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电竞行业似乎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终于驶入行业发展的快车道。时至今日仍存争议的电竞行业,正在走向规范化、体系化。
本报记者 许睿报道

8月16日,国内首部电竞动画电影《全职高手之巅峰荣耀》上映,目前票房正向8千万迈进。从连载小说到改编动画,再到如今进入影院,《全职高手》成为了典型的电竞文化IP。除了制作团队的精心运营之外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众对电竞行业、电竞文化日益建立的认可,以及我国电竞行业卧薪尝胆二十年如一日的砥砺前行。除了有关电竞的动漫作品之外,今年夏天影视圈也刮起了一场“电竞风”,在青年群体中掀起了一波热潮,也让更多原本不了解电竞行业的人对电竞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和改观。如今电竞行业似乎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终于驶入行业发展的快车道。据《2019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9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4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中国电子竞技用户规模达4.4亿人,同比增长11.2%,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
行业发展领先 上海成风向标城市

“官宣”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时至今日仍存争议的电竞行业,正在走向规范化、体系化。6月12日,上海出台的《促进电子竞技产业健康发展20条意见》明确指出,目标3到5年内将上海建立成“全球电竞之都”。7月底,共计7个电竞项目的85名选手成为上海首批电竞注册运动员,紧接着,8月初《电竞场馆建设规范》和《电竞场馆运营服务规范》两项电子竞技团体标准,在上海召开的“2019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上海出台的各项措施为电竞运动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为我国电竞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正如身在上海投身于电竞事业的Imba传媒董事、联合创始人周凌翔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所言:“上海一直都是我国的电竞行业风向标城市,这毋庸置疑。”根据上海新闻出版局近日发布的《2019上海电子竞技产业发展评估报告》显示,2018年,上海电子竞技产业收入达146.4亿元,保持增长;电子竞技场馆达35家;近半数全国知名电竞俱乐部集聚上海。作为中国电竞产业的一方热土,上海拥有优秀的电竞基因,对电竞企业有无穷的吸引力。“上海这座城市就发展电竞产业而言,基础设施建设齐全、产业先发优势明显、营商环境良好,同时有电竞企业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这些有利条件无一不成为吸引电竞企业加入上海发展的理由。”周凌翔告诉记者。中研普华研究员邹志丹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从上海在行业本身的区域领先地位来说,从行业收入、场馆数量和知名度,上海都在全国处于绝对领先,具有举足轻重的发展优势。不仅如此,上海在占据行业优势的同时,各级政府对电竞项目的扶持力度依然不容小觑,“作为电竞文创项目,我们年年都会向政府申请扶持资金,而且上海政府对电竞项目的文创倾斜很给力,企业很容易拿到扶持资金。”周凌翔向记者坦言,此外,在税务扶持、产业服务、企业荣誉等方面,政府也给予了很大力度的帮助,很多时候上海政府很乐意为我们企业对接资源,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程度上的便利。与此同时,在上海带头推进电竞产业的背后,也有许多城市同样已将目光投向了电竞。例如,2017年,重庆有线网络公司成立了全国电视电竞联盟,并将电竞标定为未来的战略型业务加以支持;海南于今年打造“海南国际电竞港”,为相关人才提供落户、入学等优惠政策,对于各大赛事的开设提供专项补贴等;北京、西安、成都等城市也在不同程度上开始了电竞产业的助推。电竞产业作为当下热门的新兴产业,使其健康发展无疑会带动城市的建设,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竞产业在城市的发展势头,未来也许会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到与电竞产业相互成就的队伍中来,但在电竞与城市长线、深入的结合中,还需要注意多方持续的推动和努力,在内容维度、营销维度、生态维度,更好发挥电竞的产业价值和文化价值。
2
行业发展可期 人才缺口仍难补

和蓬勃高速发展的产业现状相比,无法及时供应的人才困境成为行业人士关注的焦点,近期屡有媒体报道,目前国内电竞人才缺口达50万—100万人,甚至200万-300万,这给了我国高速发展起来的电竞行业当头一棒。值得庆幸的是,周凌翔认为,行业内有大量资源被头部的游戏公司所占据,报道中提到的上百万人才缺口必然涵盖了腾讯、网易、这样的游戏公司的人才缺口,但其实电竞行业和游戏行业还是有区分度的,电子竞技如今的确是高速发展,但依旧没有到动辄几百万人才缺口如此大规模的阶段。纵然如此,周凌翔也始终认为,电子竞技产业人才培养应该放在工作的首位,他告诉记者,即使如今电子竞技已经能被社会认可,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当中人们对电子竞技的认知依然是最大的困难,依然会有很多人会觉得加入电竞行业就是去玩游戏。“我们电竞从业者目前很有必要去努力提高整个电竞行业的社会地位、打消误解,我们需要让社会明白电竞行业其实更像体育行业,从事电竞行业就如同从事曲棍球、棒球行业一样,它可能不像足球篮球一样大众化,却也是在社会中很正常的工作。”周凌翔补充道。如果说在以前电竞无法与传统体育产业并驾齐驱的话,首批电竞注册运动员证书的颁发,则给予电竞产业开启进入体育行业的大门,电竞选手终于有了和传统运动员一样的身份和职业保障。邹志丹同样认可人才对于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她认为对任何一个行业而言,“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相比传统体育行业,电子竞技的人才输送有着更加严峻的问题,有业内人士透露,虽然当前电子竞技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实际上整个电子竞技人才市场基本属于空白状态。如何培养人才、输送人才,成为电竞行业内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邹志丹认为,填补电竞人才缺口首先需要从供给人才的机构入手,投资设立专业性的培养机构,为电竞行业输送各细分领域的专业人才。实际上,这也正是周凌翔和他的团队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我们现在用短期培训的方式来对接人才和用人企业,来帮行业引入一些人才。当然我们更希望吸引到更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加入电子竞技这个行业。”他向记者说道。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电竞行业细分领域的专业人才外,电竞选手们则慢慢在就业年龄和从业时间上暴露出一系列缺陷。例如,选手年龄普遍偏低、从业年限较短等。报告数据表明,被调查的电子竞技员中,有54%的人年龄分布在16~22岁之间,有26%的电子竞技员年龄分布在23~30岁之间,只有16%的电子竞技员年龄分布在31~40岁之间,仅有4%的电子竞技员年龄在40岁以上。此外,有58%被调查的电竞从业人员工作年限在1~3年之间,30%的电竞从业人员工作年限是3~5年,这两项占据了被调查者总数量的88%。对于这个问题,邹志丹指出,应加大赛事奖励标准,完善制度,使每个参赛选手都能有机会获得物质和精神激励,从而延长选手的“服役”年限。(本文图片来自互联网,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产经新闻。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