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讯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其作为发展杠杆,对新兴经济和发展中国家更为重要,疫情下,我们曾质疑是不是国际价值链的某些元素受到了破坏,但真正对于国际价值链的挑战还在未来,与此同时其中也含有机遇。”11月27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Erik Berglof在第十九届《财经》(博客,微博)年会“《财经》年会2022:预测与战略”上表示。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Erik Berglof
Erik Berglof还对全球价值链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关于疫情的挑战,中国在去年年初关闭了国境,当时对整个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是中国后期产能进行了快速恢复,特别是物流快速的恢复。但疫情最初的封锁影响只是短期,如今疫情全国不同地区出现了反复,这样就会影响到价值链,因为价值链关注的是按时交付和个体的交付,会产生很多冲击,有一些影响已经似乎是永久性。
全球价值链与基础设施是深度挂钩,基础设施更好的发展也可以造福全球价值链,那么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基础设施?Erik Berglof表示,全球价值链基本基础设施,包括供水供电、交通运输等,产品越复杂就越可能要去依赖交通运输与基础设施,此时需要积极参与其中。此外,还需要非常强健的数字基础设施,在中国互联网覆盖强度越高,出口强度就越高,期间紧密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全球化的提升,目前中国已经位于全球价值链的核心位置,中国有把大多数地区与全球价值链连接起来的能力,包括重庆、成都,通过与全球价值链的互联互通受益。特别是在新冠疫情袭来之后,铁路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如中欧班列更好地和欧洲市场连接。中国也在规划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蓝图,如引入机器人技术、推进5G的应用,像重庆、长沙已经成为未来新技术与全球连接的中枢,Erik Berglof提到。
Erik Berglof也表示,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中和策略的大背景下,“净零跃迁”是未来发展的前沿,“净零”对全球的价值链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一种机会,全球的价值链可以为“净零”排放提供产业链的基础,去碳化机会进行竞争带来的良性循环,推动全球的零碳转型。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非常感谢主持人,大家上午好!我非常高兴第一次来到财经的年会,这是我到中国以来第一次来参加年会,但是从之前的专家发言当中我也获益良多。
我是希望关注于黑天鹅以及一个灰犀牛的现象。换句话说我更多的来讲一讲犀牛,但是疫情这个黑天鹅,它其实既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我们目前看到它对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是从中学到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从疫情当中值得学习的地方。
接下来我会主要关注于全球价值链。对于各国经济体来说,在疫情初期,我们看到很多时候是需要通过流行病学家来更多的理解病毒的特性以及针对这样的病毒来作出及时的反馈。我们是希望能够确保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来解决这次疫情,但是现在我们进入了疫情的第二个阶段,更多的经济体尤其是小微企业和行业,他们可能会仔细来看一下我们每个行业的背景以及疫情带来的怎样的变化,尤其要关注全球的价值链,全球价值链对于我们来组织生产,并且能够及时的来获取货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现在已经看到有很多我们过去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现在并不尽如人意。
接下来我们会主要关注于全球价值链,让它作为一个发展的杠杆,尤其是创新的推动力。它对于我们的新兴经济和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更为重要的。
首先说一下全球价值链是什么,换句话说就是不同的利益相关方,一起来生产一个共同的产品,比如说从自行车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不同的部件是来自于世界不同的地方。这样的一些领先的自行车制造商都是全球价值链一部分,使用他们的管理能力来完成自己各自步骤的制造,降低成本。这样可以提高整个价值链的效率,这样的价值链在过去的疫情当中受到了很多的影响,我后面还会回来具体的来讲。
