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金   微博   新闻   个人门户  search2

  • 习近平:防止一味以生产总值排名论英雄
  • 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层图集:习近平这一年
  • 十八届三中全会图集:李克强这一年
  • 习近平:防止一味以生产总值排名论英雄
  • 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层图集:习近平这一年
  • 十八届三中全会图集:李克强这一年
  • 1
  • 2
  • 3

克强经济学
简介:外资机构巴克莱资本创造了一个新词“克强经济学”,用来指代李克强总理为中国制定的经济增长计划。克强经济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以及结构性改革”三大重要支柱。
措施:对克强经济学不可片面理解,比如不出台刺激措施,也是指一般情况下政府不会出台刺激措施,政府在利益集团的压力下要能“顶得起”、“扛得住”,但当经济雪崩式下滑时,或者市场情绪极度悲观时,政府当然不会放手不管。

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通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热议]

最新消息播报
更多
中央领导吹风
更多
学界争鸣声音
更多
三中全会百科
  • 三中全会:是指中国共产党某届全国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会召开的第三次全体会议的简称。
  • 召开时间:11月9日-11月12日
  • 会议前瞻:多位消息人士透露,财税、
    金融、行政体制、价格改革等将列入报告
    初稿,其中财税分量最重。
  • 三中全会的重要性:新一届中央政府重大政策一般在此时出台。
  • 和讯调查
    1.你对三中全会的关注度有多高
    很高
    一般
    不太关注
    2.你认为三中全会前股市会怎么走
    一路走高
    震荡盘整
    说不好
      
    相关专题
    更多
    中国共产党92周年中国共产党92周年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已走过92个年头。[详细]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十八大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举行。[详细]

    十七届三中全会十七届三中全会

    十七届三中全会着重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详细]

    三中全会公报要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下午闭幕。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详细]

    一、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确保国家安全

    全会提出,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详细]

    二、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详细]

    三、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详细]

    四、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详细]

    五、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详细]

    六、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详细]

    七、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详细]

    八、加快自贸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全会提出,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来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详细]

    各方表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进一步抓好今年年度改革任务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使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详细]

    央行: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政策措施

    紧密结合经济金融工作和中央银行实际,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深入研究深化 金融领域改革的政策措施,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的各项重要决策部署,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详细]

    保监会:全面推进保险业各项改革

    项俊波强调,《决定》明确了保险业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要深刻领会全会对保险业改革的新要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详细]

    国资委:推动制订国资国企改革路线图

    国资委提出,进一步完善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总体思路、重点领域和措施步骤,推动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制订好路线图、时间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促进国企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详细]

    发改委:适时推一批重大改革 修改城镇化规划

    按照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的要求,抓紧谋划一批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关键和重要作用的重大改革,制定符合国情、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把握时机、适时推出。[详细 ]

    工信部:加强市场监管 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推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规范重点行业市场准入,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加强市场监管。[详细]

    水利部:搞好改革顶层设计 抓紧出台改革意见

    深入分析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着力搞好水利改革的顶层设计,抓紧出台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理清改革思路、明确改革目标、找准改革攻坚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详细]

    交通部:深化投融资改革 加快综合交运建设

    深化行业财税体制改革研究,包括专项资金使用、政企政事事权划分、财力和事权相匹配、公路可持续发展资金筹措和政策等。深化铁路、公路、航道、运输、物流等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详细]

    农业部:加快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着力突破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坚持城乡联动,推进农村改革、城市改革一并设计,一体推动,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改革发展难题,努力在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联动改革上取得新突破。[详细]

    海洋局:把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刘赐贵强调,紧密结合海洋工作实际,全面推动当前各项任务。把改革列入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议事日程,统一部署,统一规划,统一推进;继续推进国家海洋局重组工作;谋划布局明年重点任务。 [详细]

    邮政局:推动邮政企业改革

    马军胜在会上要求,要借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东风,推动邮政企业改革发展,促进快递企业转型升级,按照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加强邮政管理部门自身建设。[详细]

    教育部: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深刻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深刻领会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大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 [详细]

