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数量超过200万的鄂尔多斯(600295,股吧)市,提起戴连荣的名字,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鄂尔多斯四大集团之一——博源集团的董事局主席,戴连荣于四十年风霜雨雪之间见证了从伊化到博源,一个碱湖试验站的完美蜕变。
中国碱王
1960年,从新中国成立至彼时,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的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实现了优化升级,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化水平低,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的状态。这一年,戴连荣出生。
21年后的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风华正茂的毛头小伙子戴连荣和十多名年轻人在李武先生(原伊盟天然碱科研组组长、原伊化集团创始人)的带领下怀揣着中国天然碱产业的梦想奔赴荒凉偏远的合同察汗淖碱湖滩,白手起家,打垒盖房,战严寒、斗酷暑、品孤独,顶着社会上的冷嘲热讽,全身心投入到了“碱田日晒工艺”的研究工作中。
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1992年,当时的伊盟盟委、行署为贯彻“重塑重构,对接推进”的经济发展方针,在伊盟化工研究所和五户盟直化工企业的基础上组建伊盟化学工业总公司,统筹安排伊盟天然碱资源和合理开采和利用,统一规划和建设伊盟的天然碱化工,由此掀开了伊化新的发展篇章,奠定了伊化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历经多年的一线工作,戴连荣也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专家型企业家,拥有7项科研化工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其中“煤焦油制燃料油的工艺”项目专利,他是第一发明人。他成功将氯碱化、纯碱化与煤化工嫁接融合,破解了氨碱法发明者、比利时工程师苏尔维和联合制碱法发明人、中国化学(601117,股吧)工程专家侯德榜都无法解决的“低污染”的世界难题,为中国煤炭化工业走出了一条绿色化工产业的路子,戴连荣也就此被冠上了“中国碱业之王”的称呼。
在伊盟盟委行署实施盟旗经济一体化战略引导下,伊化集团总公司通过一系列的吸收合并,控制了国内100%的天然碱资源,实现了中国天然碱资源的集中配置,确立了伊化在中国天然碱领域的主导地位。
2001年,这是博源集团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戴连荣率领新一届领导班子果断调整发展战略,正式确立了“巩固天然碱、发展天然气、进入高科技”的二次创业总体发展战略。
经过几年时间的调整,戴连荣和全体伊化人始终以发展的思路和姿态,积极乐观的精神去解决和面对,千方百计去化解矛盾,坚定执着的巩固发展和确立新的产业优势,进而迎来了转机。2003年,自治区天然气化工的开篇之作——位于乌审召工业园的年产18万吨天然气制甲醇项目成功投产,标志着伊化从无机化工向有机化工的产业转型取得突破。
2004年,作为伊化精神传承者的内蒙古博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06年,远兴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标志着彻底完成了从伊化到博源,从国有体制到民营体制的重大变革和过渡,作为从伊化土壤中涅槃而生的博源,向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迈出关键的一步。
从2007年起,博源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向着戴连荣心中具有强大资源整合能力、社会影响力和完美公众形象的现代企业集团的方向有序发展。在全新的经济形势下,在全新的坐标系里,博源集团依托三大产业平台,通过实业投资与资本运作的良性互动,成功构建了以“能源、化工”为核心,物流贸易、现代服务及酒店服务业等多元产业联动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博源已在他的带领下成为了中国第四大纯碱企业,全国最大的小苏打企业和天然气制甲醇生产企业、中国煤炭百强企业,一代中国碱业之王的雄心壮志在内蒙古辽阔的土地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世界环保公民
2012年10月,中国职业高尔夫球锦标赛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举行,让所有选手惊诧的是,在塞北的毛乌素沙漠里,居然会有江南水乡般园林风光的高尔夫球赛场!而这个方圆10万亩的生态公园,竟然是博源集团化工厂的“后花园”。
这里坐落着中国当前最大天然气制甲醇基地和最大的DMF生产企业,在大漠中高塔耸立的化工厂,与诗情画意的山水园林形成了一道错落有序、水乳交融的风景线。这正是戴连荣以“环境友好”、“绿色化工”的发展理念,向世人诠释着一个企业公民的战略型社会责任的最佳实践。
博源创建伊始,董事局主席戴连荣就一直在思索:要创造一个什么样的企业?要把一个怎样的博源带向未来?
企业,归根到底,是一个通过把自己获取、占有的社会资源高效地转化为能够有效满足客户需求、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组织。这就是企业的本分。只有在完成这一责任的前提下,企业才能赢得生存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机会,才能让自己有能力造福员工、股东、合作伙伴,并进而影响和带动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不排污,不排废渣,不排废气,真正做到的清洁生产”,这是戴连荣对博源所有企业的“商业底线”和“责任底线”。正如戴连荣说:“我们不能给自己留下遗憾,更不能给后人留下遗憾”!他为我们找到了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答案。
面对“打造一个什么样的博源”式的提问,戴连荣的回答是“我希望博源成为一个基业长青、团队卓越、文化优秀、员工幸福的伟大企业,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希望、人企和谐、受人尊重的百年企业!”这是博源人朴素而执著的梦想。这个温暖的“博源梦”正引领博源不断前行。
“今天,我们离这个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我们会一直为之努力。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但我们绝不会因为走得太远,就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出发”。这是戴连荣经营企业追求的更高境界。
这些像信念一样坚实的东西,都源自一个企业家面对喧嚣、面对浮躁时,对信仰、对内心的坚守与执著,源自不改初衷的担当与承诺。
(本文内容整理自:《戴连荣自述:博源集团发展故事》/《我们要创造一个什么样的博源》)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龙马视界。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