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7日下午的《金融“突围”》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就如何促使金融回归实体、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金融支持小微的话题中,朱民指出,企业不应该分为民营和国营,只要这个概念还存在,就解决不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问题。其次,改善货币传导机制只能解决金融转向实体经济的问题,而不能破除小微金融的困局。小微金融融资难,本质上源于三个不对称,即信息不对称、风险不对称和成本收益不对称。作为世界性难题,朱民介绍了世界范围内在该问题上的三方面经验,即德国模式、英国模式和货币政策教训。
德国模式由大银行、区域社区银行和政府担保组成,其中社区银行专注于向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大银行负责向社区银行提供流动性,而政府则牵头与民间财团合作建立信用体系,并在流动性枯竭的特殊时期,通过大银行向社区银行注入流动性,整个系统分工明确、运转良好,为德国成为工业强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质量小微企业。
英国模式诞生于危机时期,政府与金融合作伙伴(PPP)合作,注入流动性,由PPP直接贷款给小微企业,挽救了一大批优质中小企业免于破产。在中国,蚂蚁金融采取了类似的模式,申请贷款和放款时间平均为3分钟和1分钟,单笔贷款成本低于一般商业银行贷款的1%,然而不良率仍然维持在1%的极低水平,可见政府和科技金融企业合作的巨大潜在效益。
最后朱民通过回顾过去十年的货币政策,指出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进入股市债市,挤压风险溢价,反而有害于小微贷款,因此解决小微金融不能靠大水浸灌式的宽松货币政策。
台湾在亚洲以中小企业发达闻名,在小微金融领域也有着长期的经验,永丰银行董事长陈嘉贤介绍了两方面的商业实践。首先,台湾有着多层次的信用保证体系。主管机关携会员银行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45年间有40万家中小企业受益,其中发展成规模企业的达2762家,上市柜企业892家,占去年台湾总体上市柜公司总数的46%。随着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的成熟,又孵化出了农业信保基金和海外信保基金,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提升了台湾经济的整体活力。其次,台湾银行业具有竞争激烈、行业分散、专业化强的特征,永丰银行的特色之一就是跟随企业客户一起开拓市场。早在台企进入内地市场初期就拿到了银行牌照,进而为包括台积电和台积电产业链上的大批中小企业提供完整的金融服务,与企业家共进退共发展。“大企业若不帮助中小企业,他们就将失去78%的市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