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游学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对中小学生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入行门槛低、行业监管缺失等问题,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本报记者 赵碧报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年来,暑期游学成为不少中小学生的热门选择。记者了解到,很多家长和老师对游学持有积极态度,认为游学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对中小学生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游学日渐升温,也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体现。
与此同时,游学产品价格高昂、“游”多“学”少、缺乏安全保障等多方面问题,也遭到家长吐槽。同时,入行门槛低、行业监管缺失等问题,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1
游学热持续升温

北京的张佳女士平常给孩子报了一些兴趣培训班,今年暑假,培训机构组织了游学活动,也为孩子报名参加。她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主要是想让孩子去看看不同的风景,接触一些不同的人,让孩子的眼界更开阔,经历更丰富,自己没有暑假,让孩子跟着老师去游学也是很好的选择。青岛的章山先生,儿子刚刚小学毕业,今年暑假去了澳洲游学。近两三年,几乎每个寒暑假,儿子都参加研学旅行。章山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孩子通过游学在自理能力和人际交流方面有了提升……只要在承受范围内,他都会支持孩子多出去开阔眼界。”近几年,去国内外各地“游学”或“研学旅行”日益流行。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青睐游学、营地类旅游项目。打开旅游类网站, “游学”和“跟团游”“自由行”等旅游项目,被单设为一个栏目。根据携程近日发布的《2019暑期游学账单》数据显示,2019年暑期单次游学人均消费价格为8641元,同比2018年下降4.3%,家庭平均游学花费2.2万元,同比2018年增长2.1%。另有数据披露,教育机构组织的欧美研学项目均价为3万-4万,亚洲各国产品大概在一万元以上,国内相关游学及营地项目大概在7000元左右。中研普华研究员姜开玉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精神上的追求远远超于物质。国家大力发展旅游行业,寒暑假学校布置的相关作业,父母在经济条件允许的阶段,也更愿意让孩子出去看看世界,增加见识,开阔眼界。此外,大部分父母处于工作过程中,并没有那么多的假期可以去陪伴孩子,或者在某些方面的教育并不那么擅长,就会去选择专业的游学产品,为小孩付费。
2
游学市场屡遭吐槽

近几年,似乎每逢暑假,因为游学产生的无力和焦虑就要在家长中流传一遍。2017年暑期,月薪3万元支撑不起孩子暑假的新闻引发热议。2018年暑假,一女士花3个月工资让孩子参加游学,只因全班只有她儿子没有出过国的新闻更是让不少家长感到恐慌。而今年暑假,这个费用上升了。最近一位母亲晒出了暑期账单,花式培训班、花式海外游学,再来点出行交通、餐饮费,总体费用达到7.4万元,其中游学就占了5万元。然而,相较于高昂的价格,一些游学产品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网络上关于泛游学乱象的讨论中,“只游不学”、“游多学少”、走马观花是家长们总结的第一条“罪状”。另外,频发的安全事件也是让家长们惴惴不安。就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暑假,有新闻爆出某培训机构游学团40余人违规进入昆楚高速公路,参加搭顺风车从昆明至大理穷游的培训体验活动;来自广东北江实验学校的研学团的47名学生,在参加研学过程中突发腹泻、呕吐、发烧症状。诸如此类的安全事件,也让游学时刻牵动着家长的心。姜开玉表示,游学市场的发展才进入增长期,相关市场规范还未形成,市场存在的乱象也较多。但不可否认游学产品的初衷,只能靠家长自己细心甄别,谨慎选择。可以多考虑游学组织团体的口碑。同时,姜开玉指出,游学对于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不能被抹杀。游学可以开启学生对于某个领域的兴趣,引导孩子去有意识地了解相关的知识,更长远看,可能影响一个学生未来专业或就业的方向。游学是有专业的知识解答人员的,还伴随着一些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社交。
3
为游学密织“安全网”

行业门槛较低,缺乏规范和标准,游学组织机构、从业人员的资质都缺乏审核,成为整个游学市场的通病。“对于游学产品发布机构要规范,资质要求要严格。”姜开玉说。在政策的推动下,近些年泛游学行业从兴起后就引得多方竞逐,这是从侧面说明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不过,目前出台的相关文件,均与旅游业发展相关,涉及教育“学”的方面较少。记者梳理发现,近些年推动中小学游学研学的政策文件较多。比如,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并明确“加强对研学旅行的管理”。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再次提出要“支持研学旅行发展”。2016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计划当中。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文件虽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仅仅是一个政策性文件,对研学旅游究竟怎样设置内容,收费标准如何,如何保障安全等方面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规范。“首先,收费方面要透明,游学路线和吃住行及游玩费用。其次,随行的讲解员学历及资质。此外,是否真的有体现‘学’,需要根据客户反馈来进行服务评级,评级低的建议整改。”姜开玉建议。对于学生家长而言,姜开玉认为,应加强风险意识,选择口碑好,信誉度高的机构。同时,坚决抵制乱收费,高收费。积极向有关部分检举,共同监督。游学研学产品鱼龙混杂,家长和学生又该如何选择游学项目呢?姜开玉建议,首先,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确定一个他较为感兴趣的旅游点或者知识类型。其次,选择专业靠谱的旅游机构,确保学生安全。同时,查看口碑,综合评价。最后,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选择自己能够接受的游学产品。(本文图片来自互联网,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产经新闻。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显杰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