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预见一个城市的未来,必须了解该城市的历史过往。
新中国成立后,沈阳共经历了四轮的城市规划,谋全局,看大势,我们来一起回顾沈阳的城市化进程。
沈阳前四轮城市总体规划分别为:
1956—1985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1979—2000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
1996—2010 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 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
一、新中国成立后沈阳城市第一轮规划(1956-1985年)
确定市府为中心的南北轴线
规划确定以原有市政府作为城市发展中心,利用城市旧有路网加以改造升级,规划建立环城路系统,把故宫作为博物馆进行保护,有害工业迁出住宅区。
在总体上确定了以市府广场为中心的南北轴线,规划建设铁西、东塔、三台子等三个大型的工人村,并在南湖和北陵形成了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集中的两个新的文化生活区。
二、沈阳城市总体规划(1979-2000年)
改造太原街中街商业中心
规划确定城市性质为辽宁省省会,东北地区交通枢纽,以机电工业为主的综合性社会主义工业城市。
本轮规划方案严格控制城市规模,调整工业布局和住宅布局,全面改造旧区,积极治理环境,规划建设新北站,迁出市内原有机场(滑翔机场和东塔机场),原有机场用地改作生活居住用地,并在市郊规划新建大型国际机场;改造和完善太原街、中街、北市场等市级商业中心。建设外环路,控制工业发展规模,大力发展小城镇。
三、沈阳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
核心区由浑河北岸南移
本轮规划确定城市性质为沈阳市是辽宁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
提出核心区“跨浑河”发展,将沈阳核心区的建设重点由浑河北岸南移,通过开发建设浑河南岸地区,将浑河变成城市内河。
城市规模为2010年实际居住人口472万,城市建设用地350平方公里,城市结构为“分散组团式”布局形式,以三环路内为中心,周围四个副城和两个组团形成中心组团式的布局,开辟良好发展空间,向松散布局过渡,同时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本轮规划加强了生态环境建设要求,制定了由五条东西向道路、七条南北向道路和三条环路构成的道路网主骨架,同时编制了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等,城市规划为城市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四、沈阳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沈阳人口规模将进入特大城市之列
“中心城区”将扩展至四环
国务院批复指出,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沈阳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725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720平方公里以内。
特大城市是指城区常住人口500万至1000万的城市,是划分城市规模的分类之一。按此看,沈阳被定义为特大城市之列。
为了实现城市发展目标,沈阳未来规划中对城市结构和中心城区范围等都进行了全新布局。目前沈阳城市中心区域是在三环路以内,未来将扩展到四环路以内。
2017年起,沈阳市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正在紧张编制中,本版规划期限为2017年至2035年,近期至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到2020年,沈阳成为引领实现东北振兴发展的中心城市;到2035年,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中心城市。发展战略是坚持国际化、区域一体化、城市空间优化、产业多元化和人的现代化五大发展战略,促进沈阳全面振兴。
新中国成立后,自1956年开始的第一轮城市规划以来,沈阳的城市化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针对不同阶段提取相应关键词;
1、以市府广场为核心南北轴线发展;
2、改造升级原有沈阳市商业街区,建设新北站;
3、城市核心区跨浑河向南迁移,建设城市轨道路网,将城市板块快速嫁接;
4、特大城市,中心城区扩至四环路;
关于沈阳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我们有着这样的印象;
西部的沈西工业走廊,南部的大浑南地区,北部的沈北地区,东部的棋盘山旅游度假区;
按照沈阳市政府的规划,沈阳市这四大发展空间的总体构想是,确定沈阳市主城区外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空间发展战略,即“东优、西进、南拓、北统”。
1、“东优”:向东突出生态环境,将东部地区规划为生态旅游度假区;
2、“西进”:向西打造百里工业长廊,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重化工业区;
3、“南拓”:向南跨浑河发展,使金廊向南延伸,建设“新城区、高新区、物流区”;
4、“北统”:向北规划以农产品(000061)深加工为主导,以高效都市型农业为依托的城乡统筹发展区域。
南拓、北统,这同样是沈阳楼市的南北之争!我们回顾下2018年沈阳楼市的额销售数据;
一、区域销售面积排行
二、板块销售面积排行
以上数据来源RDAS,不论是区域的销售面积,还是板块的销售面积,一如既往南北之争;关于沈阳这座城市的楼市2017、2018年最火莫过于浑南,2019年最火莫过于沈北,其实这也是预见;
关于浑南板块分析、沈北楼市研究类文章可左上角点击蓝色字体关注微信公众号“二哥看楼市”,查看历史消息;
下一篇文章将更新“改善向南,刚需往北,你同意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二哥看楼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