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是资产估值的地心引力。
——巴菲特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8月第一天,美联储就放了个大招——降息25个基点。 有分析师认为,美联储降息是屈从于特朗普,但特朗普却表示:非常失望!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小巴先从美联储降低的这个联邦基金利率开始说起。 通俗地说,联邦基金利率就是美国的各大商业银行向美联储借钱时的利率。 在借贷市场上,商业银行既可以互相借钱,也可以向美联储借钱。当美联储降息时,因为向美联储借钱的利息更低,商业银行就会转向美联储去借便宜的钱,进而人们向银行借钱的利率也将随之下降。 一般来说,央行降息是件好事。因为利息低了,人们会消费更多商品,公司也会有更多的投资,因此GDP表现会更好,股票价格也会得到提升。 但从这次降息的结果来看,资本市场并不买账。美国三大股指均跌逾1%,道指一度跌近500点;黄金价格也跳水,跌幅超过1%。 在降息的新闻传出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也第一时间通过推特表达了失望情绪,认为美联储没有满足他大幅降息的愿望。
在寻求连任的过程中,特朗普希望经济和股票市场表现强劲。要实现目标,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美联储大幅降息支持经济发展。
但美联储的这次降息幅度并不大,而且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发言也没有明确表态是否会继续降息。这也就是特朗普推特中所说的:“我不指望美联储会给我们很多帮助”。 那么鲍威尔是怎么说的呢?他表示,此次降息是“保险性”降息。此次降息的三大理由是:应对全球经济增长疲软带来的下行风险、贸易问题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支持通胀回升。 他认为目前是周期当中的一个政策调整,不代表开启了新一轮的宽松(这意味着有可能出现降息完了又重新加息的情况)。但同时他也提到,降息不一定只有一次,有可能会再降息,时机合适的时候美联储会大胆运用所有的工具。
可以说,鲍威尔的态度非常模棱两可。
但不管股市和特朗普的反应如何,作为经济第一大国,美联储的降息都是全球不可忽视的风向标。 据21财经统计,2019年全球已有24个国家因为美联储的降息预期提前采取降息政策,近两个月就有7个国家抢跑。 6月,澳洲联储、印度央行、俄罗斯央行先后宣布降息。7月,印尼、韩国、乌克兰、土耳其央行也各自降息。 在美联储降息后,多国央行也纷纷效仿。巴西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6%;阿联酋央行降息25个基点;巴林和沙特也纷纷效仿美联储降息。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联储的首次降息会对国内产生什么影响,我国央行是否会有对应的措施出台?美联储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操作?来看看大头的分析。
其实,美国经济并没有那么差,并且美股今年以来的上涨也说明有经济要素的支撑。唯一对美联储不太有利的是通胀,但是通胀的外延控制力仍在美国手中,即石油。如果能稳住石油,通胀不是事儿。
所以,这次美联储降息,对内就如鲍威尔所说,是一种保险式的防御措施。我认为美国降息对外的策划和意图更明确,包括美国的贸易制裁和贸易争端,实际上美国对外的精准攻击性较强。 此前,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已经影响很多国家采取降息举措,且这次降息后已经有四个国家跟进,说明影响力比较大。 如果长期观察美联储动向,能发现其根本意图还是跟美元利率霸权有关。美元利率在发达国家已占相对优势,但在全球市场尤其是新兴国家还不具备优势。 因此,降息也是为了带动更多国家采取跟美元一样的措施,最终导致整个新兴市场的利率往下走。那么美元要恢复霸权或主导性,条件就会逐渐达成。
对于美联储降息,我觉得中国方面应该更为慎重。首先,人民币利率的自由化和市场化程度不如美元。其次,我们要明白当下究竟是金融重要还是实体重要?显然实体比金融更重要。 所以,我认为中国没必要去动利率,更应注重企业和实体的发展,把结构调整做到位,对中国的意义更大。况且,中国目前正在降杠杆,如果结构调整不得当,光降杠杆也没有意义。 所以,如果中国这时采取利率跟从措施的话,或将对市场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用通胀水平来比较,美联储降息似乎有理由,1.6%的通胀水平适宜;反观我国通胀率为2.7%,基础条件存在差异,不能草率。
