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2009年,中本聪提出了比特币的概念,当时比特币的价格才几毛钱一枚,许多人也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谁也没有想到,在这之后,比特币价格一路飙升,到了2017年底,竟然来到了近20000美元一枚的高位。在这过程中,许多人眼红早期投资者的利润,大笔资金开始杀入比特币行业,也催生了一门新的暴利产业——挖矿。
这听起来好像是一门很高端的产业,但实际上,挖矿并不高端,相反,它消耗了大量能源,最后得到的却是对社会进步几乎毫无帮助的虚拟货币。
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微信号:nbdnews)记者曾在2017年初走访了位于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的一个矿场,那里机房中的1500台矿机昼夜运转,产生的噪音能达到95分贝,除此之外,还有数十台工业风扇为它们散热。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的数据,2018年比特币乃至其他数字货币的挖矿用电需求将达到120万亿-140万亿瓦时 (terawatt-hours),而全球所有电动车的能源消耗到2025年预计才不过125万亿瓦时。
现在,如此高耗能的产业引起了国家的注意。挖矿,这一诞生没多久的行业,被列入了淘汰类产业。
虚拟货币“挖矿”活动拟被列为淘汰类产业
4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涉及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三个类别的产业活动,其中,虚拟货币“挖矿”活动(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生产过程)出现在淘汰类之中。
淘汰类主要是: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发现,本次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尚处于征询阶段,靴子尚未落地。
但是2018年以来,由于比特币价格的“跳水”、币圈“暴富神话”的破灭,投资者纷纷逃离比特币市场,挖矿行业的日子也难过了起来。
“眼下,小矿场已经很艰难了,现在基本都是大矿厂在挖矿,挖矿的成本就是电费,谁的电费低,谁赚的就多。”一位矿机研究人士对记者表示,挖矿是灰色收入,因为产出的是数字货币,处于“哪里有利润就去哪里”的产业,即便国家相关政策明令禁止后,也不排除会有一些企业继续开展相关业务。
此外,挖矿企业和一些电厂也有合作关系。随着国家相关态度的明确,一些矿场和挖矿企业会退出,但一些灰色地带依然难以彻底消除。非常明显的一点影响则是,目前马上进入“丰水期”,电费价格进入低位,如果意见严格实施,对于很多挖矿企业而言“红利”将会收缩。
俄罗斯最大加密货币采矿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000681))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李鸣对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表示,该征求意见如果正式实施,对于相关企业一定会产生影响,对于挖矿企业的影响较大。即便一些企业可能会选择到海外东南亚等地寻找能耗成本较低的区域进行挖矿,但在这个过程中还会面临劳动力、产业转移、环境成本等方面的风险和考验。
“目前国内矿机芯片研制走在全球前列,如果国内强制淘汰一部分矿场退出,也会迫使很多挖矿企业去东南亚国家挖矿。”长期研究矿机产业的沈小锋也对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尚处于征询阶段,征询日期为2019年4月8日至2019年5月7日。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登陆国家发改委官网填写意见反馈表,提出意见建议。
与此同时,也有业界人士建议在淘汰“挖矿”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考虑有梯度的退出。一位长期研究矿机的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征求意见何时实施也尚待观察。在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等发电成本较低的边远地区,挖矿可以利用弃水弃电增加新的收入。
“挖矿”用电太多引发担忧
“有关部门由于担忧过高的电力消耗,有悖于绿色发展的宗旨,所以有规范和引导国内的比特币挖矿产业的良性发展想法。”李鸣对记者表示,目前虚拟货币“挖矿”活动依然是一项能耗较高的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电力。
业界此前对于电力成本就做过测算,摩根士丹利曾在2018年初给出数据,挖比特币成本大约三分之一来自电费,2018年比特币乃至其他数字货币的挖矿用电需求将达到120-140万亿瓦时 (terawatt-hours),而全球电动车的能源消耗到2025年预计才不过125万亿瓦时。根据国际能源署2015年的数据,阿根廷全国一年的用电量也才不过125万亿瓦时。
曼图资本投资经理苗春阳对记者表示,眼下来看,挖矿并没有产生实际社会价值。挖矿本身挖出的是虚拟数字币,而虚拟数字币的价值,对社会进步的真正价值却微乎其微。
图片来源:摄图网
此外,业界对于挖矿在争议来源于环境方面的影响。2018年10月发表在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上的一篇论文显示,仅挖比特币一项就将导致2033年全球气温上升2℃。这也是挖矿活动与一些毒害、污染环境的技术/工艺分类在一起的原因。
根据研究机构Garrick Hileman 和Michel Rauchs在2017年发表的调研研究结果,比特币挖矿每度耗电的同时有可能带来平均475克的二氧化碳排放,中国为711克。
李鸣表示,从相关部门的态度也可以发现,有关部门对于挖矿产业的态度也释放出越来越明显的信号,从观察期、规范期、逐步进入有序引导期,挖矿“活动”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
试图上市的矿机厂商遭遇变数
挖矿被列入淘汰类产业,这势必会对一些试图上市的矿机厂商带来影响。
作为中国矿机生产的“三巨头”,此前比特大陆、嘉楠耘智、亿邦国际均在2018年向港交所寻求上市。但三家公司的上市之路都充满波折,首次上市申请均未成功。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随着数字货币持续走低和监管层的发声,三大矿机生产商在市场上也面临较大争议,频频传出裁员、亏损等消息。
太平洋证券数据显示,比特大陆作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矿机生产商,旗下的蚂蚁矿机系列年销量在数十万台,市场占有率超过80%,嘉楠耘智市占率为15%左右,加上亿邦股份等公司,中国的矿机企业已经占据全球95%以上的市场。
虽然矿机生厂商们一直对于人工智能、芯片等产业多次发声,希望开拓出多元化应用场景,但其主要营收依然是矿机。比特大陆招股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矿机销售占总收入的94.3%。
一位长期研究矿机的分析人士则对记者表示,如果上述征求意见真正实行,对于矿机生产商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矿机销量的下降,继而影响其该部分的营收和利润。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不过,目前似乎上述征求意见似乎还未传导至销售端,4月9日,比特大陆官网显示,其在销售多个型号的蚂蚁矿机,其中在4月8日发布的S17系列已经售罄。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将挖矿列入淘汰类产业并不是官方对于虚拟货币第一次表态。2018年1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曾向各地下发文件,要求积极引导辖内企业有序退出比特币挖矿业务,并定期报送工作进展。
此后,有一些地方政府(如新疆、四川、内蒙古等地)从限电、关停矿场、拒绝新增矿场等方面出台和采取了限制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各种意见和措施。比如,此前,比特币矿场集聚的鄂尔多斯(600295)发布通知,称综合采取电价、土地、税收和坏保等措施,引导相关“挖矿”企业有序退出,鼓励转型到国家支持类的云计算。
记者 | 张虹蕾 编辑 | 孙志成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