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主要贡献人:李世朋
转自中信期货3月29日发布的2021年二季度策略报告
核心观点
▌玻璃市场:建筑工地复工后工程方将逐步加快施工后端的推进,尤其是春季施工旺季,利于施工进度的加快,这将带动后端建材产品尤其是建筑玻璃订单量的大幅提升以及需求的持续,产销率维持高位,市场反弹驱动逐步增强。但在利润持续高位的情况下,也可能加速原有冷修产能的复产,在供给端持续增量预期与周期性强需求韧性的双重影响下,市场维持高位震荡的格局。
▌纯碱市场:库存的去化依旧是市场景气度提升的主要驱动,一季度的预期热度能否兑现将会在二季度看到端倪,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下游行业的快速扩张下,我们认为预期兑现率相对较高,下游订单也会逐渐增加,库存去化速度会加快,市场驱动逐渐增强,现货价格呈现震荡偏强态势。
▌风险提示:竣工增速大幅回升(上行风险);新增复产超预期(下行风险)
报告正文
▌一、玻璃:地产施工旺季,刚需持续
(一)需求端:周期性的主驱动?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全国大部分地区逐渐升温,建筑工地逐渐复工、深加工企业陆续复产,春季市场启动,市场重新步入正轨,此时原有的地产市场矛盾继续影响玻璃建材市场。建筑玻璃占到平板玻璃需求的75%-80%,因此房地产市场对玻璃需求端影响较大,初次施工玻璃主要用在房地产施工尾端,因此竣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玻璃需求。而从2018年的施工前端的赶工期,导致了施工周期的延长以及竣工的连续拖延,从而导致了玻璃销量与产销率的大幅下降。
随着2019年以来交付压力的逐渐增大,竣工增速企稳回升,平板玻璃产销率逐渐回归到100%甚至以上,销量累计同比增速也回归正增长区间,意味着需求订单的回暖与库存的消耗。而2021年地产竣工交付压力依旧较大,尤其是进入到春季,地产施工旺季启动,施工面积与竣工面积均将大幅增长,作为施工后阶段主要耗材的建筑玻璃消费需求将大幅增加,扭转类似2018年一样的恶劣情况,周期性、持续性的消费需求将会持续支撑建筑玻璃市场。
(二)供给端:产量或持续高位
2020年中国后疫情期间,国内经济复苏强劲,建筑工地施工赶进度加快,现货市场快速恢复,产销率持续维持在100%以上,现货价格的持续上涨,带动了生产企业产能投放的积极性,新投产产线共计13条,是2015年以来投产产线最多的一年,2020年全年净增产线11条,净增产能日熔量6900吨,到2020年底国内浮法玻璃产能达到近年来最高点5875万吨。2021年预计计划新投产和复产点火的产线共计17条,日熔量合计13750吨,有计划放水冷修的产线共计11条,日熔量合计7300吨。综合来看,2021年仍然净增产线6条,净增产能日熔量达到6500吨,由此使得年产能超过6000万吨。
市场的波澜引发价格的起伏,但生产企业关注的更多的是利润的变动,继而对有效产能的增减产生影响。2020年上半年的产能净减少,导致产量的下降,无法应对骤然提升的销售订单,但利润的快速恢复亦推升在产产能的快速修复,而高利润的持续又能继续催生更多的产能继续释放,继而在下半年扭转为产能净增加的情况。随着2020年产能的恢复与投放,2021年的原片产量逐步回升到历年高位水平, 而随着利润的高位维持,原有的冷修产能存在加速复产增量的可能,供应量可能持续维持高位。
(三)库存端:低位震荡存支撑
疫情之后,各行业快速复工,下游最大终端的建筑玻璃需求订单快速增长,深加工企业补库驱动快速释放,带动玻璃原片企业库存大幅下降。以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来看,2020年4月中旬,主产区八省玻璃企业生产线库存达到7200万重量箱,居于绝对历史高位,比2019年的同期还要高出80%,而2019年同期的库存同比本就是33%的高位同比。而到12月中旬,库存已快速下降到1060万重量箱,下降比例达到85%,回到历史同期最低水平。