我们已经开始质疑是不是国际价值链的一些元素在疫情之中是受到了破坏,真正的对于国际价值链的挑战应该说还在未来,但是与此同时我也认为其中是含有机遇的。我之前也提到这些已经成为很多经济体发展路径当中的一个关键,他们是可以通过这个机会来完成自己经济的转型。全球价值链也与基础设施是深度挂钩的,他们是相得益彰的。基础设施需要依赖于全球价值链,基础设施更好的发展也可以造福全球价值链,所以说地方政府需要在基础设施方面做到更好。
除了这个之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样一个全球的金融危机当中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放缓扩张,并且从发达经济体转向新兴经济体,这样的模式是在90年代末,2000年初的时候,我们也可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出现了这样的趋势。我在这里就不多细言了,但是全球的贸易现在也已经在此抬头,全球的价值链也在进一步的扩张。
我想可能在这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这样的一个转型,这也是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一些挑战和机遇,贸易紧张的局势仍然是存在的。包括服务还有信息,跨境的这些流动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挑战。这样的一些贸易紧张的局势显然是影响到了要素的跨境流动,另外我们也需要非常好的数字基础设施,能够尽快的使我们这样的一些流动要素,更快更可靠的来进行跨境的流动,这种物质的流还有信息流和要素流传输的模式也会发生变化。后面我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果我们看这样的一些挑战,包括现在疫情的挑战,长期的挑战就是脱碳,对全球价值链的脱碳,我觉得会深刻的影响未来的价值链的面貌。包括我们交通行业,交通行业其实只是总体碳排放转型的一个非常小的要素,更重要的是生产侧,还有我们的能源是什么样的能源,这才是重头戏。
下面关于疫情,主要是有几个特点,当然首先是中国在去年年初关闭了国境,当时对整个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是非常了不起的是中国的产能快速的恢复,我觉得也再次证明了中国的创新力和中国人创业的韧性,特别是中国的物流这一块,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当时看到了一些数据,我看到中国的物流快速的恢复。
另外我还有一个观点,就是现在其实它的影响最初的封锁的影响只是短期的,现在我们经济反复的开放,又会封闭。我觉得当然是在全国不同的地区出现了反复,这样肯定会影响到价值链,因为价值链关注的是按时交付,关注的是个体的交付,所以肯定会产生很多冲击。
我们知道现在有很多的企业他们都在谈我们是不是要有双重的供应链,我们要有更多的临近的生产、采购,我们是不是要有一些缓冲库存,这些都涉及到价值链的重构,但是我觉得现在还有很多的反对意见,我们现在看到价值链系统当中有一些延迟和破坏。我们现在这种价值链当中各种关系的互相依存,已经优化到了非常高的程度,包括交通、信息行业,很多商业重要的一些信息在价值链当中需要快速的流动,你想一夜之间颠覆过去已经优化到极致的价值链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包括跨太平洋(601099,股吧)的紧张的关系,我们现在有很多的冲击,大家有一些反映就在想我们是不是未来更加有韧性,保护好自己的价值链,资产和模式。
但其实还有其它的一些因素,如果我们去回顾之前的冲击,像中国台湾的地震还有泰国的洪水,以及日本的福岛,当时全球的供应链快速的恢复,但是现在就不一样,在很多的行业,在世界很多的地区,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并没有完全恢复,我觉得有一些影响已经似乎是永久性的影响。当然现在做一个准确的评论还太早,我觉得这个可能也是看不同的行业。我个人的想法就是这样的一些经济的推动的因素到最后可以解释最终的结果。
刚才我还提到了新兴经济体,他们越来越重要,这张图表也印证了这一点。关于他们总体的出口在GVC方面出口的占比,当然我这个新兴经济体是把中国专门拿出来了。我们看到发达的经济体在GVC方面他们的占比在下降,中国一直在上升,但同时其余的新兴的经济体,他们的占比也越来越重要。
在未来还有更多的上涨的空间,因为发达国家占比在不断的下降,但同时我们也想了解,在全球价值链当中发生了什么。每一个国家到底做了什么事情,他们有什么战略的做法,是上游还是下游?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方面其实很难有一个事前的决策,很难说我事前更多的做早期生产的环节还是晚期生产的环节,或者是中产品的生产的环节,提前很难找到这样的金科玉律,也搞不清楚在哪一块要进行拓展。所以这个里面其实涉及到最终的效果,中国毫无疑问在这一块进行了升级,中国更多关注的是终端的价值链的部分在中国生产,这个可能是单一全球价值链当中过去十年最大的一个变化。
印度也是一样,印度也非常成功。它也成功的参与全球的价值链,参与了全球的出,但是更多的做法是关注某一个单独的环节,这也是促进了印度占比上升的模式,所以中国和印度这块的参与模式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在未来也许中国会有新的发展方向,我们也会密切的跟踪这些进展。
