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中国华服日第二季登场:一场Z世代眼中的传统文化复兴

2019-04-08 23:55:14 和讯名家 

  作者|李心语

  第三次在路上被一声“小姑娘,你们是在参加什么活动吗?”的询问拦下,章宁宁停住了脚步,果不其然对上了对方好奇探究的眼神。

  这是三月初三的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放眼望去,随处可见做古装打扮的行人,梳着精致发髻,行走之间衣袖翻飞,章宁宁也是其中的一员。而与大多数远道而来、盛装出行的游客一样,章宁宁的目的地是将在今晚举行的“中国华服日”庆典活动。

  中国华服日由共青团中央和B站共同发起和主办,定于每年的三月初三,今年是活动举办的第二年。在4月7日的“华服秀典”上,200多位身穿各式华服的模特上演了T台秀,歌手霍尊以及B站多位UP主也在现场带来古风音乐演奏及舞蹈表演。

  “华服”所指即是广义的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汉服和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都是华服的一员。然而相较于民族服饰的各有所传,汉民族服饰的传承在历经满清剃发易服政策之后,便逐步衰亡。

  对汉服文化不了解的人,或许很难理解这些跋涉千里而来的汉服爱好者们对于华服日的情感——能够有一个交流的平台、被主流文化所正视的空间,一个独属于自己的节日,这是数十年前的爱好者们难以想象的故事。

  而这场自上而下所发起的复兴运动,在历经了数十年的风雨后,终于开始逐渐摆脱”小众””自闭“的标签开始向”主流“进发。

  华服:流行于Z世代

  如今的华服在年轻人中有多流行?

  作为国风文化和Z世代聚集地的B站或许能够告诉我们一个答案:于4月4日上线“中国华服日”专题活动,邀请用户上传原创国风文化类视频,仅开始三天便收到用户投稿作品近2000件。 而在B站网站检索“华服”关键词,摄影、妆发教学、开箱,各式各样的作品洋洋洒洒,数以万计。

  以服饰为引,所串联起的古风歌曲、舞蹈、动画二创等与国风文化息息相关的内容,更是B站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华服日盛典上、由B站众多UP主表演的《千里邀月》,由虚拟音乐区创作,舞蹈区自发设计表演;

  同样在本次华服日盛典上进行古筝演出的UP主墨韵,其《千本樱》古筝翻奏版点击量突破2000万,弹幕数量超过35万,被誉为“镇站之宝”。

  (B站UP主墨韵在“第二届中国华服日秀典”现场演绎古筝《梦开元》)

  据统计,目前B站的国风爱好者已超过4000万,其中88%是95年后出生的“Z世代”。仅今年3月,B站国风相关的投稿数和UP主数分别同比增长达331%和304%。在过去数年时间里,包含国创、舞蹈、华服等内容的国风兴趣圈层覆盖人群在B站的增长超过了20倍。

  而在B站董事长陈睿看来,振兴中国文化的关键正是在于这一代的年轻人。“如何让年轻人去喜欢,让年轻人自发的去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个才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关键。至少在B站上我看到中国的这一代年轻人,他们是真正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的。”

  早期汉服运动:

  “始于汉服,达于博远。”

  而当时间倒回十余年前,最早将汉服推向大众视野中的也是一群年轻人。

  汉服爱好者木川是早期参与汉服运动的爱好者之一,如今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始于汉服,达于博远。”这也是早期爱好者们发起汉服运动的初衷——以汉服作为切入,传承传统文化。

  而几乎所有参与过早期汉服运动的爱好者们,都经历过这样一段悲伤的历史——身着汉服的他们走在大街上,路人所投来的怪异或是揣测目光——”这穿的是哪国来的奇装异服?“

  或许正是这样的误解的存在,又或许是为了解释心中关于汉服最初的疑问:“汉族的服饰到底是什么?”,早期的汉服爱好者们一边摸索着汉服的文化、制作、传承、一边执着地向周围传递着关于”汉服“的种种信号。

