启自嘲唠嗑模式,说他前些年也在上海开过出租,有上海客人问你哪里人,他说北京的,上海客人说北京没上海大,没上海好,他只能自嘲说“对,咱是小北京,您是大上海”。
所以北京人对上海人也没啥好感,属于互相都看不惯对方却又都干不掉对方的style。
北京土著的歧视和排外最大程度体现了权力的傲慢。
上海土著的歧视和排外最大程度体现了资本的傲慢。
但如果一定要细究中国地域歧视链排位,站在顶端的还是上海。
这种让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莫名其妙高高在上骨子里发出的优越感”,使得上海人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口碑都不咋地,海漂在来沪之前,基本上在家乡就已经对上海土著的排外做好思想准备了。
三、上海人骨子里的优越感
并非“莫名其妙”
为什么我说20后-60后,也就是今天48-98岁的老上海土著是中国历史上最排外的族群?
这就要说到上海独特的历史。
常言道,一千年中国看西安,五百年中国看北京,一百年中国看上海。
从1840年到1949年的这段中国近代史,所有和学习、开放、先进、成就、光辉、屈辱、战火、抗争、腐朽、黑暗等字眼相关的中国历史,全部浓缩在了上海史里面。
尤其在上世纪30-40年代,当时上海达到的城市发展高度,还是远远超过了改革开放38年后今天魔都所取得的相对地位。
上海当时的轻重工业、航运、金融、各类文化产业都已经走在世界最先进水平。比如上海当时就已经是与伦敦、纽约并列的世界三大金融中心、全球最大的白银交易市场和第二大黄金交易市场,那时根本没香港什么事。
再比如中国近代的电影、传媒、广告、时装、娱乐等各类三产几乎都集中在上海,当时的好莱坞大片能在上海同步公映,而上海本地生产的电影在同时代的世界看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
但这并不是20后-60后上海土著优越感的真正由来。
因为上海从一个小县城(1840年上海已不是小渔村,别再以讹传讹)发展成远东第一大都会,需要大量新生劳动力,尤其是一战后的“黄金三十年”,上海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大繁荣,但由于当时中国的交通远没有今天那么发达,凤姐那会儿想从四川老家来上海奋斗只能先步行1000多公里,所以上海第一批移民主要来自四个周边地区。
一波是宁波人,上海开埠前,明州(宁波)就已是传承千年的著名商港,宁波人经商意识强烈,许多宁波人带着钱来上海做生意,因此宁波人在上海地位较高,今天上海话受宁波话影响也最大,上海人和宁波人互相都能听懂对方八成“鸟语”,反倒是地理上离上海更近的嘉兴话上海人听不大懂,而且“阿拉”历来指的是宁波人,“阿拉上海人”是山寨货……
一波是以苏锡为代表的江南人,虽然苏州人没宁波人辣么有钱,但也还比较富,而且整体比较有文化,也处于上海乱世中的中上游阶层,所以上海话和苏州话也比较接近。
一波是苏北(江北)人,地理上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江苏属于苏中地区,介于南方和北方之间,包括扬州、泰州、南通,但长江以南的苏南人和上海人眼里和真正的苏北地区如盐城、连云港(601008)、徐州、宿迁等没多大区别,所以往往也统称江北人。
由于苏北地区平原广袤,人口众多,以徐州为中心,可谓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三天两头打仗,加上黄河淮河三天两头泛滥改道,底层百姓吃不饱饭只能逃荒。
久而久之,逃难也形成了套路。河南人习惯往陕西逃,山东人习惯往东北逃(闯关东),苏北人习惯往苏南尤其是上海逃。于是上海的苏北人特别多,但社会地位却相对较低,《三毛流浪记》里“三毛”人设就是苏北流民的孩子。
苏北话和东北话一样,天生自带喜感,所以上海本地特色戏种滑稽戏中,苏北话经常被当成嘲笑调侃用的方言。我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分别来自无锡、宁波、南通和扬州,还记得小时候外公一口苏北口音上海话,“乖乖隆地洞,韭菜炒大葱”,的确很有喜感。
最后一波是上海租界周边农村的本地农民,当时都属于江苏省管辖。
说到“本地”多说两句。
为啥说上海人的歧视、傲慢和自我中心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登峰造极的地步?举两个例子你就懂了。
比如1990年中国股市重新开张后,有一类股票叫“本地股”,指的是公司就在上海的上市公司,这个命名逻辑举世无双。
以地域划分板块股很正常,比如雄安概念股,重庆概念股,新疆概念股,但从来没有一种命名方法是直接把交易所所在地的上市公司命名为“本地股”。
你听说过纽约本地股,东京本地股吗?