    中国气象局:结合实际 研究部署气象部门改革

    结合部门实际,对气象部门改革工作进行研究部署;要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方向,大胆实践探索,注重统筹协调,凝聚改革共识,落实领导责任,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详细]

    最新视频
    决策:中央领导表态

    习近平:防止一味以生产总值排名论英雄

    习近平强调,要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防止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一味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论英雄。[详细]

    李克强: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10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邀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经济形势报告时表示,深化改革也会释放更多的制度红利,就是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详细]

    建言:经济学家谈改革

    吴敬琏前瞻:强势政府不是中国成功根源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界泰斗吴敬琏先生认为中国还走在改革的半途:一方面,20世纪末期建立起市场经济的初步框架;另一方面,一些领域改革的大关还没有过。[详细]

    聚焦一:金融改革
    上海自贸区是重大金融改革试验场

    自贸区将试验利率自由化和人民币完全可兑换,准许更多私人资本进入国有资本主导的银行业领域,减少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容许更多金融创新。[详细]

    包容性金融将加快发展

    周小川撰文表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和金融系统将进一步研究如何借鉴国际经验,推动包容性金融发展,坚持民生金融优先,鼓励金融创新,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详细]

    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

    李克强表示,我们将继续推进利率的市场化。取消了贷款利率的下限,这只是利率市场化进程当中的一步,今后还会继续往前走。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多次发出信号,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详细]

    民营银行将给中国经济注入新活力

    让民营资本平等进入银行业,将会给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金融生态环境,有效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民营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难问题也将大大缓解。[详细]

    互联网金融具有四大优势

    互联网金融的相对优势体现在四方面,其一是庞大的用户群;其二是大数据,这也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所在;其三是以客户为中心,尊重客户体验;其四是技术,包括支付结算方式以及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处理和风险控制。[详细]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或将加速

    周小川指出,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中已经写入了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各项具体开放措施在时间安排上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要根据中国和国际金融形势和改革基础条件的变化,择机选择,成熟一项推动一项。[详细]

    保险启动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5月14日,中国保监会正式发布了《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整体框架》,明确了“偿二代”的总体目标,确立了“三支柱”框架体系,制定了“偿二代”建设的若干基本技术原则。[详细]

    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

    经国务院批准,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正式启动,新的费率政策将从8月5日起正式实施。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由保险公司按照审慎原则自行决定,不再执行2.5%的上限限制。[详细]

    聚焦二:财税改革
    近九成受访经济学者呼吁财税体制改革 近九成受访经济学者呼吁财税体制改革

    调查结果显示,86%的专家认为应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是众多改革建议中获得支持率最高的一项。要匹配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推进城镇化,都需要中国的财税体系进行明显的变革。[详细]

    财税改革要依赖于有关配套改革的协同与推进 财税改革要依赖于有关配套改革的协同与推进

    在莫干山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详细]

    营改增或成财税体制改革破局关键 营改增或成财税体制改革破局关键

    2012年启动的“营改增”改革或将对现行的分税制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改革将会带来地方税源及税收的剧烈变动,因此营改增在倒逼理顺中央和地方事权财权关系方面也被寄予厚望。[详细]

    分税制可能成为财税体制改革对象 分税制可能成为财税体制改革对象

    财权层层向上集中,上级政府的拨款又被层层截留,造成基层政府财权与事权高度不对称。有数据显示,地方政府用45%的预算财力承担75%的事务,这是当前最严重的问题财力事权不匹配。[详细]

    政府性债务审计或为财税体制改革铺路 政府性债务审计或为财税体制改革铺路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一直有很大的争议,可以推断此次审计的目的是再次对政府性债务进行摸底,为新一届政府解决地方政府的融资问题和财税体制改革做铺垫。[详细]

    化解地方债风险须改财税体制 化解地方债风险须改财税体制

    要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解决地方政府只知花钱、不想还钱的问题,要加快调整现行财税体制,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让中央与地方在财权和事权的界定方面相对科学、合理,让地方不再过度依赖土地财政。[详细]

    聚焦三: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成为拓展发展空间绕不过去的门槛 土地改革成为拓展发展空间绕不过去的门槛

    在党国英看来,释放土地红利,就是要通过改革,提高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水平,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各种用途上所产生的边际收益相等,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详细]

