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小岩
退役空军准将、纳斯达克上市公司高管、发明家等不同身份的以色列人挤在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里,不厌其烦地向中国投资者解释手上的一切。这是第一财经记者日前在山东济南“走向以色列”2019中国——以色列跨境投资论坛上看到的一幕,现场约有120家以色列高科技及初创企业带来了400余个项目,与中国企业进行对接。
中国当前正处于消费升级过程中,消费者对产品和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诸多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以色列在产品创新方面优势较强。
不过,作为“创新大国”的以色列,虽然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科技,但受制于国内市场,亟须对接像中国这样的大型消费市场。Parazero公司CEO阿蒂亚斯(EdenAttias)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他此次前来中国,除了想找到投资者外,更想找到好的合作伙伴,开拓中国市场。
中以双边经贸关系愈发紧密。中国目前已成为以色列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以色列是我国在中东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合作伙伴。2018年中以双边贸易额达139.2亿美元,同比增长6.1%。
将军和他的无人机
步入嘈杂的对接室,每张台子都坐满了前来洽谈的投资者。在房间的一个角落,一位以色列人向第一财经记者递过了名片。在投资洽谈会上,同样的场景一天可能会发生几十次,接过名片,最吸引眼球的不是他独创的科技,而是名字前的抬头:退役准将、伊顿·阿蒂亚斯、Parazero公司CEO。
看了一眼他桌上摆放的无人机,第一财经记者尝试地问道:“这是不是部队里弄来的?”阿蒂亚斯非常淡然地应答:“我在部队里开人工驾驶的战斗机,当然,我也接触到各种形式的无人机,对于无人机系统的理解确实来源于我的从军经历。”
“从军经历对我创新的最大贡献是军事思维,给予了我强大的执行能力,把想法变为现实。”他接着说。
由于特殊的地缘环境,以色列《兵役法》中规定,凡年满18岁的公民,若无特殊情况,应服兵役,其中男性约3年,女性约2年。通常认为,全民兵役制会对经济不利,但畅销书《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称,以色列的兵役制度是以色列创新的来源。
以色列媒体曾公布一份调查报告,36%的以色列高科技新创企业家曾服役于军事科技部门。当兵的经历还培养了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抗压性,助力创业者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阿蒂亚斯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公司里有一半员工是他当年一起服役的战友。
第一财经记者问道,中国无人机技术在全球领域内都处于领先地位,来中国推广是否有信心?他立即解释称,他们不生产无人机,而是制造生产无人机的安全系统。
一般来说,不论是消费级无人机还是商业无人机,价格都比较昂贵,而且很多时候避免不了会从空中意外坠落。早在创业初期,他们就开发过一种“爆款”,针对上述问题推出了无人机专用降落伞,在无人机坠落的关键时刻,打开降落伞,使无人机可以徐徐降落。
阿蒂亚斯一边指着手上的无人机设备,一边向第一财经记者解释:“你知道吗?这套设备全部是在深圳生产和组装的。”
他补充道:“对于我们来说,中国市场是非常吸引人的,因为中国在无人机总体制造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将来中国对无人机的改造和应用,会在各个领域内逐渐展开,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无法忽视。”
充满信心之余,阿蒂亚斯也有他的担忧。他说,公司在深圳生产的无人机安全系统出口到美国时,关税提高了。除了自身减少利润之外,就只能选择转嫁给消费者了。但当第一财经记者询问他是否考虑过转移生产基地,这位退役的将军坚定地说,“不,我认为我们不会放弃”,中国是国际制造业中的领军者,行业中的最高标准。
对于未来,阿蒂亚斯说公司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次来中国,并不仅仅是来寻找客户,而是想在中国寻找到好的合作伙伴,优秀的制造和IT企业。
阿蒂亚斯的想法和在洽谈室里的另一位以色列企业人士的想法不谋而合。莱谢夫(GiladReshef)是3D打印电子产品供应商NanoDimension的销售副总监,一直拿着自家公司打印出来的芯片在走道上向人介绍,乍看上去让人觉得是家刚刚起步的企业,然后在交谈中,第一财经记者发现,他们公司在2015年就已在纳斯达克上市。
他说,此行的目的之一也是寻找合作伙伴,与他们一起创新。近年来,中国在研发上的投入很大,“我们看到一些科创园、大学正在做一些惊人的项目,过去5年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迈上了行业的顶峰。”他补充道。
众多高技术的“源头”
张江是平安创投管理合伙人,每次谈到以色列都难掩自己的兴奋之情。和以色列的缘分开始于2013年。当时他们公司在全球寻找一项技术,经过长时间的调研,最后团队发现这项技术的源头在以色列。
张江透露,这项技术当时只有以色列和美国的几家公司拥有,而且美国公司的技术来源也是以色列。“以色列在这项技术上较为前沿,优势在于很专注,在前期的技术开放能耐住寂寞,美国的擅长则在市场方面。”他称,最终他选择收购了拥有这项技术的以色列公司。
从2013年的这次“偶遇”开始,张江就一发不可收地关注起以色列市场。张江透露,他们现在投了9家以色列公司,集中在医疗科技和金融科技两个领域。“以色列是一个非常好的技术源泉,中国和以色列的互补性很强,中国市场是以色列不可忽视的。”他称。
莱谢夫也向第一财经记者表达了中以两国市场高度互补的观点。“以色列太小了,在国内没有高科技的市场,像我们这样的出口商,以前主要的出口对象是美国,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庞大,向中国出口的能力也在增强。”他称。
这一趋势在以色列对华半导体出口上最为明显。根据以色列出口协会数据,2018年以色列对中国半导体出口猛增80%至26亿美元(约合174.5亿人民币)。
张江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对于以色列来说,美国是以色列的传统市场,而中国是以色列的新兴市场。以往,以色列的出口主要是前往美国,但目前美国市场竞争激烈,加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得进入美国的门槛越来越高。而中国目前还处于一个发展过程中,消费力在提升,消费者对产品和技术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这是以色列进入中国市场的良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