而且沪深两个交易所几乎同时诞生,当时却没有“深圳本地股”的说法,“本地股”就是特指上海本地股。
全国股民们居然也接受了…
再比如中国有鲁川粤苏闽浙湘徽八大菜系,上海菜和苏州、无锡、常州菜一样, 都是苏菜分支,但上海菜从来不叫上海菜,叫本帮菜。
“本”是本地的意思,“帮”是特色派系的意思,字面理解,本帮菜就是本地特色菜。在北京,京菜就是本帮菜,在广州,粤菜就是本帮菜。
小时候我以为只有上海人管上海菜叫本帮菜,后来才知道原来全中国人民都认为本帮菜就是上海菜,只有上海菜有资格叫本帮菜,甚至我在国外旅行时都看到“原汁原味上海本帮菜”的招牌…
上海本帮菜
纵览全球饮食文化,独此一家奇葩,好像上海是地球的中心,上海菜是世界饮食文化的发源地一样……
更奇葩的是上海人对“本地”二字很敏感。
有个段子说某上海公司面试,HR问A哪里人,回答“上海人”,再问B哪里人,回答“上海本地人”。
结果B直接OUT……
HR的理由有二。
一是前一个人说自己是上海人,你却硬要加上“本地”二字,凸显自己比他更纯正的“血统”,赤果果心机婊,进公司定会搬弄是非。
二是在上海的歧视链中,“上海人”和“本地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上海人”特指生活在上海市区的祖上来自江浙两省的移民后代,而“本地人”特指祖上来自上海近郊农村的后代——不管你现在贫富,也不管你住在市中心还是郊区,只要你一开口,“上海人”就能马上听出你说的是“本地话”,更准确的说是带有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口音的上海话,那你就是“本地人”,你说的就不是“上海话”。
在过去上海人的歧视链中,“本地人”是一种特殊的“乡下人”,虽然一样被歧视,但明显好于其他“乡下人”,“上海人”买菜喜欢买“本地人”种的菜,而“本地人”在卖菜时也会强调自己本地农民的傲娇身份,潜台词是我的菜比那些山东苏北运来的菜更好,好像作为上海周边的农民,我就比全国其他所有农民都要高人一等一样……
所以同样是在一个菜场里摆摊,“本地人”农民就会歧视外地来沪的农民……
面试官说,你虽然自诩上海人,却连“上海人”和“本地人”的区别都不知道,无知得可笑。
又心机又无知,要你何用?