美联储上一次降息是在2008年12月,是毫无争议的救助式降息。本次降息是对美联储原有货币政策框架的颠覆,起因是美国总统的强烈批评和反对。
看起来,美联储的臣服和政策变轨是迫于政治压力,但实际上是美国国情和国际博弈因素共同决定的。 总统希望货币政策重回宽松,是基于美国财政困境,以及欧洲、日本和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央行近10年大规模连续货币扩张的背景,这在一定意义上确实不利于美国的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美国原来可能希望通过货币紧缩在全球制造经济危机,从而驱使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流向美国的计划,没有得逞。中国的严防死守导致美国惯用的“薅羊毛”战略趋于破产,不得不改弦更张。 国内的话,中国经济具备相对独立的基本面,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央行政策的影响不大。 中国目前的问题与美国大不同:相对于建设和发展需求,美国严重缺钱;中国则不然,有货币超发的嫌疑,而且经受考验后,我们发现外部投资和资金流入也保持了良好的势头。所以中国主要是连续过快发展带来的结构性问题,需要较长时间的消化和调整,对宽松货币政策的依赖度有所下降。 所以,本人认为,美国宽松应该会使得中国货币不再偏紧,但中国的真正宽松时间会晚于美国、力度也会小于美国。这样的局面和政策选择,对人民币的汇率稳定和国际地位塑造大有裨益。
接下来美联储或许会审时度势,根据新的经济数据来判断未来的利率走向,目前市场仍然预期美联储会再降息1-2次。但我认为仅从现有的数据来看这种判断并无根据。还需要三周以后的会议纪要来进一步获取联储内部的看法。
昨天鲍威尔的表态实际上是不希望给予市场大水漫灌的预期的。他不断强调“周期中”的调整就是在强调本次降息的过渡性。未来联储还是会走一步看一步。在这种模棱两可的表态下我认为人民银行应当以自身的政策目标为重。 对中国的影响从两个维度发挥作用,一是投资者信心,联储降息通常会开启全球央行的降息潮,点燃全球宽松的浪潮,这对投资者而言是有利的。二是全球货币竞相贬值的环境中,没有经济体可以独善其身。各国都希望通过汇率调整来攫取竞争优势,如果人民银行不想跟随,那势必需要容忍更高的经济下行压力。
美联储加息,中国央行是否会跟进,其实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透露了政策取向。 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实际上非常严峻:“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把握长期大势,抓住主要矛盾,善于化危为机,办好自己的事。” 对货币政策也有明确的表述:“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表述,通常是偏于宽松的货币政策。 总的来说,中国的货币政策,不可能逆全球市场而动。
货币的宽松,对房地产市场来说,当然是重大利好。
但无论从哪个方面,官方都无法承受,短期内房价的再次暴涨。
因此就不难理解,最近几天,各地再次出台了一些调控措施,这些措施的严厉程度,甚至超过了过去两年。
从银保监会23号文件,到郭树清在陆家嘴(600663)论坛的发言,以及前几天中央政治局会议都明确表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所有这些表述和措施,都是预防性和预警性的。 所谓预防性和预警性,恰恰说明已经预感到未来的货币政策将趋于宽松,提前筑起堤坝,将水拦在房地产市场之外。 如果没有这个堤坝,释放出的流动性,将几乎无悬念再次流入房地产市场。
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主基调或许就是:放水阻止经济下行,筑坝将水拦在房地产市场之外。结果能否如官方所愿,只能且行且观察。
本篇作者 | 拾月 | 李梦清 |当值编辑 | 何梦飞
责任编辑 |郑媛眉 | 主编 |魏丹荑| 图源 |视觉中国(000681)
波频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