    新型城镇化呼唤新土改 新型城镇化呼唤新土改

    一方面通过土地改革,实现集体土地的流转,将产生土地增值收益和相关流转税费收入,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宅基地的流转,让农村人口获取土地增值收益,才能使农村人口真正进城。[详细]

    目前的农地流转政策依旧保守 目前的农地流转政策依旧保守

    目前制定的“指导意见”中,对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范围,也被划定在未来城镇规划域外,对于未来城镇规划域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仍将采用通过政府征地转为城镇建设用地之后,才能进入市场进行交易。[详细]

    两大因素制约新土改全国推广步伐 两大因素制约新土改全国推广步伐

    中央层面担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会造成农民大量失地,形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若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流转,势必破坏地方政府垄断土地的平台,各地反对声音比较强烈。[详细]

    土地改革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当前的改革仍是在现有制度框架下的修修补补,虽然有助于改善长期僵化的农村土地市场,但从长期看,土地市场的城乡二元结构不被打破,我国的城镇化就很难真正迈过土地制度这道坎。[详细]

    新一轮土改必须脱钩土地财政

    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进行区域发展,基础在于城市土地的有限性及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垄断。如果农村建设用地可以合法流转,这个市场将变为一个“次公平”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政府的竞争力无疑是无法保证的。[详细]

    聚焦四:央企改革
    聚焦央企改革
    聚焦央企改革 如何打造央企体制机制与世界一流企业比肩

    国资委管理的央企在2020年的营业收入为100万亿,如何实现达到这一目标的核心问题是,央企的体制机制能否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肩。需要调整产业结构,打造国有资产有进有退的体制机制。[详细]

    聚焦央企改革 通过立法、政企分开等手段完善央企监管机制

    例如,制订电力法、水法、电信法等法律,强化利用国有资源的相关制度,完善反垄断和保障专利等市场规范。这有利于鼓励投资尤其是民营资本,提高国有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详细]

    聚焦央企改革 如何解决好投资的资金来源是一个重要问题

    根据估算,央企在2020年净资产总额应不低于33万亿,而2011年央企净资产是10万亿。届时,来自净利润(包括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投资的支撑不会超过5万亿,剩下的18万亿资产增量从哪里来?[详细]

    聚焦央企改革 建立有效的资本市场 避免外资影响中国产业

    由于国家很难通过财政追加对国企的直接投入,如果没有有效的资本市场,就要通过境外资本市场来直接融资和收购兼并,这会让外资过多参与中国的收购兼并和股票市场融资,控制和影响中国产业。[详细]

    如何协调产业、人才结构和体制机制的关系

    利润不高,会影响融资和可持续增长,国内利润太高,会伤害国民经济的总体有效增长;利润总额达到5万亿,现有产业结构和体制机制能否保证;实现央企有序增长,现有央企与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是否能理顺。[详细]

    央企改革 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来保证产业安全

    科学的行业管制、产业开放与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的有机结合,将是国企改革下一步的重大课题,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逻辑。比如利用“董事会一票否决权”等手段来保证关键行业和重要领域的国家利益。[详细]

    聚焦五:行政改革
    聚焦行政体制改革 陈玉宇:必须变革城市行政层级权力体制

    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陈玉宇认为,中国城市的行政层级结构的改革是一个关键点,它决定了城市化将是一个健康的发展过程还是一场麻烦和灾难。中国的城市化应该做到行政层级权力与城市治理权力相分离。[详细]

    聚焦行政体制改革 成思危:坚持市场经济改革 发挥政府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指出,在任何国家,宏观调控都是必要的,但不能违反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依法行政。[详细]

    聚焦行政体制改革 陈宝生:政府职能应与行政体制改革协调推进

    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陈宝生认为,在改革过程中需要研究如何加强市场监管等一系列问题,政府职能转变应与行政体制其他方面的改革协调推进,政府推动要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系统推进。[详细]

    聚焦行政体制改革 郑新立:行政体制改革 新大部整合难成行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依靠各个部门来进行部门的改革是很难成功的,必须把部门的改革放在国民经济全局中间来研究,所以现在有必要建立一个改革的综合协调机构。[详细]