通过玻璃原片企业目前的库存情况来看,无论是全国总体库存还是主要产销区库存,绝对值都已经下降到历年低位水平,原有的高库存压力已转变为低库存的支撑。随着2021年供应端增量的释放,库存快速下降的势头可能得以遏止,但需求周期性的持续同样会继续影响市场,尤其是在施工旺季,快速的赶工将加速建筑材料的消耗,玻璃原片库存大概率会处于低位徘徊的格局,同时对市场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四)总结:供需两旺,市场高位震荡
短期驱动减弱:春节前期,由于阶段性淡季叠加河北疫情,导致原片企业库存超预期累积,现货市场大幅下跌,现货价格一度跌破1800元/吨。春季建筑施工旺季的预期,带动了玻璃深加工企业从春节之前就进入了储备补库环节,而价格低位情况下未来利润可观,贸易商投机性补库增加,从而加剧了春节前后的主动补库存节奏,流通环节与终端原片库存增加,新增补库下降,3月份以来转而以消化自有库存为主,现货市场强驱动减弱。
中期震荡偏强:建筑工地复工后工程方将逐步加快施工后端的推进,尤其是春季施工旺季,利于施工进度的加快,这将带动后端建材产品尤其是建筑玻璃订单量的大幅提升以及需求的持续,产销率维持高位,市场反弹驱动逐步增强。但在利润持续高位的情况下,也可能加速原有冷修产能的复产,在供给端持续增量预期与周期性强需求韧性的双重影响下,市场维持高位震荡的格局。
▌二、纯碱:需求预期支撑,市场环境好转
(一)需求端:光伏概念爆发,需求预期良好
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碳达峰”、“碳中和”被提高到国家级战略而引人注目,中央经济工作会部署八项重点任务,其中就包括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2021年两会,更是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后在中央财经委员会工作会议中提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要达到这一战略目标的首要任务就是节能减排,根据中国碳排放数据库的数据显示,当前碳排放量占比最大的部门是火电燃料部门,占比达到近45%,而火力发电又是目前社会发电的主力承担部门,火力发电占全社会发电的70%,煤电装机量更是达到49%的比例。因此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2060年前碳中和研究报告》提出到2060年前煤电装机全部退出,而以中国的现状来看,能够取代煤电装机的就是大面积铺设光伏装机与风电装机,由此可见光伏市场前景巨大。
光伏玻璃作为光伏组件的封装材料,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国内乃至全球在政策端的调整,有力助推了光伏产业的发展,2020年下半年,光伏压延玻璃迎来了黄金时代,产品价格不断攀升增厚了行业利润,在产能修订稿方案公示后,不仅信义、福莱特(601865,股吧)等传统光伏企业计划提速扩产,福耀、旗滨、金晶等浮法玻璃企业意向进入光伏玻璃行业,中石化等企业也陆续开始布局光伏玻璃产业,光伏玻璃产能即将迎来高速扩张期。
截止到2020年,国内光伏压延玻璃67座窑炉,其中在产窑炉51座,生产线203条,在产产线171条,产能为日熔量3.34万吨/日,在产日熔量2.92万吨/日,产能利用率87.54%,2021年预计行业新增产能1.95万吨/日,行业日产能将突破5万吨大关。而按照新增产能来看,2021年也将因此新增纯碱需求量超过100万吨,加上浮法玻璃原片的产能扩张,到2021年之后,浮法+压延两种平板玻璃对重质纯碱的理论消费量就会达到1600万吨/年,实际消费量也将在1400万吨-1500万吨之间,从而带动纯碱整体表观消费量达到3000万吨,同比增速超过10%。
(二)供给端:行业利润修复,产量有所回升
产能与重质化率是影响重质纯碱产出的的主要因素,截止到到2020年,国内有效产能超过3300万吨,较2014年增加140万吨,较2018年大幅增加261万吨。而从重质化率来看,国内纯碱企业的重质化率一般在40%-60%,即生产线产能设计决定最高可将40%-60%的纯碱产能加工转化为重碱,在这一比率内,纯碱生产企业可以根据下游需求和轻重碱价格决定产出的轻重碱比例。