当然,上海人内部的歧视关系非常复杂,比如金山人甚至连自称“本地人”的资格都没有,所以金山县亭林镇生人韩寒连“本地人”都算不上,而崇明人则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虽然归上海管,但“上海人”却大多将之与苏北人划为一路,也算不上“本地人”。
而上海市中心各区甚至各街道生人之间的鄙视链就可以说更多了,文章开头力哥之所以要抛出310104的身份证号码,就是因为104处于上海市区歧视链顶端,我黑上海人,其他区的土著就不好说啥了。
总之,1949年以前的上海被誉为“冒险家的乐园”,说明上海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冒险家来此创富淘金,上海当时之所以能获得那么高的城市成就,就是因为大量公共租界的存在,使上海不得不海纳百川,吸纳三教九流各色人种各色文化。所以当时在上海屌丝逆袭的机会也比较多,屌丝逆袭王中王就是杜月笙,经典港剧《上海滩》说的也是屌丝逆袭的故事。
但49年后,一切都变了。
因为上海作为民国时代留给新中国最大的城市财富遗产,必须严密保护起来。
尤其是在上世纪50-80年代,上海被定位在中国最重要的工业中心城市,不能有半点差池,由于当时中国经济太落后,很多老百姓(603883)还吃不饱饭,为了不让农村流民涌入给大城市的运作增加负担和风险,所以我国严格制定了城乡二元体制。
说白了,就是用制度划定了歧视链:城市人歧视农村人,大城市人歧视小城市人。
这种歧视主要体现在核心生活物资的配给上,在很多农村已经成片饿死人的情况下,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依然要优先保证粮食供应……
这就是今天饱受诟病的户籍制度。
当时能否拥有城市户口,尤其是拥有一张上海户口,几乎决定了你一生命运。
比如我妈当时上山下乡户口也跟着走了,到我出生时户口依然留在安徽,我妈当时绝望了,以为我这辈子就是她眼中看不起的“乡下人”,必须自力更生改变命运,所以才给我取名“力”,这就是“力哥”的狗血由来……
再比如许鞍华导演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斯琴高娃演的上海知青在东北鞍山插队时与当地人结婚生下赵薇,但文革结束后,她狠心抛弃丈夫女儿,回到上海,开启了自己的“后现代生活”……
在姨妈眼中,能生活在上海,哪怕抛夫弃女也在所不惜……
再比如1994年出了一部轰动上海滩的电视剧《孽债》,说五个知青子女从云南西双版纳到上海寻找亲生父母的故事。当年他们的亲生父母在得知自己可以回上海后,义无反顾抛弃妻子、丈夫和孩子,回上海开始新的生活。
其中最悲催的一个孩子的父母都是知青,但为了回上海,两人都忍心把骨肉扔给当地人抚养,回到上海后分道扬镳,重新组建家庭……而这个孩子千里寻亲来到上海后,亲生父母都不管,最后走上歪路进了监狱……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怒火中烧:尼玛这群上海人是畜生吗?为了能回上海连自己的骨肉都不要了?你们有多冷血啊?
但换位思考下,49年以前上海这座城市所取得的太阳般夺目的耀眼成就,加上49年后户籍制度藩篱对第一代上海移民及其后代严重的利益倾斜,使得那批50后上海土著产生了空前的优越感和对上海的归属感——我的家在上海,我一定要回上海!
老子是这座城市的主人,这座城市曾经牛逼到不要不要的,现在也还是很牛逼因而成为国家捧在手里的明珠,所以老子就是有横的资本!
把上海以外的中国人称为“乡下人”,既是在那个禁止人口流动的计划经济时代的族群自我认同,更是一种既得利益集体自我洗脑式的抱团取暖。
而当1990年上海真正全面启动改革开放后,很快就陷入老龄化的上海急需外来年轻劳动力,于是中断40年的第二波移民潮启动了……
只不过此时第一波移民潮中定居上海的老人和他们的子女以及子女的子女已经成了这座城市的既得利益者,所以对后来者往往就不会那么友好。而且原先这两者在实际地位或心理地位上的差距越大,原住民对新来者的排斥和反感就会越强烈——因为你动了我巨大的奶酪。
为什么上海土著的排外感最强,北京其次,广州再次?因为和这几座城市土著与新来者之间原本的地位差距成正比。
四、上海人是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当然,上海土著之所以比北京土著和广州土著更招人厌恶,除了更排外,和上海的城市性格有密切关系。
力哥比较过网上流传的各种人眼中的中国歧视地图,只有三个地区的小伙伴被全国其他地区小伙伴贴上了整齐划一的歧视标签——新疆人:“小偷";河南人:“骗子”;上海人:“抠门势利小市民”。
当然,像力哥这样的上海男人还会被普遍贴上“怕老婆,整天忙家务,没男子气概”等各种标签……额……我怕老婆我骄傲,咋地了?
大热剧《我的前半生》的故事就发生在上海,罗子君妈妈更是完美演绎了什么叫抠门势利排外小心眼精于算计的上海阿姨。
我那个朋友当年来上海碰到的应该就是这种style。
整部《我的前半生》都是毫无营养的瞎扯淡,唯独罗子君妈妈这个角色亮了,太抢戏了,让我欲罢不能,北京人许娣把上海老阿姨给演活了!