  身着汉服参与各类“雅集”活动——弹琴、朗诵诗歌、古籍,重拾古礼、在花朝节,上巳,七夕,清明,中秋,重阳,元宵这些传统节日举行祭典,或是参与由政府组织的一系列传统文化推广活动......爱好者们将汉服运动与传统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希望以汉服为引,带动传统文化的复兴。

  而以2002年"华夏血脉"在新浪舰船知识网络版军事历史论坛发表的第一篇中国现代汉服复兴运动的文献——《失落的文明-汉族民族服饰》帖子作为起点,十七年的时间过去,尽管如今对汉服好奇的目光依然存在,但知道汉服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在一二线城市已经没有太多人为身着汉服的路人而惊异。更多的人开始愿意询问:“这个衣服挺好看的,哪里买的?”

  根据"汉服资讯"公布的《2018汉服产业报告》,淘宝能够正常打开的汉服商家已达815家,相较去年增长24.43%,销售产值前十名的商家年度总产值超过3亿元,占到汉服资讯所统计的淘宝汉服商家交易总量的45.34%。

  汉尚华莲、重回汉唐、衔泥小筑....这些由早期爱好者们构建的汉服品牌,是华服日秀场上的绝对主角,也是汉服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和受益者。

  汉服运动的现代化

  汉服产业链的成形,带来的最为直接影响是让普通的爱好者拥有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获得汉服的途径。而政策的支持、源源不断地文化推广、经济的腾飞带来的文化自信......种种原因交织在一起,让汉服爱好者迅速壮大。

  但早期的复兴运动时期所承担的文化传承意识,正在由于各式各样爱好者的涌入而冲淡。比如同为爱好者的东霖对汉服的理解就稍有不同:”我觉得穿汉服是一种自我表达。汉服运动不是复古,而是将文化中美好的一面能在当下现实中展现出来。”

  在他看来,穿汉服能够让他有远离世俗的体验,在大多数时候也并没有什么特定的目的,“只是想的时候就穿,比如说,看见路边花开得很好,我就觉得该是穿汉服的时候了。”

  但对传统文化的探索同样在向更为宽泛的领域进发,陶器瓷器,茶道香道、传统工艺等等传统文化相关的领域正在逐渐被爱好者所熟知,而《了不起的匠人》《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一系列电影、记录片的播出,将传统文化、技艺推向了大众领域。

  一个新的命题正在日益成为所有传统文化爱好者,有志于复兴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的共识:如何将汉服、传统音乐、国风文化与当下的社会更好结合起来?

  作为汉服文化或者说是更为宽泛意义上的国风文化、传统文化的聚集地,B站的意义得以越发彰显,也愈发瞩目。

  汉服制作、妆发、穿搭及走秀等一大批日常类内容,是B站国风创作中增长最快的类型之一。而在B站生态中,文化兴趣的交融让汉服文化乃至国风文化的突破圈层成为可能。

  一位打上“汉服爱好者”标签的B站用户,可能同时会是二次元文化的重度粉丝、或许也是古风音乐的翻唱者。比如担当华服日主持的苗霖,本职工作是一名足球解说员。

  以B站音乐区和舞蹈区为首,动画、娱乐、生活、时尚等分区在国风和传统文化中推广和传播越发瞩目,比如因德云社张云雷演绎而走红的北京小曲《探清水河》,就被B站UP主结合另一部当红国产动画《中国唱诗班》创造性剪辑出了一个全新故事。而《大圣归来》《京剧猫》以及最新上映的《白蛇缘起》等国产动画,在B站也是二次创作的热门题材。

  而以B站为基石,这条突破圈层脉络正在逐渐将以汉服、古风音乐、舞蹈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正在与时下的文化潮流结合在一起。国风内容将不断延展开去。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数娱梦工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 HN666)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