当我们尝试理解全球价值链的参与模式以及它与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时,我觉得可能有几个要点供大家参考。或者说基本的基础设施,包括供水供电、交通运输诸如此类的。在这块我们需要积极参与,但是产品越复杂就越可能要去依赖交通运输,还有基础设施。
后面我讲解的时候大家可以记住这一点,特别是涉及到每一个单独的国家该怎么做。包括生产前、生产后的活动,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个可以作出自己的选择,你想进入哪一块,当然这也意味着为了让全球价值链进一步的繁荣,我们需要非常强健的数字基础设施,这张幻灯片上给大家看到了印度的各个州之间的差异,有一些州是非常强的。比如说(马拉罗萨州、密歇根、阿拉斯)就不行,在中国可以看到互联网覆盖强度越高,出口强度就越高,这些是紧密相关的。
我们来考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基础设施,实际上基础设施才能使得我们首先分解全球价值链,才有可能跨境去运输,才可能有在某些设施当中的物流的运营。价值链的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环节需要不同的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是一个关键的基础设施,这个在各个国家分布是不均匀的,危机给他们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均匀的。
下面我来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的情况,全球价值链转型对中国的影响非常大,中国要能够应对一些关键的挑战,首先我们觉得中国已经位于全球价值链的核心位置,和美国基本上已经持平了,比德国还要更重要。我们在这里我们看到是前项活动和后项活动,在这两块中国都增加了自己在全球当中的高科技这块的占比。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最有趣的特点,就是中国把大多数的中国的地区与全球价值链连接起来的能力,包括重庆、成都,他们也是通过与全球价值链的互联互通受益。而且铁路的联系,特别是在新冠疫情袭来之后就显得非常的重要,特别是对中国的这些内陆地区他们能够更好的和欧洲市场连接,有很多的货物都是中欧班列 列包括韩国、日本都是通过中国的中欧班列运到的欧洲,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是基础设施带来的。
另外中国也在规划自己的未来,也非常激进的引入机器人技术,激进的推进5G的应用,像重庆、长沙在这块已经成为未来新技术与全球连接的中枢。
另外我们看一下印度,印度全球出口一直在上升,但是它的GVC,参与度也在上升,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就往下走,没有什么进展。所以仍然是一个比较小的玩家,但是印度是非常专精的,它的某一些州在某些方面是非常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但是按照总体来说参与度并不高。它的互联互通,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海港,对印度来说非常的重要。
下面看一下新的政策框架,我们讲了刚才各种各样的政策的选择可以用来支持全球价值链向前的发展,现在我们非常重视一点就是是否,当然我的中文没那么好,我读不出来这个标志。
我最后的想法就是这个所谓的净零的转型对全球的价值链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空前的挑战,但它同时也是一种机会,全球价值链它是可以在整个价值链的所有环节来落实零碳排放的,未来我们要进行完全的脱碳,我们也不知道在未来各国之间有多少同行的压力,来保证这个方面各个行业在不同的行业部门、不同的环节来进行落实。
另外还有一些国家其实可以竞争的,之前我也参与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阿拉伯世界的一次交流活动,阿拉伯世界他们现在就希望多做高科技的投资。因为他们是不差钱的,他们可再生能源的机会也是非常多的,他们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禀赋也是非常强的,他们之间其实是有竞争的。
另外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竞争带来的良性循环,给更多的世界带来了更多的脱碳的机会,有一些国家他们希望能够吸收更多的全球价值链投资,它是以可再生能源和脱碳来作为吸引力,这个一定会推动全球的零碳转型,谢谢。
由《财经》杂志、财经网(博客,微博)、《财经》智库主办的“《财经》年会2022:预测与战略”11月27日-28日在北京召开,论坛聚焦“巨变下的共识重建”。
(嘉宾观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发言人本人确认)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