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磐石之心 编辑 | 金秋
来源:磐石之心
实体零售在电商的冲击之下,面临着客流减少、营业额和利润下滑等一系列难题。大润发的创始人把公司卖掉后,讲了一句话:我赢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这句话道出了互联网时代,传统零售的无奈、焦虑和迷茫。
与大润发卖身做法不同的是,迪信通、沃尔玛、天虹、屈臣氏、雀巢、索菲亚(002572,股吧)、欧莱雅等传统零售企业选择利用企业微信作为工具破解难题,走出了一条真正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智慧零售新路子。
借助企业微信,天虹的优惠券核销率增长至64%,引流销售超6000万元;使用企业微信后,屈臣氏的无门槛优惠券核销率达到62%,业绩增长20%-30%;资生堂使用企业微信让导购复购率提高到1.75倍;
太古可口可乐通过接入企业微信,为员工提供工资单查询、请假等日常OA管理应用,以及员工内部学习门户等培训应用,每月节省A4纸工资回执单大约2万页,节省邮寄人工费用约每月20万……
笔者认为,企业微信之所以能够帮助这些传统零售企业向智慧零售转型,主要得益于企业微信整合微信支付、小程序等一系列TO B工具,实现了对零售三要素“人、货、场”的全面重构,让传统零售利用数字化武器,做到了与消费者更近、按消费者需求生产商品、打造更好的全场景购物体验。
与“人”零距离,更懂顾客
电商可以和顾客建立线上连接,随时便捷沟通,但是传统零售企业距离“人(顾客)”比较远。很多传统零售企业号称有千万会员,却基本躺在公司营销人员的电脑里,逢年过节发发促销短信还都被手机安全软件拦截了。
零售企业无法了解会员的喜好、消费习惯、经济能力,更无法精准地向会员推送他们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传统零售要升级,必须重构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做到与“人”更近,更懂顾客。简单讲,就是要让顾客全都“在线”。
迪信通CIO白雪说:“基于企业级的应用主要有两个工具,一个钉钉,一个企业微信,这两个工具里面只有企业微信能够连接到顾客的个人微信,尤其是在社交这个时代。”
首先,连接顾客的个人微信。顾客进店、消费之后,就引导顾客关注企业微信,给顾客发微信会员卡,这样所有的会员都变成了“在线”状态。而且企业微信的“智慧会员服务”还支持接入企业CRM系统,让导购更加了解顾客的画像及消费记录。
天虹拥有1800万数字会员,通过在企业微信上搭建“会员管理”应用,导购可以在企业微信后台查询“会员画像”,这个大数据描绘出来的“会员画像”,成为导购进行精准营销的利器。
其次,精准地向会员营销。借助小程序让“商品在线”,遇到促销活动,导购直接将优惠券通过小程序推送给会员。因为导购更懂用户需要什么,所以推送的优惠券也不再被视为无效垃圾广告,这大幅提高了推送优惠券的打开率和核销率。
而且相比加导购、销售的个人微信,顾客更愿意加“企业微信”,因为企业更值得信赖。即使导购离职了,也不会导致企业的会员流失,会员一直沉淀在企业微信中。这让企业拥有了自己的私域流量池。
11亿的微信用户是个巨大的商业金矿,企业微信让每一家零售企业都可以在这座金矿中淘金。微信聊聊天就把商品推销了,把顾客服务好了,这何乐而不为呢?
让“货”更俏,按顾客所需生产
在商品短缺的时代,是卖方市场,货和渠道都是强势方。如今,整个世界都进入了商品过剩时代,消费需求开始升级,个性化需求开始诞生。
在传统零售时代,企业可以不怎么了解用户喜好,即使闭门造车也卖得出去。如今,企业需要真正思考更多的顾客想要什么,想要多少钱购买,现在的商品有什么问题……所以新时代的“货”,必须是顾客所需。
想要“货”更好,这涉及到整个产业链上的生产商、供应商和零售商多个不同的企业,所以必须做好产业链的打通与互联,让各方共享数据,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去优化商品和服务。
很多行业中,有许多小型的零售商,比如,饮料行业,除了有大型超市、连锁便利店外,还有小卖部、夫妻店、小商户。
企业不可能把ERP系统开放给他们,这不仅是成本的问题,教会他们使用系统的难度极大。那么,如何把产业链上所有合作伙伴的业务全都数字化、数据化呢?