比如罗妈只身一人去凌玲公司手撕小三,舌战群儒,这种气势真的很上海阿姨。
比如罗妈看中了大女儿子君的名包和围巾,想拿回家在自己老姐妹中炫耀炫耀,但一出门却发现这些东西有更精妙的用处,就是接济给不争气的小女儿。
比如罗妈出门总喜欢浓妆艳抹,因为她骨子里对自己失败的婚姻耿耿于怀,生怕别人说她不幸福,所以反复通过这些外在的物质来告诉世界也麻醉自己,我的人生多幸福啊,其实都是虚荣的泡沫。
比如罗妈去高富帅贺涵家的豪华大别墅,那脸都笑成花了,简直就是直接把嫌贫爱富四个字写在脸上。当她知道贺涵也爱上子君后,更是幸福到不要不要的,又是拼命做女儿思想工作,让她放下思想包袱勇敢去爱,又是跑到贺涵宅邸留下纸条说你就是我命中注定的好女婿,千万别错过向我女儿求婚的机会,不然你以后死不瞑目啊……
又是直接跑去唐晶家门口堵她,逼她退位,唐晶都被她气哭了还不得不出于礼貌叫了辆出租让她先回去,上出租前还问了声“这车费……”唐晶说我用滴滴已经帮你付了,你想去哪都行,这才乐呵呵一头钻进车里……
虽然和现实相比,为了戏剧张力拉仇恨,罗妈的表演浮夸了点,但是神形俱似,惟妙惟肖,上海人那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跃然纸上。
正是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让许多人对上海人很感冒。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利己主义是人的天性,世界人民都一样。但上海人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表现为两个特点,一是高智商,二是追求生活品质。
高智商通俗的说就是精于计算利弊得失,也就是会算计。
上海人可以对骂威胁半小时但就是不动手,因为知道动口和动手有截然不同的后果,一旦动手,不管是自己把对方打残了还是对方把自己虐惨了,自己都会承受巨大损失。这种在气急败坏的时候依然还在算计利弊得失的性格和北方人尤其是东北人一语不合就上演全武行完全不同。
再比如上海人有很强的契约精神,凡事都要丑话说在前面,一定要立下字句为证,生怕别人骗他,当然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一般不敢瞎忽悠,因为知道别人也不会放过他。
在许多北方小伙伴看来,凡是讲法律走合同,太不近人情,做人做到这么冷冰冰的份上,太失败了。尤其是和上海人做过生意的北方人,很难对上海人有好感,倒不是被上海人骗惨了,而是上海人能想到许多他们想不到的细枝末节,这生意做得太累。
再比如上海人公私分得比较清,亲戚之间甚至兄弟姐妹之间也分得比较清,往往不会在财务上有太多纠葛。
六六早年成名作《双面胶》是我认为她写的最好的一部小说,电视剧中潘虹饰演的上海丈母娘和李明启(容嬷嬷)饰演的东北婆婆都表演得出神入化,而小两口最后的杯具很大程度上源自东北人和上海人不同的家族责任观念。
东北人认为亲戚和我是一家人,有福应该同享,有难应该同当,我姐是我半个妈,哪怕我饿死都要帮姐姐。但这种观念上海人完全接受不了。
所以上海人哪怕是在亲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会在财务上混为一团,分得贼清。
如果有财务上的纠葛,那九成是用尽各种巧劲心机争夺父母财产,这方面上海土著的翻脸不认人真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尤其现在房价辣么高,为抢老人的房子,兄弟反目的事情在50-60后上海阿姨爷叔中可以满大街一抓一大把,大部分都是没啥文化的上海底层小市民,上海人的劣根性和人性赤果果的自私丑陋一览无余。
另一方面,上海人很追求精致生活,不仅是简单的物质享受,还有逼格,范儿、品味、腔调等等很虚的东西,如果你有小资情结,应该会很喜欢上海,往坏里说,你也可以称之为虚荣浮夸死要面子。
比如在上世纪70-80年代物资紧缺时期,上海人发明了独特的“假领子”,又叫“节约领”,因为买不起很多件衬衫,又要让别人感觉我有很多衣服可以换着穿,就拿这种假领子套在衬衫外面,穿在外衣里面,以假乱真。
再比如上面提到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姨妈一心要回上海,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习惯了上海精致的生活品味,受不了东北那种粗鄙的生活方式。
还有人品差到极点的周立波著名的“喝咖啡和吃大蒜”的段子,这样公开怼郭德纲,毫无风度,坍足了上海人的台。作为60后上海人,周立波就是很典型的“精致的利己主义”,一边唯利是图,一边骨子里还追求一种“喝咖啡”的精致感,自我感觉不要太好……
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行为模式很大程度上源自上海人长期受欧美文化熏陶。
时刻精于计算自己的利弊得失是学实用主义挂帅的英国人的生存智慧。
而追求精致优雅装逼的生活品质的习惯则是师承法国人的生活哲学。
因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就是租界给予的,而上海租界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大的就是英租界(后合并为公共租界)和法租界。
上海租界地图
哪怕租界时代已过去那么多年,但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还是没有改变。
那么问题来了,上海人身上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到底是优点还是缺点?