    聚焦六:社会改革
    聚焦社会改革 社会改革应成下阶段主体性改革

    社会改革在政策层面已经进行了多年,但就是没有重大突破,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和公共住房等方面都是如此。没有突破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把社会改革提升到政治路线的高度。[详细]

    聚焦社会改革 社会改革将为民主为核心的政治改革打下基础

    从长远看,以选举民主为主体的民主化不可避免。无论中国实现什么形式的民主政治,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制度基础,需要一个强大的中产阶级,来保证政治制度的稳定并使得暴力因素最小化。[详细]

    聚焦社会改革 社会改革的突破口是人口管理体制

    人口是基础数据,人口由过去的静态变成了现在的动态,政府不能有效地掌握人口变化,就不可能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在社会改革中,人口管理体制改革是基础性的改革,这个问题不解决,很多事情很难推进。[详细]

    聚焦社会改革 双轨制起源于供给制的编制管理体制亟待改革

    受编制管理,薪酬体系、社保待遇等都与编制连在一起,大量编制外人员的出现,形成了事实上的双轨制。其对经济、社会造成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大。起源于供给制的编制管理体制亟待改革。[详细]

    十八届三中全会你要知道的十件事
    十八届三中全会 1、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制经济政策蓝图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在此期间,中央委员会将召开若干次重要会议,就重大政策决议进行讨论和投票。其中,一些全会主要关于思想建设及宣传领域,而三中全会通常聚焦于经济,三中全会通常还会通过至少一项有关经济方面的重要文件。 [详细]

    2、这是一次党的会议,制定出党的文件

        重大决议由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层即中央委员会做出,中共中央委员会选举出中央政治局,后者选举出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下属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会经济文件的起草。中共中央全会通过的文件指引并形成其后的政府(国务院)政策决策和规划。[详细]

    十八届三中全会
    3、某些三中全会影响深远

    最常提及的一次三中全会是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次会议标志着改革的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本身通过很少具体的决议或改革细则,其重要意义通过其他方式体现出来。[详细]

    5、我们预期2013年的三中全会将宣告重大改变

    2013年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趋向于上述两种先例中的哪一种?我们并不奢望它能够实现1978年那样的根本性转变,也相信它不会像2003年那样令人失望。[详细]

    7、政府体制改革或许也会成为2013年全会的焦点

    从近期我们在北京与学界交流的情况看,我们认为2012至2013年改革派对改革战略的讨论很大程度上集中在如何产生自我推动式改革——即政策改变能够为增长模式的其他改变创造动力。[详细]

    9、总书记可能会在全会前夕赴地方考察调研,强调政策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似乎愿意到各地考察调研,我们期望今年10月三中全会前夕他会有一次赴地方的考察之行。2012年12月他走访了深圳并明确地将此行与1992年改革前夕邓小平的著名的南方之行联系到一起。[详细]

     
    4、某些三中全会令人稍感失望

    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却被许多人认为以失败告终。2003年,胡锦涛和温家宝主政当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聚焦于经济“扭转失衡”及推动农村发展。我们认为随后的两个五年任期不应被认为是一个“丢失的十年”。[详细]

    6、我们期待全会提出大的原则,而非细节

    国家各部委或许已有自己的计划(如中国人民银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全会的关键在于给出清晰的改革的基本原则,以指导随后的政策细节并为其提供全方位理论支持。[详细]

    8、国企改革仍是敏感话题,可能不会明确出现在今年的全会文件

    我们并不奢望国企改革的议题能够在2013年第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文件中被明确讨论。本次全会可能的结果是国企改革将不动声色地由其他改革间接推动。渐进式国企改革唯一的问题在于往往耗时过长,且结果无法预测。[详细]

    10、各项改革已然开始

    十八届三中全会至少有一点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类似,那就是关键的改革都已经开始。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在这些以初显眉目的改革趋势中扮演催化剂的作用,同时推动更多变革。[详细]

    三中全会:和讯策划
    历届三中全会重大议题
    微博热议

    最新消息
    更多
    分析评论
    更多
    CopyRight @ 和讯网 北京和讯在线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r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