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碎片化学习时代,平安如何打造“千人千面”的智能培训?

2019-07-23 17:29:08 和讯 

  7月19日,由HRtech主办的2019未来人力资源科技论坛暨HRTechXPO在深圳成功举办。平安银行(000001)总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边亚宁受邀出席,并围绕企业培训话题,向现场近千位业界专家、科技达人们,介绍了平安打造“千人千面”智能学习平台的前沿探索及经验观察,引发了广泛探讨。

碎片化学习时代,平安如何打造“千人千面”的智能培训?

  当天,论坛现场分为三个部分,包含未来HR论坛、原点展和未来HR科技展区(HR夏日音乐会和HR娱乐区)。除平安外,还有领英、肯耐珂萨、e成科技等国内知名人力资源科技服务商及机构出席,共同为参会嘉宾演示了人力资源科技领域的最新产品、服务和最佳解决方案。

碎片化学习时代,平安如何打造“千人千面”的智能培训?

  伴随信息革命的更迭,企业商业模式不断颠覆,这要求员工能力同步迅速迭代。培训,则是身处瞬息万变市场竞争中的企业,保持持续发展的重要加码方式之一。但企业培训一直面临诸多痛点:员工对培训无感,培训投入无效果,员工能力脱节无法支撑公司高速发展等。此外,时间、信息的碎片化,以及新生代员工的个体差异等,更是对培训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让企业主们焦头烂额。

  而拥有180万员工、业态庞杂的平安是如何做的?从此次平安银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边亚宁的介绍中可窥一二,她介绍了平安现有的智能培训工具,更难得的是分析了过往培训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经验,以及平安是如何将这些经验应用到线上化的智能平台中去。

  为什么员工疯狂刷知乎,却不爱上微课?免费课程真的好吗?10000小时理论,真的适用时下企业员工吗?边亚宁拎出了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地剖析了培训痛点的根源所在。

  她认为,“问题与场景”是成年人碎片化学习最好的切入点,培训应紧扣员工实际问题和应用场景。平安通过构建“员工全景档案”及“岗位画像”,将岗位要求和员工能力标签进行智能对比,从而找到员工在入职、在职、转岗、晋升等职业发展和现实工作各场景下,存在的问题。

  找到问题后,免费的课程就能吸引员工吗?边亚宁用消费心理学中的“稀缺效应”、“排他效应”佐证,认为免费课程反而可能降低员工的学习意愿。所以,平安通过集中购买外部课程、制作内部课程以及设计内部价格机制,重新增加学习内容的“稀缺性、排他性”。据她介绍,目前平安的平台上内外部资源合计有超过10万个,外部课程采购来源包括中信书院、36Kr、樊登读书会等。

  对于“10000小时定律”,边亚宁认为,每个员工都能通过长期不断的锤炼成为行业专家,可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员工很有可能在未成为专家前就已被新知识、新技术所淘汰。10000小时或已不是成为专家的充分条件,但该定律指出的“刻意练习”及“有效指导”却是成人学习的不二法宝。平安以全景画像与课程资源库为基础的千人千面智能学习平台,能够适应短、频、快的碎片化学习趋势,改变以往千篇一律的学习方式,为员工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方案,在线上通过“智能推课、学习全景图、智能陪练、培训助手”四项工具加强员工学习中的“刻意练习”及“有效指导”,让培训真正创造价值。

  据边亚宁介绍,“智能推课”实现了从问题定位到课程配送全流程智能化。根据员工岗位、绩效、兴趣等情况,系统可智能识别问题,按需推课;最了解员工实际情况的上级主管,也可以为员工推课,且有“培训助手”协助跟进辅导过程及后续评估。此外,“学习全景图、智能陪练”可将员工学习路径可视化展现,还能为员工提供模拟真实场景的训练等,全方位提升练习效果,提高应用价值。

  据悉,除了培训场景,类似变革传统人事的智能解决方案,平安还覆盖到了招聘、员工服务、绩效、薪酬等模块,并综合打造了新一代智慧人事系统HR-X。未来,人力资源科技的格局将持续变化、不断上升。在加速企业人力资源变革,实现智慧人力经营的过程中,平安还在不懈探索行业最新潮、最前沿的技术,不断优化迭代,为行业创造更多可能性。

(责任编辑:何一华 HN11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