过去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是优点。
因为市场经济环境下,我们就是应该做一个理性经济人去反复权衡取舍计算利弊得失,这样才能谋求社会利益最大化,没毛病。
而上海人强烈的群己界限和契约意识同样是启蒙运动时期就诞生的现代社会公民理应遵循的基本规则。
只不过上海过去一直走在对外开放的最前列,上海人走得太快,思想太先进,全国人民没跟上,所以才会被歧视误解,仅此而已。
五、上海土著已是“弱势群体”
一方面,在快速城市化浪潮中,全国人民都在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老一代上海人身上的这些特性不再显得那么独特。
但更重要的是,由于对独生子女政策最严格的执行,上海持续20多年承受着比香港更严重的老龄化冲击,70后、80后、90后、00后上海土著一代比一代少,到了2017年的今天,过去上海土著视为性命的那张户口还能保留下来的特权,几乎只剩下子女教育和购房资格这两件事,除此之外,在上海这座城市,上海土著已经成了实际上的弱势群体。
为什么今天港人对大陆人的排斥和反感那么强烈?
说白了,今天最排斥大陆人的就是香港中老年底层屌丝,而这群人的主体是上世纪50-80年代顶着掉脑袋风险的广东逃港者,在香港经济起飞的岁月里,这些青壮年劳动力为香港贡献了青春和汗水,现在香港和他们一起老了,经济增长乏力,而大陆却在快速崛起而且越来越多侵占他们的既得利益,情感上自然接受不了。
再比如当年开发台湾时,第一批到达的闽南人占了最好的地皮,第二批到达的客家人就被歧视排挤,为了争夺生存资源多次爆发闽客械斗,49年后老蒋带了一百多万外省人过去,又爆发了外省人和本省人之间的矛盾。
其实哪有什么本省人,台湾原住民不是被杀了就是被汉人同化得七七八八,大家都是移民,无非有的第一批来,有的第二批来,仅此而已。
所以说到底,世界上就不存在所谓的土生上海人或上海原住民,因为一千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海,150年前这里还只是个小县城,所有人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
区别只是,今天所谓的上海土著是父辈或祖辈就鼓足勇气移民上海讨生活,于是他们幸运的成了移民后代,靠祖上的奋斗在这座世界级大都市留下了半点立足之地。
而今天规模更大的第二波移民潮中来上海奋斗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没有那么好的命,注定了只能做改变家族命运的拓荒者和牺牲者,而不是可以坐享其成的移二代、移三代。
而这些年轻人一旦靠自己的才华和拼搏在上海扎下了根,他们的孩子在上海生上海长,他们长大后就会像我的父辈一样,认定自己就是上海人——不是什么新上海人,就是上海人。
为什么说由第一代上海移民的后裔所构成的上海土著已成为实际上的弱势群体?
就是因为从人数上看,他们已经是这座城市的少数族群,地铁上超过80%的上班族都是不会说上海话的新上海人。所以在上海,只有在社区老年活动室这种地方说上海话才是正常的,在地铁上、在闹市区、在职场上,尤其是在高大上的陆家嘴(600663)写字楼里,上海人在上海说上海话反而成了一种不礼貌的举动,甚至在占人口多数的某些新上海人眼里,这是一种排外愚昧落后的表现……
据说现在上海职场有一条潜规则:就是歧视排斥上海土著员工……
对此,我除了坦然接受,尊重“当地习俗”,还能怎样?