另外一个影响生产的因素就是利润,随着20年下半年经济超预期复苏,建筑玻璃行业与光伏玻璃行业均进入生产扩展期,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大幅增长,表观消费与日俱增,从而带动纯碱市场逐渐走出亏损边缘,实现明显净利润;而到20年,由于光伏市场的政策支持力度增大,光伏发展进入快车道,纯碱企业订单明显增长,利润率大为好转的企业开工率也不断提高,1-2月累计产量增速达到9.1%,同比2019年仍旧达到近10%,预计二季度市场依旧会维持高开工。
(三)库存端:市场订单增加,库存逐步去化
纯碱行业从2020年到现在,也是经历了大幅下行又快速反转,但由于行业特点,又有着不一样的表现。在光伏玻璃概念大幅提升之前,国家对水泥、平板玻璃等高耗能行业实行限制性产能扩张,从而导致纯碱需求瓶颈无法突破,而本身产能又相对较高,因此纯碱企业库存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在疫情特殊时期被动累积幅度更是超出下游行业。到下半年后疫情时期,下游行业逐渐复苏,纯碱的高位库虽大幅去化,但实际压力与其他行业比较仍然较大,从而导致纯碱现货价格一直处于1500元/吨以下的价格。
我们看到,纯碱的下游行业基本已经完全复产复工,平板玻璃行业的产能已经达到历史高位,但纯碱的库存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去化但仍然较高,其本质原因就是下游平板玻璃尤其是压延光伏玻璃原片的产能扩张尚未落地,预期支撑企业订单虽在增加,但实际消费并未达到,从而出现了高预期与弱现实的现状。前文我们提高光伏压延玻璃产能将会出现大幅扩张,浮法玻璃原片产能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从而使得纯碱年表观消费量超过3000万吨,这意味着行业开工率需要持续保持90%以上才能满足消费,但由于纯碱生产线很难达到这一数据,因此可以看到,预期的实际兑现可能相对较高,随着下游产能的逐步落地,纯碱社会库存将会被快速消化,企业库存下降到历年低位。
(四)总结:需求预期支撑,市场支撑较强
回顾一季度市场,纯碱市场压力仍然较大,首先供给端优质产能有效利用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产量下降空间有限;观察下游平板玻璃市场,地产需求订单仍在,在利润驱动下产能存在进一步扩张的空间,有利于纯碱原料市场。但实际需求增量难以带动市场活跃度,尽管光伏增量预期已经将市场带出亏损线,但实际现货价格仍然在历史中位水平,与较多大宗商品的位置相比仍然较低。
展望二季度以及后期,库存的去化依旧是市场景气度提升的主要驱动,一季度的预期热度能否兑现将会在二季度看到端倪,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下游行业的快速扩张下,我们认为预期兑现率相对较高,下游订单也会逐渐增加,库存去化速度会加快,市场驱动逐渐增强,现货价格呈现震荡偏强态势。
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曾宁大宗商品研究”公众号
关注后设为星标置顶,即可第一时间接收公众号消息
中信期货大宗商品研究团队架构
1、黑色金属组:主要覆盖钢材、铁矿、焦煤、焦炭、废钢、合金、动力煤、玻璃、纯碱等品种;
2、有色金属组:主要覆盖铜、铝、氧化铝,铅、锌、镍、锡、不锈钢等品种;
3、化工组:主要覆盖甲醇、尿素、乙二醇、PTA、短纤、PP、塑料、苯乙烯、PVC等品种;
4、能源组:主要覆盖原油、燃料油、沥青、LPG等品种;
5、油脂油料白糖组:主要覆盖大豆、油脂、蛋白粕、白糖、苹果、花生等品种;
6、饲料养殖组:主要覆盖生猪、玉米、鸡蛋等品种;
7、软商品及特殊品种组:主要覆盖橡胶、20号胶、纸浆、棉花等品种;
8、大宗商品组:主要覆盖房地产、基建、制造业、出口、家电、汽车、机械等宏观中观研究,以及各品种的横向研究;
9、商品CTA组:商品CTA策略研究。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曾宁大宗商品研究。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