其一,通过企业微信轻松连接产业链各方。企业微信承担了打通产业链的责任,因为所有智能手机都可安装,使用体验与微信完全一样,几乎没有使用难度,产业链上的各方员工一教就会。于是,企业微信的企业互联、互联应用将企业上游供应商,下游的经销商、加盟商全都连接起来,可在企业微信上沟通,并共享应用,共享数据。
其二,产业链各方都直面消费者。“以前货到底卖给了谁,我们根本不知道,因为企业不直接面对消费者。所以也没有C端数据,无法根据C端数据去做销售预测、供应链管理。
如今,通过企业微信把所有的销售渠道都和企业连接在一起,这样我们就有了实时且精准的销售数据,从而可以对生产、销售进行预测。”味全食品的负责人表示。
显然,企业拥有了更全的商品消费大数据后,就能真正根据用户需求去定制商品,最终实现C2M,甚至可以做到零库存。
让“场”更智慧,降低成本增加体验
传统零售的“场”主要是促成交易,购物场景都是:选择商品、付款、拿货走人。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购物不仅是为了买到想要的商品或服务,还追求购物的体验。比如,购物商场的环境、服务态度、商品陈列、支付体验等等。
这时候,“场”就不能仅仅提供简单的交易功能,而是要全面重构。
首先,更贴心、低成本的服务。“顾客购买手机后,加了迪信通企业微信。过几天,顾客对企业微信上的导购员说,让他提供一根数据线。这个顾客买数据线,可以去京东上买,为何要跟导购讲?
这是因为他把导购看作自己的VIP服务员,不再需要去费精力查找型号,只需要跟VIP服务员说一声,就把数据线送到家,多方便。”迪信通CIO白雪说。
这就是购物场景从线下到线上的融合,也是零售商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体现。因为企业微信的连接和沟通能力,让顾客购物场景拥有更出色的体验。
其次,企业微信的“智慧门店”功能还大幅降低了“巡店”、经营的成本,提高了效率,让顾客获得更好的购物体验。
比如,百果园通过企业微信,让3000家店内的员工都可以迅速通过“果品评级”应用完成对供应商果品的评级认定,精准的将果品的品质呈现给顾客,保证了果品品质。
热风在企业微信搭建自建应用“移动运营小助手”,将店员取货与收银速度等指标通过企业微信实时同步企业管理层,提升服务速度;热风还通过在企业微信搭建自建应用“热风荣耀榜”,更新各区域门店周销售情况,高效激励员工,提升销售收入。
通过企业微信,不仅实现支付数字化,还让购物场景全面智慧化,提升服务顾客的质量,提高经营效率,降低成本。
企业微信除了帮助零售行业重构“人、货、场”之外,还能够实现类似钉钉这类APP的“智慧办公协同”,将企业管理和赋能人、财、事、物、产、供、销、存的平台和工具整合进企业微信,将消费者洞察和服务工具搭载在企业微信,员工可一站式协同,每一件工作,都在企业微信完成。
而且相比其他办公APP专注于监控员工,企业微信更懂员工,更尊重员工,推出人性化的“下班休息免打扰”功能,让工作与生活巧妙地分开。
为何81%的零售百强企业选择企业微信?
一些电商平台曾提出赋能传统零售,帮助其重构“人、货、场”的口号。然而,它们在对多家线下零售企业进行一系列投资、并购之后,却迟迟看不到对线下零售的有效改造。
如今,超80%的中国500强企业已开通企业微信,其中零售行业百强企业有81%都在使用。这些零售企业不再幻想被电商平台投资和收购,也不再感叹“被时代打败”,而是积极地使用企业微信去进行人、货、场的重构。为何企业微信成为传统零售企业转型“智慧零售”的首选工具?
第一,角色不同,思维不同。电商平台投资、并购线下零售的目的,是为了把线下零售企业的流量和会员变成自己的用户。电商与线下零售之间,本身就是同质化的竞争与互博角色。所以在电商流量越来越稀缺,用户增长瓶颈的时刻,怎么可能去真心帮助自己的对手呢?
腾讯与零售企业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腾讯拥有11亿用户,想要做的正是如何帮助更多业态引流,而不是抢夺流量。所以,腾讯的产业互联网战略不是“赋能”,而是做各行各业数字化的助手,而“企业微信”正是腾讯产业互联网工具箱中的七大工具之一。
张小龙一直把微信定义为工具,而不是平台。既然是工具,就是“帮手”,绝不能喧宾夺主。因此,企业微信的角色和思维方式让传统企业、零售企业感觉更安全,更放心。
第二,人即服务的理念。2019年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提出企业微信的后续变化将基于新理念:让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成为企业服务的窗口。
“人就是认证的服务”这一理念在企业微信服务零售业的过程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理念与零售行业全面转型“以消费者为中心”近乎完美融合,让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易,变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更温暖,更贴心。
第三,腾讯强大的TO C基因。帮助零售行业转型智慧零售,看似是TO B,本质还是个TO C的生意,因为零售企业最终要的还是消费者购买,而腾讯恰恰拥有强大的TO C基因。
企业微信通过整合微信支付、小程序、服务号等一系列TO B工具,服务零售企业,触达C端消费者。正如马化腾所言,产业互联网首先是做2B、2G的生意,最终还是要回归TO C。
其实,产业互联网的本质就是B2B2C,而腾讯的产业互联网正是沿着这一回归本质的模式在走,又具备对手所没有的核心优势。
因此,企业微信能够被如此多的世界500强企业、零售企业用于重构“人、货、场”,正是得益于腾讯正确的产业互联网战略。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磐石之心。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