就像我在《生育才是第一生产力》一文里说的,30年后,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会和平演变为法兰西斯坦共和国,没毛病。
我妈总担心我儿子以后不会讲上海话,在她看来,会讲上海话本身就是一种尊贵身份的象征,我总是说,你多虑了。
10多年前我上大学时,学校一般按照每个专业本地学生和外地学生1:1比例均衡配比,宿舍也是两个本地学生,两个外地学生,但现在上海的大学里,一个4人间宿舍里可能只有1个本地学生,将来我儿子上大学时,一个班级里可能都没几个会讲上海话,你让他和谁讲上海话去?
而踏入社会后,他身边的领导、同事、下属很可能90%以上都不会说上海话。
整体说别人听不懂的鸟语,这不是装逼,这是傻逼,你一点不尊贵,反而受排挤。
所以学习上海话对他来说只有两个用处,一是了解一种方言文化并获得文化认同感,二是可以方便和奶奶交流,仅此而已。从他一生的高度看,会不会说上海话并没那么重要。
上世纪30-40年代,上海之所以能成为举世瞩目的东方明珠(600637),是因为海纳百川。
上世纪50-80年代,固步自封的上海也培养出了千年一遇的最排外的自我感觉好到爆棚的一代奇葩上海人。
今天,上海正在重新成为能和纽约、巴黎、东京媲美的世界级大都会,靠的还是海纳百川这四个字。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这才是真正能成就上海的城市精神。
六、人类城市化发展的宿命
然而这一次移民潮和上一次终究还是不一样,因为我们已经进入到了全球化时代。
全世界的大城市正在长得越来越像,中国各大城市也正在失去自己原本的地域文化特色。而本地族群和新移民之间的冲突也变得越来越普遍。不仅仅是上海土著排外,北京、广州、香港土著也排外,杭州、南京、成都、武汉等潜在的新一线城市,未来同样可能遭遇激烈的族群矛盾。
而这种土著居民对新移民的排斥和抵制都是螳臂挡车,逆历史潮流而动——谁有本事扭转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化进程呢?
所以没有历史包袱可以完全做到“海纳百川”的深圳才会成为中国最耀眼的明珠。
虽然全球化必胜,本土文化的衰败难以避免,但作为个体,身处其中,依然感觉惆怅万分。
很多X漂都说,儿时的故乡再也回不去了。
错。
一张车票就能让你马上回到家乡,老家的变化远没北上广那么大,你儿时记忆里的一草一木大多还在,只不过你已经习惯大城市的繁华和富足,无法接受家乡的乏味和贫穷了。
但对我这种上海土著来说,儿时的故乡真的永远回不去了,只有梦里依稀可见。
因为这20多年来,我虽然没有离开家乡, 但记忆中的家乡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变得面目全非,无从辨认,只有一张时光列车的车票才能将我带回原乡……
这种“从未离开原乡,原乡却离你而去”的独特乡愁,又有几人能懂?
或许在今天的超大型城市里,由于生存压力太大,人员流动太多,城市变化太快,我们除了相信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谁都靠不住。所以想要在这里活下去,我们都必须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吧。
美国人总喜欢挤兑纽约人cold shoulder(人情冷漠),何止纽约,伦敦、东京、香港、上海……谁又不是呢?因为这个城市太大,人口太多,我们每天要处理那么多事,接触那么多人,付出大量情感的成本太高昂了……
这或许就是超大型城市生存法则吧。
或许未来很长时间,上海人还会继续招人厌,不仅是今天的上海土著,新上海人也会变得招人厌,不仅是北京土著,新北京人也会变得招人厌,变得匆忙、势利、冷漠……
有时想想,这样活着好悲哀,就好像2000万人都只是假装在生活……
如果想要换一种更有趣味的活法,不再忙碌而势利,那就得再多赚点钱。
所以,还是得跟着力哥好好学理财啊。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力哥理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